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救治。方法3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通过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及时正确处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及致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在男性尿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实施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的38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以上38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平均手术耗时为(23.38±2.39)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5.62±3.71)d,35例患者尿道损伤后留置尿管顺利,拔出尿管时间为术后3-4周,3例患者因损伤较重进行开放手术治疗。拔除尿管后,28例患者排尿顺畅,之后定期性尿道扩张3个月,平均最大尿流率为(22.39±1.33)ml/s;7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之后定期性尿道扩张3-6个月,平均最大尿流率为(19.72±1.82)ml/s;1例患者因严重尿道狭窄性尿道内切开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尿道通畅。结论将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应用于男性尿道损伤治疗,操作简单,手术耗时短,创伤小,患者易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患者行早期颅骨成形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患者中选取5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对参照组患者在术后3~6个月进行颅骨成形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3个月进行颅骨成形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KPS评分、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双侧侧脑室体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KPS评分和GO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28),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8/28),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双侧侧脑室体积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患者行早期颅骨成形术治疗,其脑积水体积逐渐减少,有效的控制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经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对参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2组颅内压、血清和免疫功能t-PA、PAI-1水平以及IgG、IgM、IgA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血清和免疫功能t-PA、PAI-1水平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IgG、IgM、IgA值均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经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内压力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值均趋于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内高压(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的38例IIH患者的病例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例,短期视力暴发性下降,常规行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经磁共振静脉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静脉窦狭窄(CVSS),静脉窦测压狭窄两端的压力梯度≥10 mmHg(1 mmHg=0.133 kPa),均急诊接受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采集随访6个月资料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9例均成功行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支架植入后狭窄远端和近端的压力梯度降至(2.3±1.2)mmHg。治疗后6个月随访,9例患者视乳头水肿均明显好转或消失,水肿平均分级从术前的2.44±0.73降至0.56±0.53(t=6.314,P<0.001)。9例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均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或明显改善;术前视力基线值(logMAR)为0.12±0.11,术后6个月为0.74±0.13(t=-10.827,P<0.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症状无复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患者,急诊静脉窦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挽救视力,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和中医补法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损伤患者10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和中医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指标和血红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恢复幅度较小,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及中医补法对于治疗骨科急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