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康德在一般判断力下区分了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然而,受黑格尔的影响,伽达默尔认为,在现实的认识和实践中,二者是很难分开的,伽达默尔不仅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将反思判断力实践智慧联系起来了,这既具有解释的意义,也具有一般哲学的意义。它可视为伽达默尔对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 标签: 判断力 规定判断力 反思判断力 实践哲学 实践智慧 解释学
  • 简介:施莱尔马赫是现代新教神学之父和著名的古典语文学家,他创造性地综合了新教神学的解释传统古典学界的修辞和语文学传统,使解释从特殊解释转变为一般解释(hermeneuticageneralis),由此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他也因此被称作"现代解释之父"。他在1805-1833年围绕解释做了近10次学术报告和演讲课。可惜的是,他的辩证法和哲学伦理学一样,他始终没有公开出版他全面深入论述其解释体系的专著。不过,他的解释的基本理论框架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保持了连续性和一贯性。他在1805年首先以格言的形式陈述了他对解释的一些随想,接着在1809-1810年以草稿的形式描述了他的理论设想,最终在1819年以更具体的纲要阐述了他对解释的比较成熟的看法,他的1828年和1832-1833年演讲都以此纲要为基础,并增加了一些边注和评论。在这个纲要的导言中,施莱尔马赫对解释的本质、目标、种类和方法等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基本上呈现了他的一般解释的理论框架。

  • 标签: 特殊解释学 一般解释学 艺术 语法解释 心理解释重构 解释学的循环
  • 简介:康德的批判哲学蕴含了一种先验人类意向,其要义是追求自然自由在主体中的统一。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他对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从而导致了自然和自由的割裂。尽管在前两大批判中,康德已经试图对二者关系进行调和,但康德认为,直到《判断力批判》,他才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康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却倒向了道德神学的怀抱。因而,他的批判哲学并未真正解决自然自由之间的矛盾,也未真正结出成熟的先验人类果实。

  • 标签: 批判哲学 先验人类学 自然 自由 “第三者”
  • 简介:在词源和哲学的视角下,文章首先分析和引证了"gemein"为什么会是"下流的""无耻的",阐述了没有个性和下流无耻的关系。文章力图借助词源的方法揭示出,杰出就是意味着对起规范作用的边界进行挑战和游戏;而真正的天才总是可能冒着被时代误解的风险。

  • 标签: gemein 下流 变态 天才
  • 简介:有关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他的前期后期思想上。但他的哲学在前后转型时,中间曾经历了一个思想剧烈变化的过程。1929年,维特根斯坦返回剑桥,并提出他前期哲学思想不同的新的思想——现象思想。维特根斯坦将我们感觉的当下经验视作"现象",用来描述这种现象的就是他提出的"现象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描述现象的工具以及现象显示的场域,在对现象的描述中尤为重要,所以阐释现象语言的过程就是展开维特根斯坦对现象思考的过程。维特根斯坦将我们对一个实体的描述划分为两种描述方法,一种是将它当作物理对象用物理学语言描述;另一种是根据我们感觉的直接经验得来的现象和现象背后的逻辑形式要用现象语言才能描述。维特根斯坦对于现象语言描述现象选取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他多次提到的"颜色不相容"现象。颜色不相容就是说"同一个地方不能同时存在两种颜色"。颜色不相容的可能性不是事实的可能性而是逻辑上的可能性,因为颜色不相容是由于颜色系统自身的逻辑形式决定的,表达它的命题,也受到命题内在句法的规定。所以现象语言是一种先验性的研究。但是现象作为"似是而非的当下"在时间中的现象语言是矛盾的,并且现象语言由于自身描述的是个体的感觉经验,它与私人语言一样,一旦存在就会造成语言表述交流功能的丧失,所以它们不可能存在于共同体中。由于外在内在的原因,现象语言在1929年底被维特根斯坦放弃了,同时维特根斯坦将目光聚集在了日常语言上,渐渐展开了他的后期哲学。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现象学 现象学语言 日常语言
  • 简介:本文通过对《精神现象》中相关内容的分析解读,具体展现出信仰的本质结构、启蒙对信仰的批判、启蒙的肯定命题以及启蒙如何走向绝对自由、如何由于自己的局限性而走向自己的否定。绝对自由的最大局限在于没有自己的限度,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自律,而只是停留在自由的任意性之中,从而最终走向绝对恐怖。只有克服这些局限性,才可能建立起一个能够保障所有人的最大自由的社会。可以借鉴信仰里面某些积极因素,即信仰层面那种富有张力的矛盾对立结构,通过设立一个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的理想目标来扬弃启蒙精神的有限性,从而导致精神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 标签: 信仰 启蒙 绝对自由 《精神现象学》
  • 简介:现象作为认识论,在对象问题上不同于近代认识论中的对象。近代认识论中的对象都是不言而喻的自然对象或自然客体。胡塞尔现象认识论中的对象是构造的意识对象,是意识体验中被给予的东西,是内在现象,或者说是内在意识和纯粹意识。现象认识论中对象的初阶构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最为基本的意识的构造,另一部分是时间意识的构造。意识自身的构造共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体验、意向性、执态或行为、注意或统觉。时间意识的构造主要包括滞留、原印象和前摄三部分。

