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技术壁垒是一种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手段,具有合理性、复杂性、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因而在国际贸易中被广为采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因此在入世后,我们应重视对技术壁垒的运用,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

  • 标签: WTO 国际贸易 技术性壁垒 中国 贸易壁垒
  • 简介:<正>由早期朴素的阴阳说到战国以后的哲理化了的阴阳学派之间,也一个由此及彼过渡的中间环节至今尚未弄清楚,那就是道家、阴阳家以及《易》学是怎样互相衔接、交汇、渗透、融合的呢?是什么人完成这样一项工程的呢?它们的交绥点在哪里?其后又发生了哪些流变?这些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我认为,稷下的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人物。本文将对其人、其学、其书及其后学的某些问题作扼要的论述、考察其渊源、流变的脉胳和走向。这个尝试虽有些大胆而唐突,却值得试一试。

  • 标签: 阴阳学派 阴阳说 阴阳学说 老子 哲理化 阴阳家
  • 简介:7月15—20日在意大利比萨举行。柏拉图大会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有关柏拉图研究的盛会,之前曾在墨西哥城、多伦多、耶路撒冷、都柏林、东京等地举办,讨论了《政治家》、《蒂迈欧》、《礼法》、《理想国》等柏拉图作品。本次大会由比萨大学主办,来自世界10余个国家的150余位学者,围绕柏拉图的《会饮》讨论了137篇论文,深入研讨了该部对话的整体和细节性问题,包括文本流传、文体特征、方法论、知识论、形而上学、爱欲理论、苏格拉底的形象等。

  • 标签: 柏拉图 《政治家》 《理想国》 墨西哥城 耶路撒冷 文体特征
  • 简介: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儒家与理想之治”。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荷兰、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副校长杨慧林、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总裁朴仁国,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韩国成均馆大学荣誉教授李东俊,日本东京大学荣誉教授池田知久等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 论坛 儒学 国际 高等教育
  • 简介:文献记载一般认为,汉石经《论语》属于《鲁论》系统。通过对《隶释》残字的梳理以及石经与今本《论语》文字的对勘,可进一步证明汉石经《论语》确为《鲁论》。汉石经《论语》用字并非全为正字,虚字的增减与今本差别较大。

  • 标签: 汉石经 《论语》 《鲁论》
  • 简介:与西方哲学相比,儒家的知行学说表现出一些特点,如在道德的能力根据方面并不偏执理性或情感一方,而是考虑到心与情的关系;以道义性的“气”作为从知到行的助力因素等。然而其“知”的概念具有伦理与认知的双义性,未能将“知识”与“信念”区分开来,甚至没有产生“信念”这一概念,并且未能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分离等,这些造成了它在学理上的一些不足,以及相应地带来一些诸如“知识”与“道德”不分的结果。

  • 标签: 知行学说 儒家 实践理性 “道德” 西方哲学 “气”
  • 简介:郑玄是汉代重要的《论语》注家之一。有关郑注的性质,文献记载不太一致。通过郑注异文资料的详尽比勘可以看出,郑注是杂糅汉代三种《论语》而成的,并不单纯属于某一《论》。郑玄的注释注重经典义理的阐发,注重礼仪制度的诠释,注重交代孔子言行发生的具体背景,同汉代其他《论语》注相比,更有助于再现历史上的孔子形象。

  • 标签: 《论语》郑注 性质 义理阐发 以礼注经 孔子形象
  • 简介:齐国“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不仅为“尚变革”的齐文化奠定了基础,也给齐国的音乐艺术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在齐国,无论是民间音乐还是宫廷雅乐,都显现出了五彩缤纷的景象和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本文以齐国的民间歌曲和宫廷《韶》乐为例,利用文献史料对其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证。

