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特别是水平转体法施工,因在跨越铁路、公路、航道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交通运输的干扰,故而得到了运营管理部门的青睐,在跨越繁忙交通线路与航道的桥梁施工中得到逐步推广,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桥梁转体法特别是水平转体法的施工技术。武汉铁路局管内自2011年以来,成功实施了武咸城际铁路跨京广高速铁路特大桥转体、武汉市姑嫂树路上跨铁路桥转体、梅家山立交上跨铁路桥转体、大花岭货场下行疏解线特大桥上跨京广线转体、汉西至新墩联络线跨四线桥梁转体、长丰大道立交上跨铁路桥梁转体等六次大型转体施工。其中姑嫂树路上跨铁路立交桥转体为国内转体重量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转体重量17300吨、桥面宽度32米),该桥转体重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武汉局组织桥梁转体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简介:目前,铁路中小型驼峰简易现代化已纳入“八五”铁路科技发展规划,开展对中、小型驼峰现代化的设计和改造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为了搞好既有中小型驼峰现代化的改造,除认真总结我国已有的设计和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之外,吸取国外中小型铁路驼峰现代化的设计和改造方面极其丰富的正反经验,“洋为中用”也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本文拟就国外中小型驼峰现代化设计与改造的一些情况作一些简单介绍,以供参考。1国外中小型驼峰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根据各国中小型驼峰的运营特点,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方案,如以车辆溜放速度控制方式和所使用的调速工具为标志来划分,基本上有如下四种模式:
简介:铁路编组站是铁路枢纽的核心,是重要的车流集散基地,在完成铁路货物运输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四十年来铁路建设的实践证明,在为实现大幅度提高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的目标而千方百计提高铁路线路区间的通过能力的同时,必须超前提高铁路枢纽编组站的设备能力,并保证一定的能力储备,使铁路“点”、“线”能力相互匹配、协调发展。1建国后编组站的建设和目前编组站状况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发展始于五十年代初,当时,调车采用平面调车,使用人工扳道、手闸制动。五十年代末期,编组站调车设备有了改善,修建了简易驼峰,之后安装了道岔电气集中操纵的设备和调车信号,采用以铁鞋为主、手闸制动为辅进行调速和目的制动。六十年代,我国仿制成了用作间隔制动的车辆减速器,首先在苏家屯站使用,相继陆续建成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