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特聘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人民教师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特别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和中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方立天教授(1933-2014)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7月7日在北京逝世。方先生将“立身有道,学有专长”作为毕生治学的座右铭,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佛教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研究与教学。他严谨治学,著述不辍,成就斐然,是优秀佛教文化的重要弘扬者,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他长期对宗教学理论、宗教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热切关心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方立天先生的逝世,是当代中国宗教学术界的重大损失。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哲人虽逝,风范长存。方先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治学精神,不尚浮华、笃定安身的为人品格,堪称后人楷模,值得永远铭记。本刊特约相关文章,以此纪念这位佛学泰斗!
简介:这组文章,是几位初机自学《掌中解脱——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的体会、愿与诸初学者共勉.
简介: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有关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主题演讲。3月29日,在北京肿瘤医院,我颇为激动地向住院中的恩师方立天教授介绍了这篇讲话,并拿出手机为老师诵读。3月31日,当我再次来到病房的时候,方老师拿出了一张刊载习主席讲话的《光明日报》,上面密密麻麻地划了重点,做了标记;并坚决要求出院。那天还有几位师兄在,人家都劝说方老师,好不容易住进一间条件比较好的病房,就在医院安静养着吧。方老师话语不多,但不以为然。4月1日8点多钟,当我再次来到病房的时候,发现方老师和师母已经把所有的行李都打包整理好了,说是6点多钟就起来收拾了,现在就等着医生查房,出院回家。那天医生很忙,接近中午才办完了手续。方老师就一直坐卧不宁地在病房等着。
简介:古希伯来人并没有系统的、集中的对人的看法(也就是'人论'),《旧约》更没有将'人'当成静止的、绝对的'客体'去进行'研究'。为集中说明《旧约》对人的看法,本文特地基于汪老师的'生生神学'途径,采用主题式方法对这个话题的属灵含义集中做一点探索。旧约》中对人的生命的认知,是集合了情、意、志,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要素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抓住这一点,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就不会陷入'灵'与'肉'对立的、分裂的、非此即彼的状态。《旧约》经文对人的描述,使我们产生一种一亲切感,而不会坠入西方神学主导的'主-客'、'物-我'两分或二元论式喋喋不休的思辨——古今之人,虽然生活条件不同,但人的受造性、人身外心内的困境与挣扎却一如既往。我们要从赐生命的上帝与'有灵的活人'相互联系的角度,结合以色列人的人文历史、生活情景、灵命沧桑,对相关的《旧约》经文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