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黑格尔思辨理性观念的发生至少要追溯到《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一文。在其中黑格尔自觉地对其所处的时代文化做出诊断,指出了内在于其中的分裂,以及这一分裂所引起的"哲学的需要"。黑格尔发现,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同时代哲学或是立足于"知性反思",或是立足于与"知性反思"完全对立的"理智直观",意图克服文化中的各种分裂,实现哲学本身的要求。但无论是康德、费希特还是雅可比的努力,均宣告失败,实质上仍旧是知性哲学。因此黑格尔提出了旨在获得"绝对同一性"的、统一"知性反思"与"理智直观"的思辨哲学计划。

  • 标签: 哲学的需要 知性反思 理智直观 先验直观 思辨
  • 简介:本文是对黑格尔思辨逻辑的基本观点的研究,分为上下两篇。在上篇中研究的是:(1)思辨逻辑对象的过程里的进化与退化;(2)在这个过程里理性与知性的关系。在下篇中研究的是:(3)逻辑思维与理智直观的关系;(4)这个过程里历史东西与逻辑东西的统一。这些研究都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结合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进行的。

  • 标签: 辩证逻辑 知性逻辑 进化 退化 理智直观 历史
  • 简介:本文是对黑格尔思辨逻辑的基本观点的研究,分为上下两篇。在上篇中研究的是:(1)思辨逻辑对象的过程里的进化与退化,(2)在这个过程里理性与知性的关系;在下篇中研究的是:(3)逻辑思维与理智直观的关系,(4)这个过程里历史东西与逻辑东西的统一。这些研究都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结合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进行的。

  • 标签: 辩证逻辑 知性逻辑 进化 退化 理智直观 历史东西
  • 简介:本文是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导言的一个句读,共分两段,第一段概述实践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批判的关系,说明纯粹理性批判一方面保留了"自由"概念的可能性,从而单凭纯粹实践理性自身就足以对意志进行规定;另一方面排除了一切经验运用于这个概念的可能性。这就为纯粹实践理性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和范围,并使纯粹实践理性成为对一般实践理性进行批判的准绳。第二段则由上述关系引出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章节安排,它和《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构具有相同的要素,但次序是相反的。本文对该导言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详细的解释。

  • 标签: 纯粹理性 实践理性 自由 理念 经验性
  • 简介:2015年7月3~5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关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及相关的康德伦理思想专题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宏嘉酒店(光谷科技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余位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这些论文均有很高的质量,言之有物,除有的已预订由其他杂志发表外,都收录在本专辑中。

  • 标签: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 专辑 华中科技大学 导语 专题研讨会
  • 简介:本文讨论关于《实践理性批判》中“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一章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动机”是否为实践理性批判引入了某种心理学的机制从而造成了这项批判的不一致。对此,笔者认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实际上是指理性法则规定行动时,有限的、感性的理性存在者具有的整体状态。我们既不能将其看作是道德法则规定行动时依赖的心理因素,也不能将其看作是理性的法则依据因果法则在主体中产生的经验心理学的后果。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道德法则作为动机”与“道德情感或敬重作为动机”这两种说法的一致性。在整体状态的观点下,道德法则和道德情感可以被看作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在理性法则规定意志时的不同方面,它们可以在这种意义上获得一致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将作为道德情感的敬重的否定方面和肯定方面纳入到统一的理解之中。第三个问题是处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中“动机”含义的一致性。笔者认为“动机”一般是指意志的主观规定根据,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则专指理性法则成为意志的主观规定根据时我们作为有限的、感性的理性存在者所处的状态。这些著作在“动机”的使用上并没有原则上的分歧。

  • 标签: 动机 状态 实践理性 道德情感 敬重
  • 简介:路·德·福斯和彼得·琼格斯在本文中分别讨论了黑格尔的“理性”概念和“信仰”概念。福斯认为,黑格尔的“理性”概念是耶拿时期在谢林的影响之下开始提出并成为哲学的主题的,他后来的逻辑学和哲学都是关于理性的科学,只不过前者陈述的是理性本身,而后者陈述的是理性的现实性。琼格斯认为,黑格尔的“信仰”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具有一种否定性含义,指的是一种直接的、主观的认其为真,它与间接的、客观的知性认知相对立;在《宗教哲学讲演录》中,它开始获得一种中性含义,即指精神的见证,它是信徒与信仰根据之间的中介。

  • 标签: 黑格尔 理性 信仰
  • 简介: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的第VI节中,对纯粹实践理性的三大悬设做了一个总体的概括,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澄清了三者在理论上导致的幻相和在实践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再次重申了出于道德的考虑而在人的实践意图中建立这些悬设的必要性。该节的内容虽然在前面以及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但本节最简明扼要地展示了其中的脉络,值得逐句解读。