  • 标签: 现象学认识论 对象 初阶构造
  • 简介:黑格尔《逻辑》“量的关系”概念的一个基本含义是,它(们)是对当时的数学化的自然科学规律的内容的一种纯粹、理想而绝对的理解把握。从概念上讲,“量的关系”诸概念是有质的意义的内涵量领域的本质东西,这与数学化的自然科学规律是那些可量化的自然现象的本质这一点是一致的。“量的关系”诸概念的具体规定性来自黑格尔借其量的概念对当时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数学化的自然科学成就的理解消化,同时也整部《逻辑》的结构相呼应;具体说来就是:“量的关系”诸概念在量的水平上映现了整部《逻辑》从存在论经本质论到概念论的发展运动。这一发现对我们深入理解“量的关系”概念及整部《逻辑》都颇有意义。此外,本文还澄清了《逻辑》在“量的关系”概念的论述中的某些不足和失误。

  • 标签: 黑格尔《逻辑学》 量的关系 内涵量 牛顿力学 "量的关系"与《逻辑学》全体的映现关系
  • 简介:解神话纲领是20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布尔特曼提出的针对圣经新约中神话叙述的解释方案。解神话作为一种圣经解释方法具有丰富的解释内涵。首先,解神话不是简单地去除神话,而是悬隔神话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具有解释之去蔽的意义。其次,解神话不是把生存哲学强行套在圣经上,使之哲学化、现代化,而是借用其术语对圣经进行生存论分析,将去蔽后呈现出来的意义阐明出来,具有解释之建构的意义。最后,解神话的任务是在具有实践色彩的宣道活动中得以实现,是通过人在宣道中的信仰实践活动来解开圣经的意义,体现为解释的实践智慧。

  • 标签: 解神话 去蔽 生存论分析 宣道
  • 简介:在黑格尔早期作品中出现的"总体性"倾向只是其应对主题冲突的过渡性策略,更具根本意义的是在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中逐步孕育的中介化方法。基于主题、方法和目标的多重转变,《伦理体系》所打造的中介化承认理论是黑格尔早期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耶拿后期出现的意识哲学转向在很大程度上是承认中介化思路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总体性 中介化 承认
  • 简介:黑格尔《逻辑》从本质论向概念论的过渡历来是黑格尔哲学中最困难的问题,其实质是从必然到自由的过渡问题。以往人们(莱布尼茨、康德)都是从充足理由律来看待这一问题,但黑格尔认为这中间还缺少一个目的论的环节,因而必须先阐明从现实性到概念的过渡问题,而这是在《小逻辑》本质论的第三章"现实"中展开的。这里的关键在于对"现实性"(Wirklichkeit)这个词的理解,它不同于存在(Sein),也不同于"实在性"(Realitt)或"实存"(Existenz),而是包含有"工作"、"活动"、"创造"即wirken的意思。当我们从它的后果的直接存在去理解它时,它里面的自由创造的含义就被遮蔽了,而显得只是偶然的、必然性相对立的;只有当我们深入到它的本质中,将它的实体关系、因果关系和交互关系都理解为绝对实体的自身反思或"自因",并把这种自因理解为现实的自否定,这才能揭示出自由客观必然性的统一。这种现实本质的向内反思在基督教新教中获得了启示,上帝就在人的心中,必然性不再是外在的命运,而是人自身的自由意志的体现,是超越一切偶然性之上而对自身命运的把握(begreifen),这就是概念(Begriff)。概念"自为地就是必然性的威力和现实的自由",存在和本质都是它自身的环节并处于它的整体性的统一中。由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组成的黑格尔的《逻辑》因此便成为一个包含自身激活机制的有生命的范畴体系,一种高度抽象思辨的生命哲学。

  • 标签: 存在 本质 概念 现实性 自由 必然性
  • 简介:梁志先生的近著《自由之路——梁志学文选》所收录的34篇文章有10篇是涉及费希特哲学的,梁先生作为费希特哲学的最著名的翻译者,在翻译和研究之间建立起互动关系,他对费希特“知识”的基本原理有精确的阐发,强调对费希特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不能脱离其世界主义和世界公民的思想来理解,学者的使命在于立足于全人类的高度贯彻自由的理念和阐明永恒的真理,充当社会和历史的良心,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梁志学 费希特 自由 世界公民
  • 简介:本文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对笛卡尔哲学开端的分析出发,梳理出二者对笛卡尔前提的批判观点,并试图证明二者的批判实则将笛卡尔开端中的“我思”理解为独立奠定表象世界秩序的反思性实体。面对误解,笛卡尔的文本足以为自己辩护。“我思故我在”是一个有限且不完满的开端,文章通过论证这一开端的有限性,“我在”和由此构建的表象世界的真实性,试图说明笛卡尔对自我的发现及这一发现的意义,并就笛卡尔所建构的表象世界的真实性对海德格尔的批评做出回应。

