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首位病因,现有诊疗体系,存在忽略功能重建、康复治疗介入晚、治疗手段单一等问题。针对此现状,我们提出脑卒中早期功能重建单元新模式,重视功能重建介入时间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发病24 h内,实施依托脑机接口、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预防性和治疗性功能重建训练,减少疾病并发症,提高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是适应人工智能发展新形势和国情的卒中诊疗模式的重要探索。

  • 标签: 脑卒中 超早期功能重建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早期静脉溶栓,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时,再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周后在指导下进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1周与12周评价两组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周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用于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重建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随访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仅实施常规产后盆底功能锻炼,观察组38例则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以及盆底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盆底肌收缩时间、阴道内压力改善情况、性生活质量(性生活满意度、性感程度自我评价、性感程度他人评价、性生活质量高水平、性交痛),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用于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提高治愈效果,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 盆底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约束市场主体的空间开发活动,有效避免区域空间的无序开发、错误开发和低水平开发;可以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促进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本文浅析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

  • 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功能定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检查对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乳头状甲状腺癌的B特点。结果B显示甲状腺内细小密集钙化对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78.95%,假阳性率为12.16%。结论B显示甲状腺内的细小密集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头状甲状腺癌早期诊断 B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两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无明显不同(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都得到改善,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外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及早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外伤 肢体功能障碍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是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良肢位摆放进行康复治疗,对照观察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肢体痉挛、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废用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良肢位加常规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教育对早期出院病人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60例髌骨骨折术后早期的病人,进行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教育,出院后进行关节康复的随访监督结果60例随访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46例>120°;120°>10例>100°;100°>4例。优良率达93.3%结论术后早期教育并结合家庭随访,对防止膝关节僵硬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康复教育 早期出院 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早期功能损害受到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无黄疸、健康足月新生儿8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β2微球蛋白、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血清胱抑素-C等各项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是两组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与中度组和轻度组相比,重度组患儿的β2微球蛋白、α1-MG以及Cys-C水平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的β2微球蛋白、Cys-C以及α1-MG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各组的血清mAlb、Cr以及BUN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容易出现早期功能损害,及时行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肾功能损害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尿微量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频彩及X线钼靶检查诊断乳腺原位癌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乳腺原位癌患者42例,对其高频彩及X线钼靶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并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X线钼靶诊断正确率为71.43%,显著高于彩诊断正确率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钼靶对肿瘤微钙化的正确识别率为69.04%,显著高于彩的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种方法结合,诊断乳腺癌共33例,诊断正确率78.57%,诊断正确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对于乳腺原位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来说,乳腺X线钼靶优于高频彩检查,但二者能取长补短,联合应用两种影像学方法能进一步提高乳腺原位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原位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简称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后经过确诊为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测定其刚入院时血清尿素氮(BUN)、血清中Cre和血清胱抑素C体内含量情况。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患儿在刚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血清尿BUN和血清中Cre的阳性率高。(比正常参考范围高即为阳性),体内血清胱抑素C含量变化显著比血清BUN和血清Cre含量变化明显(P<0.10)。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指标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血清BUN和血清Cre作为肾功能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故此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肾功能损伤 血清胱抑素C 免疫比浊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早期予以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胃肠外科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接收的106例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53例。在本研究中,参考组患者的采取非早期灌肠处理,而探究组患者则在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处理。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自主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住院总天数及术后首次流食时间。结果经分析,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利用腹腔镜手术、吻合方法、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和灌肠与否;术后对比结果表明,探究组患者的自主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别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而在住院天数和术后首次流食时间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尽早地采取灌肠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缩短术后自主排气和排便时间,适合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胃癌术后 胃肠功能 早期灌肠 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