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简称MRI),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为患者诊断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通过对90例平邑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住院的颅内出血病人进行CT和MRI检查,将其分为对照组(n=90,CT检查)和实验组(n=90,MRI检查),并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诊断进行统计。发现各时期的CT和MRI检查结果。得出结论为头颅CT和MRI检查在脑出血的不同阶段具有显著的疗效,CT检查价格低廉、简便、耗时少,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CT、MRI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及正确率,来比较两者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已经疑似的100例早期肺癌患者病人,100例病人均分别进行CT扫描和MRI检查,CT扫描得到的图像为CT组,MRI扫描得到的图像为MRI组,得到两种技术成像的图片从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扩散、位置等多方面比较,找出两组的成像特点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的准确率等,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MRI检出病灶59个,检出率92.30%;CT检出病灶62个,检出率95.38%.结论:MRI检查阳性率小于CT扫描阳性率,有些MRI检查显示不了的病灶,CT扫描可以显示出来,从而对肺癌作出定性的诊断,所以在肺癌的早期预防上,CT扫描的效果更好、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参考,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检查对鼻咽癌的诊断结果,探讨两者的优势与不足,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济南市中医医院2023年7月-2024年1月收治的已经确诊的50名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行CT、MRI检查,并对照已经确诊的结果与检查后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名病人中,经MRI扫描在患者颅底部检出48例,检出率为96%,经CT扫描检出43例,检出率为86%。使用MRI检查在鼻咽部共检出49例,检出率为98%,而CT检查共检出45例,检出率为90%。因此,无论是颅底部还是鼻咽部的鼻咽癌的检出准确率,MRI检查比CT检查更有优势。结论:CT和MRI对鼻咽癌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但MRI对鼻咽癌的诊断更有优势,它可以明确鼻咽癌在颅底部、鼻咽部的生长情况和侵犯程度,减少误诊、漏诊的几率,为病人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食管癌患者早期自我发现率低,且临床类型较多,因此精确的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分期至关重要,本研究将针对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与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于食管癌检查的分期与诊断效能方面,明确CT与MRI的检查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章丘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60名疑似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进行了MRI与CT两种影像学检查,依据检查手段,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以CT扫描作为检查手段(对照组),另一组以MRI检查作为检查手段(实验组)。结果:检查显示在T1期和T2期,MRI检出率(90.00%和91.66%)明显优于CT(60.00%和58.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期和T4期,MRI检出率(92.30%和90.00%)与CT检出率(88.46%和80.00%)差距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与T2期MRI的敏感性与准确性优于C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与T2期两种检查技术的特异性虽有小范围的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与T4期两种检查技术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虽有小范围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CT及MRI检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检出率较高,适合临床辅助判断分期以及治疗,但对于T1、T2期的前期食管癌患者,MRI检出率优于CT,能够更有效的检查出食管癌早期病变。
简介:摘要: 对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后又进行腕关节镜检查(“金标准”),探讨CT和MRI在评估复杂腕关节骨损伤时方面的准确性。两种方法对于腕关节骨损伤方面与“金标准”具备一致性,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和图像清晰度与“金标准”检查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不仅能在评估复杂的腕损伤时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判断,还在评估复杂的腕损伤或X线片无法获取有效影像时提供快速而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CT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进入莒县人民医院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CT、MRI检查。结果:CT检查的准确率为69.09%,MRI检查的准确率为83.64%。MRI对位于小脑、枕叶、基底节区的检出率分别为40.91%、31.82%、25.45%,CT对位于小脑、枕叶、基底节区的检出率分别为27.27%、18.18%、13.64%,说明MRI的检出率高于CT。MRI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大小(7.15±1.31)、病灶个数(2.67±0.12)、检查时间(9.76±1.46)优于CT显示的病灶大小(11.93±1.85)、病灶个数(1.96±0.45)、检查时间(15.14±1.3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能够更早的发现缺血性病灶,并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相比之下,CT在诊断中的价值相对较低。
简介:摘要:选取 2022年6月-2022年12月濮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位疑似嗜铬细胞瘤患者,年龄31岁-56岁,每组30例,分别采用 CT 与 MRI 检查方法,通过图像质量和检出率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发现增强CT 扫描中对这些病灶部位的检出率明显优于 MRI 扫描,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嗜铬细胞瘤的 CT 和 MRI 表现各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生化检查,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简介: 摘要: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济南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急性脑梗塞早期患者男30例、女30例,共计6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作对比研究分析。入选患者在检查前均无颅脑手术史且均符合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到检查时间小于24小时。比较不同直径大小病灶检出率和不同梗死部位检出率,探究两种检查方式对病灶诊断敏感性及在临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意义。检查结果分析得出:CT检查确诊率为65.0%,而MRI检查的确诊率则高达96.7%,MRI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临沭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病例,60例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并观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类型、征象、信号和密度,依据病理对比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检出情况。结果: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CT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为83.3%,MRI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为96.7%,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更为敏感。结论: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准确率高于CT,但两者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对颅脑外伤性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9月夏津县人民医院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脑实质出血诊断中CT检查准确度、检出率与MRI检查基本持平;慢性期与亚急性期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MRI检查准确度、检出率高于CT检查;急性期与超急性期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CT检查准确度、检出率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颅脑外伤性出血各有优势,在脑出血早期推荐采用CT诊断,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利用MRI检查进一步诊断。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善颅脑外伤性出血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临沭县人民医院均接受CT、MRI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CT和MRI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CT与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能。结果: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与MRI对神经根受压的检出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钙化与积气的检出率高于MRI, 对椎间盘变性与脊髓变性的检出率低于MRI, 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过程中,CT与MRI各有优势,将二者影像检查结果相结合,能有效准确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误诊,并为进一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科学的依据。
简介: 摘要:本研究旨在于对比CT和MRI在明确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检出率和准确性,选取100名患者,50名接受CT检查,并对其中50例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进行MRI扫描,并对两组的结果做对照。结果发现,CT和MRI对明确肝血管瘤诊断各有所长,但MRI在各方面均优于CT,尤其对于早期血管瘤明确诊断极具诊断价值,明确肿瘤分期并且检出率较高,对今后肝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