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提出并评述了关于人口分布传统研究的三个衍生问题:空间尺度不同可能产生“人口分布悖论”现象、空间相互独立的假设不尽合理、特定空间区域人口分布的复杂。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川西高原高山区人口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局Moran'sI值为0.7404,指示川西复杂地形区人口分布有十分显著的集群特征。以川西48个县域单元为对象,建立人口密度与相关影响因子的OLS估计、SLM估计和SEM估计,经空间依赖检验,发现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明显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表明考虑了空间依赖的估计方法能更好的刻画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经相关判别检验,确立SLM为最优模型,其纠正了OLS模型总体上高估自然环境因子而低估经济社会因子对人口密度影响的缺陷。并以SLM估计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川西人口分布特征,特别解析了川西“人口分布悖论”的事实和原因。

  • 标签: 复杂地形区 空间依赖 人口分布悖论 空间计量模型 影响因子
  • 简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局部的,任何活动和公共政策的制定都必须确立世界意识和人类意识。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指向是人而不是物。而在艾滋病问题上反应出来的对人的关注,实际上也是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

  • 标签: 艾滋病 社会预防 国际模式 中国 评论 经验
  • 简介:本文运用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0年广州老年家庭持续较快增长;老年家庭在各区、县级市的分布不均匀。2000年广州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最主要类型是与成年亲属同住,其次是独居、老年夫妇同住。居住安排存在城乡、区、街道等空间上的差异。

  • 标签: 老年家庭 老年人口 居住安排
  • 简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城市内部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而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结构。国内外对于深圳市这类新兴移民城市的人口和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还不多见,通过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分析结合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使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方面对深圳市的人口展开研究。具体来说,一是深圳市人口数量的分布和变化研究,主要通过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和多个人口密度分布模型来测算和分析;二是对于社会空间结构的分析,主要对人口普查数据的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属性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若干个主因子,然后根据各个街道这些因子的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深圳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模型。

  • 标签: 城市内部空间 人口空间结构 社会空间结构 深圳市 中国
  • 简介:在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行政手段的调控,上海市人口的集聚速度大大下降,人口空间演变出现了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不同户籍、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出现了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表现在不同户籍人口的空间分异属于低度分异,受教育程度中研究生以上人口空间分异程度属于中等分异,第一、二产业人口分布呈中等分异,其他受教育程度、职业人口空间分异属于低度分异。本文结合2015年上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上海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变动的新特点,并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从产业因素、行政因素、公共服务、市场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公共资源中,教育、医疗因素是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空间变动的因素,高中教育资源是影响不同职业人口空间变动的因素。

  • 标签: 人口社会结构 空间演变 上海
  • 简介:本文运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广州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异,探讨大城市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空间变化、分异程度以及影响机制,为大城市发展制定合理规划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广州市人户分离人口分为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两部分,两者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和人户分离原因都较大的差异;测算了广州市内人户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分异指数和孤立指数,反映出人户分离人口更加集中近郊区,而且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的居住分异差别较大;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更多受家庭结构、房价、交通和户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大城市 人户分离 居住空间分异
  • 简介:为深化对城市空间与犯罪关系的认识,本文对广东省东莞市进行了个案分析.结合报纸报道、社区警务数据和实地研究发现,多发犯罪具有较强的流动群体空间指向性,涵盖了流动人口直接居住和活动的邻近区域、与流动人口消费和出行习惯相联的场所.要改善犯罪阻遏的效果,应增强流动人口及其活动空间的防御能力,强化流动人口和各方常住预期和长期责任感,从治安短板入手提升总体社会管理水平.

