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刘述先生于2016年6月6日晨驾鹤西去。惊悉噩耗,不胜震悼!刘先生是江西吉安人,1934年出生于上海。他是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曾在该校任教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讲座教授兼任哲学系主任,退休后在台湾“中研院”从事研究,并兼任台湾数所大学的讲座教授。

  • 标签: 刘述先 牟宗三 当代中国哲学 儒家思想 当代新儒家 理一分殊
  • 简介:陈康与刘述半个世纪之前关于性质如何结合成个体事物的争论,对于我们今天探讨事物的个体性与同一性仍有启发意义,但是陈康的论述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他把"许多性质如何结合成一个个体"的问题等同于"一个个体如何是一个个体"的问题和个体的同一性问题,并把对象的同一性混同于自我的同一性,这使他未能提出解决事物的个体性与同一性的方案。纵观西方哲学史,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英国经验主义,还是康德式的理性主义,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但是詹姆斯的思想流学说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示了一条可能的路径。

  • 标签: 性质 个体性 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对象同一性
  • 简介:在写出以下的评论和拙见之前,得先提及刚君关于学术创新和批评的一个重要“表态”:真正的“创新”毋宁在于潜心领会哲学家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把哲学家的认识消化为自己的认识……当“柏拉图的”认识成为“我的”认识,它就已经是一个“新的”东西……如果有人随意批评柏拉图这里不对那里有错。

  • 标签: 柏拉图哲学 对话录 宾根 哲学王 先著 德若
  • 简介:加拿大哲学家瑞比通过反省一些哲学咨询师的理论及其应用,提出了哲学咨询的四阶段.“自由漂浮”是哲学咨询的第一阶段,哲学咨询师在此阶段鼓励来访者随意自在地说出任何想说的话语,使用苏格拉底式的“助产术”方式帮助来访者将问题浮现后,随即就进入到了“即刻问题解决”的第二阶段.哲学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找到澄清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发展出一套哲学理性的思维能力,从而能解开困扰其自身问题的症结.当来访者对即刻问题的解决获得满意时,哲学咨询师与来访者都要进入哲学咨询的第三阶段,即“有意向性的教与学”.哲学咨询师在此阶段不仅要与来访者讨论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帮助来访者将哲学推理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进入哲学咨询的第四阶段,即“超越”阶段.来访者通过与哲学咨询师的多次对话后,发展出推理能力和对话技巧,学会如何超越个人目前的状况,使自己不再沉溺于过去的痛苦,建立起一套属于自我的价值体系.哲学咨询作为哲学践行的一种社会应用形式,其方法及其实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自由漂浮 即刻问题的解决 意向性的教导行为 超越
  • 简介:鑫毅诉诸丘奇—哥德尔—尼尔的弹弓论证来反驳本人关于句子指称事态的结论是失效的。弹弓论证默认了共指替换和组合原则,而共指替换应该包含两种形式:整句共指替换和组合共指替换。对两者不加区分的运用会导致乞题,而且该论证无法证明所有的假句子共指。从弗雷格本人关于概念作为函数的理论出发,可以发现,"真"和"假"不是代入对象之后的概念的值,而是一个高阶函数(带断言态度的句子)的值,因此,断言态度才指称真值。

  • 标签: 句子的指称 弹弓论证 共指替换原则 组合原则 概念作为函数
  • 简介:祥龙以现象学方法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解读已构成当代儒学的一种新形态——现象学儒学。这一现象学儒学的核心是“亲亲现象学”,即对于亲子关系的现象学研究。“亲亲现象学”之首要特色是从时间性出发来阐明亲亲之爱的深层人性根据。时间性的思想是现象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亲子关系或亲亲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根本,因此,当祥龙以现象学的时间性构成思想为视野重新阐发亲亲之爱时,他就从根本上与核心处实现了现象学与儒学的会通。由此,祥龙的现象学儒学就具有双重的思想史意义:一方面,它为现象学的中国化或汉语现象学的建立开辟了一条可能之路;另一方面,它也为传统儒学的当代转换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但同时,究竟是“亲亲为大”还是“时间为大”,也将构成现象学儒学或亲亲现象学内部的可能张力。

  • 标签: 亲亲 亲亲现象学 时间 意义源头
  • 简介:一兵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个案研究,而且对如何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其基本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1968年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出版后就已经终结.其主要原因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诉求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大原则已经被放弃;在此之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派生出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种思潮。这一观点虽然有启发性。但有一定的片面性。根据理论逻辑和社会现实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整个发展可以区别为四种类型,即“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区分的基础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本真马克思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个前提。也不是总体性或同一性的思维方式。而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辩证法的理论坐标。

  • 标签: 张一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瑟伯恩 后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辩证法
  • 简介:《回到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研究的热浪中向我们扑面而来,别具一格。其独特品格是基于一种原创性学术话语(思想构境论)对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精细复境与重新构境,它颠覆了"常人"对海德格尔的"被理解状态",其本身是一个富有争执性也必遭学术争执的"表现性文本"与"现身性文本"。其主体内容所呈现出的马克思、海德格尔与一兵三位思想者的跨时空思想对话,体现了在当代哲学的高处重新"回到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卓越努力,它是一道凝聚了高度理论自觉与方法自觉的思想清流。

  • 标签: 此在 存在论 思想构境 本有 解释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