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引论有诸多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研究21世纪的死刑政策的学者们需要研究亚洲。首先,亚洲幅员辽阔,死刑政策多种多样——这是一个居住着地球上将近60%的人口的大陆,而且,其与死刑相关的政治体制与政策令人应接不暇。地球上能找到的每一种

  • 标签: 法域 刑罚体系 事实证据 案件审查 令人 估计数字
  • 简介:建立在"国家特征"之上的外交保护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之初的基础与背景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全球化影响进一步深入,国家间投资往来频繁,在此背景下再来探讨外交保护制度的性质,对于保护在外国民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外交保护制度具有两面性:在国家间法关系中,外交保护是一国的权利;在国内法关系中,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义务。

  • 标签: 外交保护 性质 权利 义务
  • 简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申诉方)于1989年5月,就与美国ASOMA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被诉方)间的争议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根据仲裁程序规则的规定,申诉方和被诉方分别指定顾耀良、唐厚志为仲裁员,邵循怡为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并定于1990年3月5日在北京开庭审理此案。在开庭前,经当事双方当面反复协商最后于1990年2月10日在庭外达成和解协议,由被诉方赔偿申诉方25万美元结案。

  • 标签: 申诉方 首席仲裁员 唐厚志 仲裁申请 仲裁庭 仲裁程序
  • 简介:第二届亚洲宪法论坛暨“违宪审查制度在亚洲:现状与课题”国际学术会议,于2009年8月21日和2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日本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科亚洲研究教育基础项目协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印度、越南、俄罗斯等国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围绕宪法审查演变及其基本原理、宪法审查模式之比较、宪法审查机关及裁判等主题对亚洲各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探讨,对促进亚洲各国宪政制度交流和宪法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违宪审查制度 宪法发展 亚洲 论坛 课题 现状
  • 简介:作为中国LED显示产业的“开山鼻祖”,它曾因造出“亚洲第一屏”而声名显赫。由于种种原因,它走上了破产之路。如今,巨舰沉没,解析它的破产之路,对于现在的很多企业,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破产 亚洲 显示产业 LED 企业
  • 简介:检察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任,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执法公信力和检察机关的形象。因此,检察官在对外交往中,应当积极践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恪尽职守,严格自律,筑牢防线,把握“五忌”:

  • 标签: 对外交往 检察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法律监督职责 检察机关 言行举止
  • 简介:本文以伍廷芳的外交实践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和伍廷芳所作的'中国法学'演讲稿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伍廷芳在清末民初的外交实践与当时的国际秩序之间的关联。伍廷芳对当时的国际秩序的理解根植于其对法律的认识,而在其外交实践中对当时的国际秩序体系——'公法'体系保持了极致的尊重,并在近代中国生死攸关的外交斡旋中,既保卫了国格和国家利益,又守护了其自身的法律信仰。这恰好说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精英群体对西方法律制度的探索,既关系到制度层面的重新构建,又涉及意识形态的转型。

  • 标签: 伍廷芳 公理 公法 外交实践
  • 简介: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国家实施外交保护的法律条件。然而,为了防止东道国滥用这个原则,国际法有必要对它进行合理的限制。这种限制的基本原理是属地管辖权的优越性具有相对性。用尽当地救济的例外情况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由于特殊原因而没有必要用尽当地救济;东道国放弃要求用尽当地救济的权利。国际法委员会在《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第15条中对该问题进行了编纂,但该法律意见既有可取之处,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应当细化的部分。中国应当从以往维护属地管辖权转向兼顾属人管辖权,对规范导向型和结果导向型两种不同的例外情况区别对待。同时,我国也应该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立场,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 标签: 外交保护 属地管辖权 用尽当地救济 《外交保护条款草案》
  • 简介:1970年国际法院判决的巴塞罗那电车公司案是国家对公司行使外交保护资格的标志性案件。在国际法院随后判决的艾尔西公司案、迪亚洛案中,均涉及对股东国籍国保护公司的资格的讨论。国际法委员会在起草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对资格问题做了发展性的规定。另外,基于特殊条约的仲裁案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同了股东对公司的保护资格。笔者认为,根据国际法院的判例和国家实践,股东国籍国保护公司的资格,作为公司外交保护规则的例外,还没形成国际习惯法。

  • 标签: 股东国籍国 外交保护资格 公司 习惯法
  • 简介: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方面实行了制度创新,实施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做法,形成了以自律性监管为主的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制度的完善方面,应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完善强制信息披露的标准及规范性程度;适时出台自愿信息披露指引;制定产权交易所信息披露指引;适度增加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督;增加违法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手段,加大处罚力度。

  • 标签: 证券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 信息披露
  • 简介:"911事件"后,欧盟开始反思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与方式。如今欧盟反恐政策已成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要务之一,内部安全领域也建立了庞大的反恐机制。然而恐怖主义的性质在改变并可能与其他全球安全议题挂钩,加上美国推进全球反恐战争的强硬主张,使向来强调柔性强权特质的欧盟陷入两难。后冷战的安全议题具有多面性及复杂性,欧盟必须打破支柱框架,使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反恐的大框架整合。此过程反映出欧盟安全思维的转变,然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下反恐安排建制的成果与缺失,也突显出欧盟想要建立外交与安全的共同政策仍需努力的事实。

  • 标签: 恐怖主义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欧盟反恐政策
  • 简介:资本开始跨国流动初期,由于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在外国投资者权益保护领域适用传统国际法中的外交保护制度。然而,事实证明,外交保护制度运用于该领域存在着较大局限,现实呼唤新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经过国家间多轮的磋商,经历了谈判的历次失败,国际社会在理念上进行了"程序先行"的现实主义转型,终于在1965年签订了《华盛顿公约》,该公约是现代外国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诞生的标志。本文拟在分析传统的外国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基础之上,对现代外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的产生、形成与完善的过程进行梳理与探讨。

  • 标签: 外交保护 外国投资者 ICSID 真实国籍 用尽当地救济
  • 简介:仅40个条文的《东盟人权宣言》承载着东盟成员国的共同人权观念。与《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国际人权文件相比,宣言无论从整体结构上还是权利范围上都体现时代进步性,特别是其有关人权保护一般原则的规定更是独树一帜,丰富了现行人权框架体系。《东盟人权宣言》虽然仅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权文件,但它构成东盟区域人权保护的新起点,有利于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对构建亚洲人权机制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 标签: 《东盟人权宣言》 区域人权保护 东盟共同体
  • 简介:普遍定期审议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首个任满6年的人权理事会成员。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对各国人权状况的审议,发挥建设性作用,恰当运用赞扬、关切、声援与呼吁、询问、澄清、关切和建议等手段,积极开展人权交流、合作、对话与斗争;另一方面,中国也以认真、开放和坦诚地态度接受人权理事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审议。在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这一人权外交的重要舞台上,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应在坚持人权外交的基本立场,总结自身实践经验,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不断增强我国参加国际人权合作、对话的斗争的能力。

  • 标签: 人权理事会 普遍定期审议 中国 人权外交
  • 简介:1998年10月16日。智利前军政府领导人西班牙裔的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JoseRamonPinochetUgarte.1915年-2006年)正在英国看病,却被英国警方按照西班牙司法机关的要求以反人道罪加以拘捕,成为20世纪末最具轰动性的外交事件.同时也是对引渡、普遍管辖权和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及个人刑事责任等国际法问题,进行重新评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标签: 普遍管辖权 皮诺切特 国际法 外交豁免权 刑事犯罪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