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马来西亚伊斯兰福利协会简称“布尔卡玛”,创建于1960年8月19日。当时任马来西亚首相的东古·阿布杜·拉哈曼非常关心该会,并给予了大量的物质援助,他本人也于1974年被选为该会主席。该协会是马来西亚唯一的在非穆斯林群体中进行宣教和传播伊斯兰文化的组织...

  • 标签: 伊斯兰教 幼儿园 穆斯林群体 马来西亚政府 非穆斯林 伊斯兰教国家
  • 简介: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为人们指示了解脱生死的涅槃大道,而且还教导人们要以出世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广作福利,以嘉惠群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佛教徒实践佛陀遗教,倡导“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形成中国佛教济贫救苦、广作饶益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发扬佛教这一优良传统,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解决佛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这一时代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佛教传入 福利事业 其他宗教 弘法 中国佛教 一切众生
  • 简介:2016年2月3日,经湖北省黄石市伊斯兰教协会牵线搭桥,在黄石经商的维吾尔族同胞图尔荪托合提·奥布力一家人为黄石福利院近20名孤残汉族儿童送去新疆的特色食品。他们带着烤箱现场为孤残儿童烤制了新疆烤全羊、烤馕,烹制了新疆拌面,表演了新疆舞蹈。

  • 标签: 新疆烤全羊 伊斯兰教协会 特色食品 汉族儿童 图尔 烤制
  • 简介:天亚社韩国仁川讯)在仁川教区的“分享希望”社会福利中心开办半年以来,超过六百名失业人士前往登记,中心每天又为八十名失业工人提供午膳。该中心秘书韩相旭1月9日向天亚社说,中心于去年7月14日开放初期,每日只有10至20名失业人士到访,现在于增已平均每日...

  • 标签: 福利中心 失业问题 失业者 韩国 午餐 创造就业机会
  • 简介:关心和资助社会慈善福利事业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曾经说过:在古代“佛教为救济贫病,每有福祉事业之设施,如隋唐之悲田院、养病坊、施药坊等,慈济为怀,具载史册。降及近世,佛徒更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利济人群之事方兴未艾.举凡扶助伤残、救济灾荒、敬老慈幼、施医舍药等.莫不尽心尽力,广作饶益。”

  • 标签: 社会慈善 救济 福利事业 优良传统 伤残 中国佛教协会
  • 简介:“从一个坐机关的国家公务员,到一个孩儿王。为承母志,兴办孤儿福利院。2500万遗产用于救助孤残儿童,义无反顾,14年执着,不离不弃;他为孤独的孩子敞开了爱的怀抱,他为无父无母的孤残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不是亲生骨肉却一样宝贝,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同样催人泪下。”这是孙金耀荣获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先进个人时的颁奖词,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金耀的爱主爱人之行。会后的周末,当我走进上海广慈残疾儿童福利院,我更深地感受到了他在残疾孩子们身上所付出的无言大爱。

  • 标签: 儿童福利院 残疾 上海 大爱 无言 院长
  • 简介:2015年8月25日上午,“共享阳光下的温暖”中国基督教两会助残项目捐赠仪式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行。中国基督教两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会长高峰牧师代表基督教全国两会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00万元。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陈宗荣、国家宗教事务局二司司长郭伟以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王乃坤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 标签: 残疾人福利 捐赠仪式 基金会 基督教 中国 两会
  • 简介:本文尝试以台湾法鼓山的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为例,分析“法布施”在其创建前十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法鼓山自1989年以来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以佛教教育为核心的“法布施”是其佛教社会福利的主要平台。法鼓山以“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基础,以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和实体化教育、僧团教育和信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法布施”体系,体现了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社会教育的介入性强,组织形式富有时代感、延续性和叠加性;实体化教育学术倾向明显,紧扣国际前沿,易于树立话语权威;僧团与信众教育之间相互补充,形成自下而上的独特组织结构。这些对大陆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 标签: 法鼓山 佛教社会福利 法布施 人间佛教 僧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