简介:摘要:基于2019年9月21日至25日徐州新城区国控站臭氧(O3)监测数据,分析徐州市近5天臭氧污染情况,变化特征分析,并研究臭氧(O3)的污染成因。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 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 2015年 9月初发生于阿克苏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主要在 100 hPa南亚高压双体型、 500hPa中亚槽东移以及 200 hPa高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些为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有利大气环流背景形势。高低空气流耦合增强上升运动;高层干冷低层暖湿,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较强,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此次暴雨天气大多数水汽是由低层偏东气流输送,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偏东气流西伸的位置对于水汽辐合区的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到暴雨落区。冷暖平流变化不断加剧,促使热力不稳定条件有所增强,为暴雨提供了很好的热力条件;与此同时,低层至高层垂直风切变的不断变强对于对流性降水天气的发生比较有利,为暴雨天气提供有利的的动力条件。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9月7日出现在喀什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的这次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纬向多波动环流形势下,在主导系统推动下,巴尔喀什湖低涡出现逆转并逐渐向东移动,低涡槽向东移动的过程中扫过南疆西部地区,使得喀什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00hPa高空急流造成了气流强迫抬升机制,中层切变线触发了对流天气出现,从西天山到英吉沙县一带以西北风为主,在喀什到疏勒县一带则存在风辐合区,同强对流落区保持一致;有一明显的东西走向风切变出现在边界层,同时暖平流几乎控制整个低层边界层,再加上高层有较强的西北风存在,且携带大量的干冷空气不断向南转移,对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20年9月21~25日西藏地区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和不断加强,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南气流几乎对西藏大部分地区产生影响,使得暖湿气流不断向西藏地区东部一带输送,也是这次降水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这次降水天气落区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和高原槽带来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在向西北地区进行输送的过程中,暖湿气流强度极大,且与高原槽夹带的水汽在西藏东部地区交汇;朝北部地区输送的暖湿气流增加趋势显著,并在西藏东部地区积聚,为降水天气的出现带来了充足水汽;高层辐散及低层辐合的这种配置形式对于上升运动的增强较为有利,再加上抽吸效应的出现,为这次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带来了较好的动力条件;根据公共气象服务角度,这次降水天气出现的过程中,西藏各级气象部门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提前预报预警,将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有效降低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危害。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等观测资料对2021年5月9-10日贵阳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贵阳地区冰雹天气发生之前,欧亚大陆中高纬整体上呈“2槽1脊”的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影响区域较广,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北抬,北方南下活跃的泠空气与较强的暖湿气流相配合,促使贵阳地区大部发生冰雹、强降水天气。本次贵阳地区冰雹天气产生的影响系统包含高空槽、低涡切变、西南急流等天气系统。冰雹、强降水天气发生前期水汽辐合条件以及比湿条件都很好。偏南风把南海地区的水汽以及能量朝着贵阳地区及其附近区域上空输送,产生湿舌,为本次冰雹、强降水天气带来充沛的水汽条件。在这次冰雹天气过程贵阳上空,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CAPE)、K指数、沙氏指数(SI)等对流参数等预示着此次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0℃层高度保持在4.7km左右,- 20℃层 7.6km 左右,高度以及厚度均很适宜冰雹的增长。
简介:摘要:2020年秋季在拉尼娜大气候背景下,长沙市境内出现了持续性的阴雨寡照天气。本文结合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并将其与历史同期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照时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均刷新了历史同期新低,平均气温则仅次于历史第二位;由于低温湿冷害及阴雨寡照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对当地水稻生产的危害较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该阶段的中稻不适宜收获,在种植稻倒伏后出现了穗上芽现象;晚稻处于抽穗扬花期,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的出现延缓了抽穗速度,使得抽穗期延长,阻碍了颖花正常开放、散粉、受精的正常进行,子房发育受阻,极易出现不育现象,增加了空壳率,降低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3年6月7-9日施甸县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施甸县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500hPa高空槽、低层偏南急流、季风低压、200hPa南亚高压、地面弱冷空气,这些为本次降水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此次降水期间,有1条源于印度洋的西南急流水汽通道不断朝施甸县传输水汽;施甸县上空水汽条件充沛。降水过程中,施甸县K指数达到35℃以上,施甸县对流有效势能(Cape)高,为本次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散度场上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结构形成了"抽吸效应",促进了上升运动的发展以及增强,为本次施甸县降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卫星云图资料显示本次降水天气是由中α尺度与中β尺度对流系统共同引起的。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南昌市昌北机场24小时不间断自动气象观测数据及雷达拼图、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5月9日昌北机场一次雷雨天气过程的保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天气过程主要受高空浅槽,中低层低涡共同影响;2)低层的强烈回暖配合高层明显降温有助于强雷雨的发生;3)回波的移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基本一致,容易形成的列车效应,使得雷雨持续时间较长。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0年7月9日拉萨市一次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天气发生之前,西藏对流层高空100hPa,主要受南亚高压的影响,高空辐散流场对于上升运动的形成比较有利;500 hPa形势场上拉萨市处在588线高压的边缘区域暖中心一带,西藏地区水汽以及能量十分丰富;地面形势场上,拉萨市存在较强的风向风速辐合,这些均为强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次天气发生过程,拉萨市对流层中低层水汽非常丰富,存在较弱的垂直上升运动;此外,拉萨市大气存在显著的不稳定性,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带来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产生的“列车效应”以及云团的合并增强是造成此次拉萨市强降雨天气的重要原因。卫星云图的动态变化对拉萨强降雨天气的出现具有重要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