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政党外交与公共外交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对外交往扩大国际影响;建国之初利用对外交往打破外部封锁,为迅速打开新中国外交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综合运用各种对外交往形式争取国际信任,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同世界各国各类政党建立联络与合作.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要在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推动党的外交事业不断发展.
简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趋于客观和理性,作为国家形象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也有所改善,但迄今仍未完全消除“不公开”“不透明”“神秘”“专制”的误解,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发生的重要变化不相符合,也与我们党在中国和世界上实际发挥的作用不相匹配.从2009年开始组织的“走进党的部门”系列活动在推动树立党的良好国际形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简介:近年来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中,政治报道的比重在逐步下降,经济、社会方面的报道比重则在上升.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绩效的报道有所转向.但它们秉持旧有的偏见并为了迎合美国受众口味,经常在报道中强调中共党内的派系斗争.中国也应坦然面对西方的一些负面报道和言论中某些长期的顽固思维,逐步加强自己的声音,实现有效传播.
简介:政党外交作为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渠道,在总体外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同国外各类政党发展关系.中国共产党同大国大党开展机制化交流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大国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关系到我国的长期对外战略,关系到我们同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力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能够增进相互理解,彼此交流治国经验,稳定国家关系和推动务实合作.
简介: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卢沟桥事变80周年。中日两国有识之士都在努力汲取历史教训,守望中日两国之间的和平。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抗战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和平,通过和平的方式瓦解日军、加速日军溃败。这种和平思想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专门对日本俘虏进行教育的日本工农学校也得到成功实践。这种和平思想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热爱和平的传统思想密切相关。
简介:政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政党公共外交形式之一,这既是政治信息传播规律性的体现,也是当今时代一个现代化政党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我们党开展的一系列自主对外传播活动,围绕建党90周年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主动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有效促进了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我们党.这一段时间,党的各部门开展的有关对外传播活动,构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政党开展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
简介: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成功主办了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共有35个国家81个政党的领导人和代表与会并通过《2004北京宣言》.这是我党历史上首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开创政党外交新局面的重大举措,也是亚洲地区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件盛事.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在韩国、哈萨克斯坦和柬埔寨举行的国际会议,并在该会议框架下以扶贫、发展成果共享等为主题,举办专题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简介:
简介:中国对外援助的种类和特点,可以分为商务外援、战略外援、"大外援"形式、国际公共产品四大类。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可以提升非洲区域的稳定发展、整体能力,因而权重应当加大,作用加以扩大,应当成为未来中国对非援助的新方向。更多还原
简介:中国对外援助的种类和特点,可以分为商务外援、战略外援、“大外援”形式、国际公共产品四大类.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可以提升非洲区域的稳定发展、整体能力,因而权重应当加大,作用加以扩大,应当成为未来中国对非援助的新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
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进党的部门”系列活动案例分析
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
中国共产党努力推动大国大党对话机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工作中的和平思想探源
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新形象——建党90周年对外信息传播案例分析
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政党多边交流——以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为例
巴西副总统马西埃尔访沪
区域公共产品提供:中国对非援助的新方向
区域公共产品提供:中国对非援助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