  • 标签: 我思 我在 对象实在性 形式实在性表象世界
  • 简介:康德关于经验可能性的普遍必然条件的绝对主义的论断,应放在其批判哲学目标的更宽泛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可以看到,在相关的语境中,康德的论断相当大程度上并非如传统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是非常有害的。康德强调他对于"常识"的深深敬重,就哲学能够提供什么,或至少重要的是,在哲学不能提供什么方面,康德维特根斯坦所持的目标惊人地相似。

  • 标签: 康德 常识 形而上学的谦逊 维特根斯坦
  • 简介: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这三位思想家以其各自独有的方式揭示了现代世界的虚无主义本质,他们三人都在现代文化之中看到了某种走向毁灭和衰落的趋势。将尼采、海德格尔福柯的不同观念联结的线索是这样一个信念:虚无主义是现代性自身的结果,更是内在于西方历史之中的各种不同的遮蔽和遗忘的结果。这些遮蔽或遗忘在尼采那里被表达为在我们的道德化解释模式背后的被压抑了的谱系,而在海德格尔那里则表现为西方形而上学中对"存在"问题的取消。福柯和海德格尔都在尼采的著作中发现了超越虚无主义的最有效的早期表达,尽管他们三人的路径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强调解蔽的"治疗"属性,并立志通过揭露被西方哲学传统掩盖起来了的原始经验来克服虚无主义的危机。

  • 标签: 尼采 海德格尔 福柯 虚无主义 现代性 形而上学
  • 简介:这次对谈的主题是对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进行比较,两人一致认为康德和黑格尔在哲学上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但对于中国当代思想文化来说,我们既要康德,也要黑格尔;但在究竟如何评价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方面,两人抱有不同的意见并展开了一些深入的讨论。由此涉及康德和黑格尔对伪善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问题,战争永久和平问题,历史文化、政治哲学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德国哲学卢梭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问题。在提问和回答时还谈到了对卢梭的整体把握、中西语言文字的差别和中西文化的比较、德国古典哲学对中国当代哲学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启蒙作用;等等。

  • 标签: 康德 黑格尔 中西文化比较
  • 简介:哈贝马斯早期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分析了17至20世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并提出理性-批判性辩论是这一公共领域的核心要素。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特别是其前半部分的主要论点;其次,指出正是因为哈贝马斯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公共领域的衰落不可避免,才导致他在其后期著作中转向交往行为理论;最后,本文提出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存在的一些内在问题,如缺乏对当代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深入分析,忽略了文化、身份、宗教、科学等因素对公共领域的影响,以及对多重公共领域的忽视。作者相信,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哈贝马斯理论继续发展的可能路径。

  • 标签: 公共领域 理性-批判性 意识形态
  • 简介:穆勒的《逻辑体系》论及了莱布尼茨、康德、兰贝特三位德国学者的有关思想,而自这本书被译介到德国之后,也受到了狄尔泰、布伦塔诺、弗雷格、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众多德国学者的关注。对穆勒的《逻辑体系》和德国哲学之间这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考察旨在为德国哲学研究的知识背景提供一个有益的补充。

  • 标签: 穆勒 《逻辑体系》 德国哲学
  • 简介:人类这一善于发明的食肉动物类型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斯宾格勒认为,人类是因手的诞生而成为人的。在能够自由运动的生命世界中,手是一种举世无双的武器。捕食动物的眼睛(它们“以理论的方式”对待世界)被添加到人类的手上了,后者以实践的方式掌控世界。人类不仅仅挑选武器,而且制造武器。这就是构成人类免于种属强制的自由的东西,这是一种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历史中唯一的现象。伴随着每一个新的创造物,人类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越来越成为大自然的敌人。随着“言语”和“规划”这一对范畴从人类的“手”和“工具”中脱颖而出,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在人类的世界和宇宙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

  • 标签: 斯宾格勒 人类起源 言语 规划
  • 简介:文艺复兴后的德国一直处于欧洲文化的边缘,路德宗教改革以后确立了近代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语言,但政治上却是松散乃至分裂的,思想、文化十分保守。是莱布尼茨悄然改变了德国哲学的庸俗势头,他继承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和美学传统,构建了独特的单子论哲学体系应对时代精神的危机,并率先开启了对16~17世纪以来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整合,开辟了德国近代哲学和美学自我觉醒的道路。

  • 标签: 莱布尼茨 美学 单子 前定和谐 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