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习禅如练剑,“十年磨一剑”,既指悟前的工夫,也指悟后的保任含养,没注意到行者的气魄与严厉是寻常人谈禅的毛病,忽略悟前悟后的工夫锻炼,更是多数谈禅者常有的误区。

  • 标签: 罗聘 点心 拾得 寒山 工夫 行者
  • 简介:中国佛教协会大客厅悬挂着一幅巨幅油画《法门曙光》,作者就是尔纯居士。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在油画创作和教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中国书画也十分精彩。

  • 标签: 罗尔纯 《法门曙光》 绘画艺术 佛教 艺术风格
  • 简介:公远是唐玄宗时期著名道士,不但活跃于上层皇宫,在民间亦有广泛影响。在现存各类文献中,有关公远的各种信息显得淆乱。考诸史实,公远名璜,字公远,约在五代封为永元真人,崇宁三年改封普济真人。其生卒年虽不能确证,但大致可推定在永徽间至天宝后不久,约百余岁。其活动地点,主要在巴蜀和京城长安,但淮泗、湘鄂赣等亦留下其踪迹。公远敕追入京在唐中宗或之前,资历地位与叶法善、张果相当,但并不受唐玄宗尊崇,甚至常被排斥打压。究其原因,或因公远的内丹思想与唐玄宗讲求功效的实用主义道教观念相左,以及公远言行上有意或无意冒犯唐玄宗有关。

  • 标签: 罗公远 唐玄宗 道士
  • 简介: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文化巨人、后秦高僧鸠摩什诞辰166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在中国古都西安举行以“鸠摩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为题的佛教学术会议,回顾和缅怀鸠摩什的光辉事迹,是十分有意义的。

  • 标签: 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 纪念 中日两国 文化巨人 学术会议
  • 简介:鸠摩什(344—413,下简称什)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的翻译家,也是中国汉地般若三论学的奠基人。据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鸠摩什传)记载,父鸠摩炎是天竺人,因不愿继承“相国”之位而出家为僧,东度葱龄来到西域龟兹国(位于现在新疆自治区的库车、沙雅二县之间),龟兹王十分敬慕其名亲自出郊迎接,并礼为“国师”,最后以其妹逼嫁给他为妻。

  • 标签: 鸠摩罗什 般若 中国佛教史 《高僧传》 新疆自治区 翻译家
  • 简介:鸠摩什(Kumarajiva,350—409年),又作鸠摩什婆或鸠摩耆婆等,略称什,意译为童寿。据《高僧传》卷二、《出三藏记集》卷十四等记载: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父名鸠摩炎(Kumarayana),母名耆婆(Jivaka),兼取父母之名为什。七岁随母出家,

  • 标签: 译经 天台宗 鸠摩罗什 沙弥
  • 简介:《首比丘经》是中土造出的经典,敦煌出土,现有今人校本。该经融和佛道思想,阐述了佛教的末法观,宣扬“常行平等”的“太平治化”社会理想,严厉批评了僧伽的腐化坠落并企盼佛日再现。本经主要流行在下层民众当中,以宗教预言来揭示社会矛盾,并结合道教信仰,提倡“三归”、“五戒”、“十善”等简易法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研究此经,可以断定,它为北齐僧人僧庆所造或所集,时间约在6世纪70年代。对之解释的《五百仙人在太守山中并见月光童子经》是北齐邑师所造,时间约在6世纪80年代。造作地域拟以太宁山为中心。

  • 标签: 首罗比丘经 末法 道教 月光童子
  • 简介:鸠摩什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他在佛经翻译史上作出重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其翻译问题做些探讨。其一,翻译中的文与质的关系,侧重为何?翻译中的译场译与讲,传播效果为何?其二,谈谈他的佛经翻译理念与实践对我们今天宗教经典翻译与传播的启示意义。

  • 标签: 鸠摩罗什 佛经翻译 翻译方法 译场
  • 简介:报载:竹风同志于1996年11月4日逝世,享年85岁。像一叶深秋的丹枫,安详地飘落故处。15日告别,上海姚民权牧师来信说:"是日,仪式简单,签到时发《生平》一纸,没念悼词,只是默哀后即向遗体告别。"初见老,是在1952年夏末的华东区神学教育座谈会上,当时他任华东宗教事务处处长。会上曾有这样一席话:在反帝爱国的前提下,任何神学思想都有存在的自由,政府将不加过问,中国各派神学思想是不能‘定于一尊’的。换句话说,宗教信仰既然自由,我们的神

  • 标签: 神学思想 教育座谈会 宗教信仰 中国宗教 反帝爱国 宗教事务
  • 简介:新兴宗教是有别于正统教会的非传统宗教团体,与现实社会秩序存在种种张力,与之相关的冲突及暴力事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探究了NRM与外部世界如政府权威间的张力、冲突与相互作用的机制,为考察NRM与社会组织之间对抗的复杂性提供了解释框架。大卫·布姆利等人注重分析NRM"组织的"动态性,采用"资源动员"模式解释了NRM及反运动组织的关系,认为NRM暴力事件首先是一种集体暴力,批判了NRM具有暴力倾向的社会观念"迷思",提出了解释NRM暴力事件的"戏剧结局"范式。

  • 标签: 大卫·布罗姆利 NRM 暴力
  • 简介:从鸠摩什开始,佛教在中国的译传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佛教的传播首先是一种异地文化的接触,适合的文化土壤便成为首要的条件。鸠摩什译场的成功,与“长安文化”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也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那么,什么是“长安文化”?“长安文化”与佛教的传人以及鸠摩什译场的成立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在这里设定了一个“长安文化”概念的模型,

  • 标签: 长安文化 鸠摩罗什 异地文化 文化土壤 佛教 首先
  • 简介:在“五·四”七十周年前夕,一百余名上海知识界的精英,聚会庆祝“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了“五四以来的文化的反思”学术讨论会。国际中国哲学会名誉主席、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在贺辞中说:“中西哲学与中西文化各有长短。如何取长补短,促进人类文化,乃是世界潮流之所趋。”文化具有广泛的含义。竹风说,西方文化很大程度包括宗教。不研究伊斯兰教,理不出中东问题的头绪。同样,不研究基督(宗)教,则理不出欧洲问题的头绪。

  • 标签: 中西哲学 国际中国哲学会 罗竹风 中东问题 夏威夷大学 欧洲问题
  • 简介:飞来峰耸立于杭州灵隐风景区内,峰奇石怪,泉清气幽。在玲珑滋润的怪石与奇幻多变的洞窟中,散布着五代、宋元时期雕造的摩崖、石窟造像与众多摩崖石刻文字。此前对于飞来峰,造像的研究与介绍相对集中,而摩崖石刻文字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罕见的梵文石刻,至今尚未见有专门的研究与介绍。我们对飞来峰梵文摩崖石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石刻文字的性质、功能及内容等作了初步的判析,形成一点粗浅的看法。今不揣简陋,草拟是文,诚心祈望能得到教内外专家、同道的指导。

  • 标签: 杭州 飞来峰 梵文陀罗尼石刻 佛教研究
  • 简介: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上的一串明珠,由124个小岛及8个大岛组成。新月形的岛链弯弯地镶嵌在浩瀚的太平洋中部水域。夏威夷虽地处热带,可四面被海包围,气候却温和宜人,年平均温度在24℃左右,且晚雨朝晴,花草树木风光,是地球上最宜人的度假胜地。

  • 标签: 波利尼西亚人 夏威夷群岛 见闻 精神 度假胜地 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