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齐、梁易代之际,陶弘景以一个道士所擅长的图谶、符箓来为萧梁政权的稳定和争取民心作最大的支持,进而获得了梁武帝的信任,但为时不长。天监七年(508)陶托言“静斋”,半夜从茅山出走,实意味着二人间罅隙的产生。之后,因佞佛的举措已开始弥满全国,梁武帝对道教的信任自然也跌到了低谷。因此,“山中宰相”的称呼,大约只能是萧衍称帝后到天监七年这一短短的七年时间,其下限最长也只能延续到天监十一年,即陶弘景诣鄮县礼佛受戒的时候。

  • 标签: 陶弘景 攀缘 罅隙 礼佛
  • 简介:一千年前,五台山曾出过一名宰相兼实业家的高僧,他的名字叫继颙。继颙(901—973),姓刘,深州东寿(今河北献县)人,出身将门世家。祖父刘仁恭,从小多智机,朱温攻易州,打了几个月毫无效果,仁恭献计挖地道,一举成功。后来投靠太原军阀李克用,八九四年冬,随李克用攻占幽州(今北京市),被任命为幽州节度使,从此割据一方,不受克用节制。仁恭子守光,野心勃勃,九○七年,将仁恭幽

  • 标签: 幽州节度使 山中宰相 李克用 割据一方 朱温 刘继元
  • 简介:唐代佛教宗派林立,大师辈出,寺院众多,崇佛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是我国古代佛教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然而由于社会地位、学识修养以及人生阅历的不同,每个人对佛教的认知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其中,作为朝廷最为重要官员的宰相对佛教的认知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通过对唐代部分宰相对佛教认知的研究,探析唐代宰相是如何认知佛教以及这种认知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了解唐代宰相的思想。

  • 标签: 宰相 佛教 认知 戒律
  • 简介:宋朝宰相张商英(公元1043—1121年),为人雄辩敢言,又深于佛法教乘,喜与僧徒游从,时人戏称为“相公禅”。张商英早年追随王安石主持的熙丰新政,大观、政和年间作为宰辅绍述新政,是新党的代表性人物。他能秉忠直言,屡屡与新党权力核心发生冲突,一再被贬斥,颇有“忧国而不惜官”的贤士风范。他自幼学习儒学,早年沾染道风,中年开始向佛,禅学修养较高,与黄龙派禅僧交往非常密切,是北宋佛教最得力的外护居士。

  • 标签: 张商英 宰相 护法 辟佛 禅学修养 代表性人物
  • 简介: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漫长飞行,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团一行辗转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告别了北京阴冷的冬天,迎来了凤凰城明媚的阳光。虽是气候干燥的秋天,却别有一番风味,开启了我们具有特殊意义的美国之行。应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副秘书长李兆彩及北京白云观经乐团一行于11月7日至15日访问美国。此行是“道行天下”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目的是宣传道教文化,加强交流合作。

  • 标签: 中国道教协会 代表团 阳光 亚利桑那州 相知 州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