  • 标签: 犯罪 环境 流动人口 东莞
  • 简介: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与居住形态是体现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分析了闵行区流动人口居住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分布,构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的滞留模式,全面剖析了不同尺度下流动人口的流动机理,揭示了流动人口空间转换的状态与时空特征,提出实现居住分布空间优化的基本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居住空间 流动机理 空间优化 大城市 居住形态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国总和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和更替水平以下。这表明,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转变。

  • 标签: 低生育水平 长期性 复杂性 艰巨性 中国 人口数量
  • 简介:本文利用北京市1997年外来人口普查20%的抽样数据,对分省的北京市外来人口的从业类型居住地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表明来自同一省份外来人口在京从业类型居住具有一定聚集,如浙江的自我雇用的私营业,安徽的建筑“铁军”等;丰台区的“浙江村”,朝阳区的“河南村”等。同时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从外来工的迁移形式、就业信息源、在城市中的交往方式角度入手,探讨以省份为特征的从业类型聚居现象形成的可能的内在原因。

  • 标签: 外来人口 从业类型 居住地 省份聚集性 社会网络
  • 简介: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统计数据,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武汉城市圈流动人口的空间体系以及流动人口空间体系与城市体系的相互影响关系。对武汉城市圈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的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武汉,武汉是主要的迁入人口的集中地。此外,武汉城市圈的城市体系和流动人口体系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地区间人口流动的增强会使各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增加,以及人口素质结构提升,同时也会使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城市体系对于流动人口体系的影响相对要大些,城市人口规模、素质结构,以及空间结构都会影响到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

  • 标签: 城市圈 流动人口 城镇体系 典型相关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和利用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来构建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口城镇化率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当人口城镇化率低于45.49%时,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反之.边际效应是递增的;第三产业占比、人均GDP、人力资本和第三产业的空间溢出项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交叉项也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正向效应,说明第三产业增加了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的边际效应。同样,人力资本积累也对城镇化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二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第三产业,另外,人均受教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镇化的溢出效应均推动城镇化进程。

  • 标签: 人力资本 城镇化 空间面板联立方程 GMM3SLS 空间溢出效应
  • 简介:<正>如何科学地认识,确立进步的性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活动和社会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必然提出和必须回答的问题。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需要性观念现代化与之相适应。无知,愚昧,迷信,神秘,是生产力落后,科学不发达的社会阴影。性科学,文明,是生产力先进,科学发达的社会光辉。

  • 标签: 性教育 性科学 性观念 生产力 辩析 性活动
  • 简介:卵巢囊肿瘤根据病理可分为非赘生性囊肿与赘生性囊肿。赘生性囊肿属真性肿瘤,确诊后即应手术治疗。常见的卵巢囊肿破裂大多为非赘生性囊肿。因此,对赘生性囊肿与非赘生囊肿的鉴别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超声声像图上,非赘生性囊肿与赘生性囊肿有时较难鉴别。由于非赘生性囊肿直径很少超过5cm,且多数在2~3个月内自行消失。

  • 标签: 肿瘤 随访 手术治疗 临床意义 鉴别
  • 简介:房价与失业率是社会与经济波动的主要振荡源,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而目前国内外对房价与失业率关联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基于此,本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内房价与失业率的数据为研究依据,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房价与失业率的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与失业率存在关联,房价的变动对失业率会产生显著影响,且房价对失业率的短期效用为负,长期效应为正;而失业率对房价的影响微弱。为维持房价稳定和保证充分就业,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 标签: 房价 失业率 关联性 VAR模型
  • 简介:<正>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均在100以下,女性多于男性。中国第一、二、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大陆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81.75,75.50,86.75。1987年抽样调查为89.20。表明了与世界相同的表现。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我们发现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的一个客观规律:在横穿中国大陆的北纬40度线以北的省、自治区老年人口性别比均在100以上;临近该线的省在100左右;该线以南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在100以下;沿海省分,从广东到辽宁,基本上形成了阶梯型增高趋势。总的看来,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了南低北高的规律特征(图1)。参照1987年1%人口抽查时的数字大体相同,趋势是一致的。

  • 标签: 人口性别比 中国老年人口 人口普查资料 性特征 东北地区 男性
  • 简介:“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他们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与发展困境,但在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入户问题,征地补偿,利益诉求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区域差异。地方政府制定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方案与措施时,既要注意普遍适用,更要考虑地方差异性,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针对方略。

  • 标签: 代耕农 农业流动人口 区域性差异 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