  • 标签: 齐国 音乐 风格特点
  • 简介:本文提出,中国古代心性学说,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人本主义。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地位,特别是儒家以伦理为本位的心性之学,经过理学本体论的论证,把人提升为本体存在,成为宇宙的中心。二、理性主义。表现为道德理性或超越意识,它强调形而上的道德原则对于人的感性存在的支配、控制和压抑,而不重视认知理性的发展。三、主体思想。主要通过情感经验的提升和心的本体化,把社会伦理内在化为自觉的主体意识,重视自我完成和自我实现,强调群体意识而忽视了个体意识。四、整体思想。以解决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为其根本任务,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整体,主张通过直觉和体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这四个特点同时又具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 标签: 心性论 儒家 佛教哲学 宇宙 理想境界 道家
  • 简介:6月28~29日在辽宁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和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主题为“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文化与境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吉林日报社、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等单位的60多位学者出席论坛,围绕“境界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与境界”、“主体性研究的地位和作用”等议题展开交流,探讨境界研究在文化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 标签: 中国文化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论坛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辽宁大学 《哲学研究》
  • 简介:<正>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很强的地域性。齐文化,指先秦时期齐国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齐的封国。西周时期齐、鲁分别立国,此为齐文化和鲁文化的最初分野。齐文化创始于太公,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由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齐文化以它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区别于鲁文化,成为山东

  • 标签: 齐文化 齐国 开放性 鲁文化 学术思想 思想文化
  • 简介:在住宅市场中,商品住宅市场是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由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停止实物分房和实行货币分房,商品住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现实来看,大量空置商品房中,空置住宅房占很大比重。因而研究商品住宅市场的状况和特点,探讨商品住宅市场的...

  • 标签: 住宅商品房 商品住宅市场 住宅产业现代化 市场状况 商品房空置 销售总量
  • 简介:《吕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晚周巨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本文论述了秦道家思想的特点,由此证明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秦代新道家之说是能够成立的。

  • 标签: 《吕氏春秋》 道家思想 新道家 学说 先秦 阴阳
  • 简介:8月1~3日在青海文都举行,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青海省十世班禅大师因明佛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十世班禅大师因明佛学院承办。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仁青安杰活佛,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郑堆主任和顺真常务副主任,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甘肃天堂寺多识活佛,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十世班禅大师因明佛学院院长噶尔哇活佛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因明 十世班禅大师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专业委员会 中国逻辑
  • 简介:在研究中国哲学特点方面,张岱年先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提出了一条研究中国哲学特点的正确原则,即“同与异,必须同等重视”;其二,从基本倾向、概念范畴、发展规律三方面对中国哲学特点问题做系统考察.张先生在中国哲学特点研究方面的系列创见,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而且对今后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中国哲学特点 基本倾向 概念范畴 发展规律
  • 简介:宋代是易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易学著作,易学成为经学研究中的显学。宋代理学家几乎都是借易学建立自己的理学体系,经学研究因而呈现出予学的特征。同时,在易学研究的象数与义理的两大方向中,义理之学成为宋代易学的主流。

  • 标签: 显学 子学 义理之学 宋代易学
  • 简介:<正>实证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从哲学的逻辑演进看,实证主义的理论先导可以上溯到近代西方的经验主义,而其更广的历史背景则包括近代科学的发展。经验论传统的制约,使实证主义将哲学的领域主要限制在现象界,拒绝论证可经验的现象之外的问题;近代科学的凯歌行进,则使实证主义极为注重实验科学及与之相关的逻辑与方法论,并力图实现科学的统一及哲学的科学化。实证主义的如上趋向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中国哲学走向近代的历史需要。自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东渐的西学从声,光、电、化扩及哲学观念,实证主义便被系统地引入了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哲学冲撞、交融,成为近现代中国引人瞩目的哲学思潮。西方近代的实证主义在其衍化过程中,历经数代,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种变迁、演化在中国近代也几乎——得到了再现。

  • 标签: 西方近代 逻辑实证主义 实用主义 近代西方 伦理学 中国近代
  • 简介:11月16日在广东深圳举行,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会议主题为“儒学的当代发展与未来前瞻”。来自中国海峡两岸三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6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台湾“中央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述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成中英,台湾东海大学退休教授蔡仁厚,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儒学 当代 中央研究院 深圳大学 大学教授
  • 简介:20世纪历史剧变,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中国史学的发展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史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主要成就,首先是理论上的成就.这些特点也是中国史学的优点,规定了新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历史研究不仅面临着尖锐的挑战,而且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 标签: 社会发展 史学发展 挑战 机遇
  • 简介:12月20-21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由哲学研究杂志社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来自全国部分院校、杂志社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当代转化”的主题展开讨论,集中关注当前现实中的诸多重大思潮,并重点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在主旨发言中,北京大学丰子义、聂锦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南开大学王南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复旦大学余源培、冯平、陈学明、孙承叔、汪行福教授,上海大学王天恩教授,中山大学刘森林教授,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求是杂志社李文阁编审,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和武汉大学陈立新教授等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论坛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政法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