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乘"这一词,本义是运输工具,指车乘,在佛教经典中,用它来比喻能够运送众生到解脱果地的佛陀教法.以"乘"判教的源头在印度,佛典传译到中国之后,这个词又衍化出更为复杂的涵义.,是法藏的判教论著,也是法藏的佛学概论,其在讲说"同教"时,把佛陀一代说法,进行了分乘.我们把这些关于"乘"的名相,进行分析.
简介:炎炎夏日,却让我"心静自然凉",在有幸读了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编写的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编写)之后,更令人享受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清凉剂"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述,该书"使身为基督徒的主内弟兄姊妹,能够因此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活出本于圣经,立足今日中国社会现实之基督徒当有的‘爱的人生'"."……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简介:大抵“人生如梦”——真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而诸佛菩萨每每兴起大愿、乘愿再来,总也少不得“梦中大作佛事”一番。究其根由,无非是“恒顺众生”,游戏人间——“一场游戏一场梦”嘛。因为世人“好梦难圆”,总是“颠倒梦想”,总也希望“梦想成真”、“美梦成真”、“好梦成真”,故而诸佛菩萨只好常在“梦中点化”,为那些“最爱梦中追美梦”的芸芸众生们,点缀“一道亮丽的风景”。
简介:
简介:本文主要依据佛典经教从女性视角考察佛教对成佛的认识。首先厘清有关成佛的概念,概略介绍佛教“唯一佛乘、即凡证圣”的成佛观,辨析女性是否能够成佛;在此基础上,阐述众生特别是女性如何能够成佛,佛典为女性指明的两种成佛方式等等;最后说明《法华经》所讲契入佛道究竟成佛的种种方便法及其对女性成佛的意义。
简介:彭继红在2005年第3期《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试论宗教政策与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把社会主义宗教论的基本原则纳入公共精神生活的管理系统,应该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发展的共性。
简介:佛教由印度起源后弘传世界各地。其在中国传承之派别大致有三,即南传、汉传和藏传佛教。三传佛教虽同系佛陀正法,然其教理、典籍、仪式(仪轨)等殊异甚大。佛教从教义上可分为大乘和小乘,汉传和藏传为大乘,南传为小乘,故我们从大小乘之别上可观出小乘之殊异性。而佛教从传承方式上又可分为显乘和密乘,南传和汉传属于显乘,而藏传独属于密乘,故我们从显密乘之别上可观藏传佛教之殊异性。汉传佛教则是大乘显宗,其同南传皆为显乘,异于南传之小乘;其同藏传皆为大乘,异于藏传之密乘。
简介:《老子》一书五千言,看似往而不返,实则有着明确的逻辑理路。开宗明义所言之“道”非“常道”,其所言之“名”亦非“常名”,并以有无之和合而为“道”玄妙之所在;继而以“遮诠”的方式对“道”进行描述而非定义:“道”本身不是一具体物,故不可对“道”是什么来进行言说,若能言说“道”为何,“道”就具有规定性和确定性,是此物则不能是彼物,更不可言创生万物。
简介:疾病与健康问题是人类学一直关注的话题。人类学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健康、疾病观念与宗教信仰、民族医疗体系密切相关。同样,对传染病的防治亦是如此。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得出传染病流行及其影响后果不仅是一个流行病学或公共卫生问题,亦是一个综合经济、权力、文化等因素的社会综合问题。当地民族文化中的宇宙观、宗教信仰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了传染病防治政策实施和疾病治疗的效果。
简介: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宗教工作部门围绕“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根本任务,为宗教界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改善全国性宗教团体和宗教院校的办公办学条件,帮助宗教活动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本期特精选相关图片,以飨读者。
乘愿再来
对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同教”部分之概念“乘”的解析
公共空间公共伦理--浅读《爱的人生》
宣化上人有愿力在此 当倒驾慈航乘愿再来
叹又弱一个,盼乘愿再来!──悼邓殿臣先生
女性视野下“唯一佛乘、即凡证圣”的佛教成佛观
宗教政策与公共精神生活管理
“大小乘之辨”、“显密乘之别”与“大乘显宗之合”——比较视域下南传、汉传和藏传佛教研究
老子“玄同”思想义解社会公共体与生命共同体的建构
文化视野下的公共卫生:以麻风病防治的人类学研究为例
为宗教界提供公共服务成效显著 十四年宗教工作成就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