  • 标签: 康德 纯粹实践理性 悬设 道德法则
  • 简介:康德在论及纯粹理性的法规时,提到了理性纯粹运用的"最高目的"和"最后目的",但未给出明确的界定。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康德此处论及的理性纯粹运用的"最高目的"并不在于人的德行(德性)与幸福,而在于推出意志的自由、灵魂的不朽与上帝的存在;与此密切相关,理性纯粹运用的"最后目的"也并不在于人的德福相称或统一("圆善"意义上的至善),而在于由人的意志颁布无条件地有效的道德法则或命令。康德指出,意志自由这一"最高目的"确保了人的理性能够为意志颁布道德法则,换言之,意志自由是道德法则的直接的"存在根据";灵魂不朽这个"最高目的"担保人的行为能够自觉遵守道德法则的要求(出于对法则的义务而展开行动,做自己应该做的、不是配不上幸福的事情);上帝存在这个"最高目的"则担保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后能够享受到配得上德行的幸福,即给人的德行(作为原因)以幸福的结果。"最后目的"则是为人的实践提供普遍的道德法则。

  • 标签: 康德 最高目的 最后目的
  • 简介:《实践理性批判》以“理性的事实”证明了纯粹理性是实践的,并赋予了自由理念以客观实在性。本文将通过分析第二批判的“对分析论批判的阐明”、“结语”和其他文本,证明只有将理性的事实看作康德的实践理性的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使它和第二批判的目的和论证思路结合起来:这个实验通过每一个人的实践理性的判断区分了纯粹的道德法则和经验性的原则,为道德哲学树立了正确的前提。本文还将通过和《纯粹理性批判》里的理性实验比较,探讨实践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具体含义和实践理性实验的深层次意义。

  • 标签: 理性的事实 理性实验 每个人的理性 哥白尼式的革命 天才的亢奋
  • 简介:先验客体概念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由于一方面其意义精微且有层次递进,另一方面又与若干概念意义相近,所以有些许模糊难懂。本文首先对先验客体的概念进行梳理,概括出其作为统一性本身、统一性的规则与客观性之保障这三重含义。在此基础上阐明它与物自体所体现的是先验与超验、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区别。最后考察其与先验主体的关联,进一步指出先验客体是先验主体统一性的对象化。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察厘清先验客体概念在康德哲学中的作用。

  • 标签: 先验客体 表象 物自体 先验主体
  • 简介:康德的实践理性具有宗教“祛魅”的功能。实践理性通过将宗教活动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信仰道德化。为了捍卫宗教道德,实践理性一方面反驳不适于道德意图的无信仰,诸如唯物论、无神论和自由思想的不信;另一方面,实践理性又拒斥不合乎理性精神的伪信仰,譬如宿命论、狂信和迷信。通过实践理性的“祛魅”,康德试图将信仰的根基重建于道德之上。

  • 标签: 实践理性 袪魅 信仰 道德 宗教
  • 简介:康德的往来书信包含着大量有关康德哲学体系形成、发展的信息。通过研读这些书信,我们发现,康德的代表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的孕育实际上不是通常说的12年,而是长达16年之久,其中有5个关键的时间点,它们分别对应着特殊思想的形成和特殊问题的解决。这些信息不仅使我们理解康德为什么要用10多年的沉默来苦苦思索这部著作,也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把握康德批判哲学的体系。

  • 标签: 康德 往来书信 《纯粹理性批判》
  • 简介:所谓学术翻译,就是“理解和理解的塑形”,而塑形的一个标志就是将那些体现原作者思想的各种基本概念在母语中概念化、达乎语词;而这一塑形过程必然既受制于自己已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语言,但同时又承袭、改变和塑造着它们。因此,从根本的意义上看,翻译奠基在理解和解释之上。本文尝试以《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1为例来说明这点。

  • 标签: 理解 翻译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感性论
  • 简介:康德关于能思存在之本性的论点基于表象“我”的具体本性。他认为,经验自我属于一个有思想的肉体实有,其内感官被心灵自己的状态激动,因此和外感官一样牵涉被动性。这样的心灵或理性只具有相对自发性,是没有归因能力的它(物)或精神自动机,从而不是完全自主的。不过,如果有一个内在于实践理性的目的,那么它可能会是完全自主的。康德认为这个目的是道德律,我们选择的行动方式只有被其蕴涵(而非出于偏好)才表达真正的自由。

  • 标签: 我思 统觉 目的 道德律
  • 简介: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所说的“目的自身”首要的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而不是如奥尼尔-森森在其《康德论入的尊严》所宣称的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森森正确地论证,尊严不是一个表达某种模糊的属性之价值的概念。但是他不承认,尊严的基础在于与我们自己的一种关系,其中,我们作为意志的主体规定自己。虽然尊严不是道德律约束我们的理由,但是它对我们理解康德责任的概念尤其重要。尊严标志着自由和自由法则对自然法则在规范性上的优先性。

  • 标签: 目的自身 道德律 定言命令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