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往对沈崇案及其引发的“抗暴”运动的研究,一般多致力于学生的抗议活动和国共双方就此展开的攻守进退。相形之下,沈崇案本身的研究尚待深入,其中的疑点也亟待澄清。即便研究者广为引用的当时报刊,对沈崇案的报道也莫衷一是、众说不一。如:沈崇到达北平的时间,或说“12月20日”,或说“12月1日”;案发的具体时间,或说“八时许”、或说“八时半”、或说“九时”、或说“十时半”;沈崇的父亲沈劭,或说是“交通部某处长”,或说是“现任交通部次长”。甚至自称走访过沈崇本人的《燕京新闻》,其报道也有失真之处,所谓“沈崇的亲属”,其言论也未必真实。如果说上述细节尚无关宏旨,那么有关沈崇本人身份的疑点至今仍未得到完全澄清则属遗憾。
简介:公民是国家的基本因子,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是民主政治和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性内在规定。中国农民作为国家共同体的重要构成要素,农民获得平等公民权利和养成基本公民精神是民主国家建构的基本要求。当代中国农民不仅因国家的“政治屏蔽”面临着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性消解,而且也因农民公民意识的薄弱,农民身份面临着“自我锁定”,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民公民身份缺失的两大根源。我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其首要表现为农民的“公民化”。即“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既需要农民公民精神的养成教育,也需要农民公民资格的国家认可和承认。中国农民现代公民身份的建构与重塑是保障农民权利、推动乡村治理、巩固民主基础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简介:符号消费是当代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身份认同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青少年在符号消费中的身份认同诉求主要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青少年符号消费的能指空间主要包括现代媒介信息、流行时尚以及消费空间,它们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重要载体和素材。青少年符号消费的意指属性主要包括流行文化和亚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这表明了青少年通过符号消费所谋求的身份认同具有不同的文化诉求。符号消费作为青少年文化母题——身份认同的当代表征,与当前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结构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青少年符号消费所包含的美学功能的揭示,有利于我们重新理解当代青少年,增强知识传递载体本身的可欣赏性和可视性,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一种愉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