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迎来了公共外交时代,也迎来了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时代.智库可成为公共外交的灵魂工程师,可以通过影响政策、塑造舆论、培养人才这三方面为公共外交发挥作用.中国特色的智库在公共外交新时代的使命有三个:一是精神立国;二是打造中国梦;三是国际合作先驱.为此,中国的大学、企业和媒体,都应增加智库方面投入,甚至向智库方向转型,培养智库型大学、智库型企业、智库型媒体.
简介:如何提升智库的国际交往水平与经验,如何加强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研究能力,如何强化中国智库在公共外交上的主导力,是目前中国智库公共外交的巨大困惑.20国智库会议的召开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从中可以总结出智库开展公共外交的实践经验.我国智库发展相对滞后,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从七个方面探索如何更好发挥智库对公共外交的支撑作用:制度改革、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良性竞争、渠道拓展、问题意识和中国本位.
简介:正在建设性参与国际体系的中国,需要智库发挥更大的公共外交作用.我国智库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成果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中国智库应聚焦国家现实和长远发展需求,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思想产品与创新成果,扩大国际话语权.提升公共外交能力,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应有之义.
简介:智库外交存在三种形式:知识外交、二轨外交和公民外交.中外智库外交在五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独立性、知识、对象、战略与机制.中国智库外交的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独立性,创造解决问题的知识,锁定专门的服务对象,拥有清晰的发展战略,以及创建合适的机制.
简介:在公共外交的“多轨道”体系中,智库所从事的第二轨道外交活动不但与政府外交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而且智库外交是整个公共外交体系的智力和信息中枢,是多轨外交行动主体的“舆论领袖”.中国应重点扶持一批公共外交专业智库.对于民间公共外交智库的发展,政府在市场准入政策和税收减免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推动中国智库的多样性.公共外交智库要特别加强公共属性与社会责任,要积极拓展国际影响力。
简介:长期以来,中智两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但双方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商业领域互信的建立,除众所周知的产品质量、诚信、价格之外,双方关系好坏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积极互动、互相理解的程度、身份认同、不成文规则的使用.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智两国在商业领域建立互信的途径.
简介:中国智库切实开展公共外交,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使自身在其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网络;需要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设定能力和道德权威地位;必须相当重视民间交往;有效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升级“虚拟智库”.
简介:长期以来,中央媒体依靠自身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通过"媒体外交"的形式产生了积极的公共外交效应,是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国际话语权的"排头兵"。而布局中央媒体的高端智库建设,使其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公共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发挥公共外交潜力的基本条件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博士指出:专家团队(研发思想产品)与对外传播(传播思想产品)是智库建设的两个"车
简介:
简介:在多边合作低效的国际背景下,金砖五国机制要发挥作用,就需要与时俱进、协调一致,进一步增强开放、加大自由,增强互联互通能力。这个过程需要一步步地通过合作共赢的实践来“事上练”:通过试点,不断地将成功的经验总结、深化并复制、推广,塑造认知习惯、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最终达到团结共赢。智库的合作可以作为试点,通过在合作机制与内容建设上进行创新,并将由此形成的合作模式外溢至更广的范围,从而形成合作模式与惯性。网络安全问题的急迫性、重大性,使它可以成为金砖国家智库合作目标的首选项。
简介:2011年10月12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在政协礼堂召开“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座谈会.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安娜伯格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恩内斯特·威尔逊、英国48家集团秘书长阿里斯戴尔·麦启安分别做了《2012年——重启美中公共外交的重要一年》和《运用公共外交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演讲.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外事委员会委员黄友义、外事委员会委员袁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安娜伯格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托马斯·霍利汉等出席座谈会并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简介:欧洲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价值。能否借助“一带一路”契机深化中欧关系、推进中欧合作,首先取决于双方对这一战略背景下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认知。根据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网络(ETNC)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欧盟国家对这一战略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因为认知角度的不同导向更为积极或较为保守的态度。中国需要认真倾听来自欧盟国家的声音,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公共外交活动消除误解,扩大共识,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良性的国际舆论环境。
简介:2018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宣布对中国、欧盟、日本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的举动不仅让整个世界都处在了关税壁垒和贸易战的阴影下,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猜疑和隔离也使得多边贸易体系备受质疑,在后WTO时代下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之间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同时中国与非洲经贸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在后WTO时代的今天,中非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对于中非双方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快速发展的中国军队要减少外界对中国军队发展和走向的不解和疑虑,更好更顺畅地走出国门,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更新认识、深耕渠道、广搭平台、多手用力,把中国军队的形象更全面、更客观、更真实地传递出去,这便是公共外交担负的时代使命。中国军队是国家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国防和军队发展建设情况,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是否够"硬",因而受到外界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主流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军队的报道,但令人遗憾
简介:数字外交是能以一系列新工具为装备的外交形式。外交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观察、分析、报告,然后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采取进一步行动。简而言之,数字外交就是利用互联网来达到外交的目的。这种外交的目的同样是收集与分析一国外交政策的处境与重要性的信息,并对此进行交流沟通,确保本国在海外的经济、政治和商业利益并帮助处于危急状况的本国公民。然而数字外交环境为沟通交流以及表达诉求提供了新的方式。
简介:在过去的25年间,阿拉伯妇女获得了后殖民主义带给她们的自由,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不幸的是,战争和争夺允许并促使她们开始“越界”进入男性的领域。阿尔及利亚妇女因战争时期的沉默而被边缘化,有鉴于此,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妇女开始记录她们自己的战争体验。今日,阿拉伯妇女更是“越界”进入了分析和重新解读宗教经典的领域。而在过去,古兰经只可由男性进行解读和诠释。在重新解读经典和历史的过程中,这些妇女运用的乃是一种“多重批评”的体系。
简介:世界上的霸权国家正在经历权力转移与权力扩散的双重挑战.其中非国家行为体对国家权力的侵蚀成为主要的挑战因素.是霸权、而非某个霸权国家的衰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关系的主题.这个判断将解释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大部分互动行为的成因,包括崛起国与既得利益国家之间并未出现针锋相对的斗争。
简介:一带一路”的实践为当下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强大动力,如果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影响力足够大,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崛起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代名词,甚至会演化为“一带一路学”。由刘卫东、田锦尘、欧晓理等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出版的《“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反映了在“一带一路”时代,实践与研究相互映衬、相互促进的新特征。
简介:2014年11月30日,由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智库复旦大学亚太区域合作和治理研究中心、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简介:利用互联网新应用进行外交沟通,不仅在表面上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实际上也是媒介新技术在外交应用上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外交部利用微博开展公共外交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对这一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外交变化进行诠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微博外交”的现状及其在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积极作用,总结现有新媒体公共外交模式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较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具体措施。
公共外交需要智库支撑
公共外交上策:影响他国智库——以20国智库会议为例
公共外交呼唤中国智库提升能力
中外智库外交的五维比较
中国智库建设与公共外交拓展
中智经济领域建立互信的途径
中国智库开展公共外交的四策
中央媒体智库建设与公共外交:现状与愿景
印尼政坛的一棵"常青树"--新任总统瓦希德其人其事
金砖国家的“事上练”:网络安全与智库合作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
欧盟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评价:基于ETNC智库报告的分析
后WTO时代的中非双边经贸合作
中国军队公共外交的时代使命
数字外交:数字化时代的外交结构
后殖民时代阿拉伯世界女性的“越界”现象
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与后美国霸权时代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映衬“一带一路”时代新特征
“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建构——基于新浪微博“外交小灵通”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