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国学复兴的背景下看儒学,可能利弊参半。利处很明显,至少以往传播儒学的麻烦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基本被扫除,如孔子塑像被搬来搬去无所适从的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弊处则可能在于,公开批判减少的同时,儒学发展的刺激也相应减弱。而接受与应对批评,其实是现代儒学发展的重要助缘。因此,仍然应该直面或明或暗的批评的存在。只是与在传统备受责难时比,现在谈儒学的策略应该不一样。

  • 标签: 现代儒学 说服力 意识形态 无所适从 批评 公开
  • 简介:近年来美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某些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文化上的基本主张和发展精神实际上在肯定儒家观念。许多美国思想家象儒家那样强调人文精神和道德的重要性。东方所推崇的和谐的观念由于生态哲学的走时而在美国大行其道。构成儒学框架的阴阳、夫妇,父子等范畴所规定的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如今在美国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被置于个人的独立性之上,这种主次关系被认为是人生成功的奥秘所在。文章指出,向不同方向开拓的东西方思想是互补的,当一种思想方式走向极端、产生祸害以后,就要借助另一种思想方式纠偏,这是当代美国社会思潮与儒家观念接近的根本原因。

  • 标签: 社会思潮 环境伦理学 儒家 思想方式 家观念 西方思想
  • 简介:继承语是移民社会的特殊现象。在英语为通用语言的美国社会中,继承语学习者和继承语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继承语在美国的发展,指出继承语项目能够维护语言生态,顺应人口变化,促进族裔认同,调整语言关系,将成为美国语言教育的新方向。

  • 标签: 继承语 继承语学习者 原因
  • 简介:美国国际地位与作用的演变孙克强就象有人曾经认为应该把1914年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的分水岭那样,现在也有人认为,应该将198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统一作为20世纪与21世纪的分水岭、因为,这种划分更反映出了两个...

  • 标签: 美国国际地位 国际新格局 “冷战” 国际格局 地位与作用 国际政治
  • 简介:阿契·J·巴姆(ArchieJBahm)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比较哲学家,主要致力于中国、印度和西方哲学的宏观比较,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1958)、《佛陀的哲学》(1958)、《瑜珈——终极的和谐》(1961)、《世界现存宗教》(1964)、《孔子精神》(1969)、《薄伽梵歌——黑天的智慧》(1970)、《比较哲学——西方、印度和中国的哲学比较》(1977)、《美国哲学家通讯录》(1990)等十六部专著。译者从他的著作《孔子精神》、《比较哲学》、《世界现存宗教》儒教章中摘译了部分论孔子的言论,稍加编排,供中国学者和读者参考。

  • 标签: 宗教理想 印度 佛教 道教 公元前 比较哲学
  • 简介:美国著名汉学家李克是中国典籍《管子》的权威英语译者.通过他对《管子》一书长达五十余年的翻译与研究历程,他所选择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规范,以及他对授业导师卜德教授的师承,和他对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学的不断开拓,我们可以窥见其“中国学情结”之一斑,同时文章也梳理了在其翻译与研究中,他与中国友人结下的深厚情谊.

  • 标签: 《管子》英语译者 汉学家李克 翻译策略 中国学情结
  • 简介:作为代表性的先秦著作之一,《管子》在西方国家的研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能全面、系统、终其一生来研究、翻译《管子》的,恐怕只有美国汉学家李克一人.李克教授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专注于《管子》的研究、翻译,通过对这一历程的梳理,可以按其不同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介绍每一阶段取得的成就及其影响,旨在对李克教授表示敬意,同时唤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管子》的英译及海外传播情况.

  • 标签: 《管子》英译 李克 研究历程 典籍传播
  • 简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汉学家包弼德一直致力于中国宋元明时期浙江婺#1/金华的研究。他的研究结合思想史与地方史的考察视角,既包含有对其前作《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学术理念所作的反思、继承与推进工作,又呼应着美国宋史学界地方史、理学史的研究潮流,具有相当的学术史意义。

  • 标签: 包弼德 婺州/金华 思想史 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