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物档案1973年出生的刘希娅对自己的幼儿同生活印象深刻:枯燥、乏味;整个中小学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中一路走下来。她想让下一代孩子接受真正快乐的学前教育,中学毕业时报考了幼儿师范学校。19岁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重庆市荣昌县一个偏远的乡镇幼儿园。

  • 标签: 建言献策 教育改革 幼儿师范学校 乡镇幼儿园 人物档案 应试教育
  • 简介:法学教育为国家法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服务,人才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和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成败.随着法学教育的发展,对法学人才的要求在质和量方面均有大幅提高.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法学教育认真反思,尤其是对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弊端进行思考,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法学本科人才的教育质量.

  • 标签: 法学教育 改革 质量
  • 简介:<正>法治是现代国家普遍采用的治国方略,高等教育法治是法治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化,它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实现该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和保障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近30年的历程中诞生了诸多涉及高等教育的法律规范,它

  • 标签: 法治视野 法律规范 教育发展规律 法律判断 治国方略 学术自治
  • 简介:改革和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是最高法院“二五改革纲要”主要任务之一。“法律统一适用”机制,既包括制度、物质设施建设,也必然包括法官适用法律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如果将法律制度、物质设施等视为“硬件”,法官的行为和主观能动性因素则属于“软件”。如果我们把案例指导制度本身内容、程序的构建看作是制度的硬件,那么人们头脑中的案例意识、推动该制度运行的法律职业者的案例意识、

  • 标签: 案例指导制度 法学教育 改革和完善 主观能动性 导向 革新
  • 简介:<正>一、"法律硕士(法学)"教育模式的先天不足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关于我国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的种种争论一直持续不断。2009年教育主管部门仓促出台的要求法律硕士培养单位面向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政策,使得这种争论的旋涡边上又增添了几圈涟漪,多了几分热闹。2009年,为了缓解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弥补现行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实务教育方面的不足,据传是在中共中央政法委的支持下,教育部要求具有法律硕士培养资格的高校面向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从而催生

  • 标签: 法律硕士 法学教育改革 法学本科 我国法学教育 现行法学 硕士研究生
  • 简介:韩国的国家司法考试有两个显著特征:司法考试的通过人数有严格限制;申请者的应试资格及考试次数不加限制。这引发了相互牵涉的许多问题,比如法律职业的规模非常小,法律职业的质量不高,韩国法学院的的法学教育圉着司法考试的指挥棒转的同时,司法考试学校勃兴,造成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韩国于2005年提出了旨在建立“法学院”模式的改革方案,这对于韩国法学教育及法律培训制度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标签: 司法考试 法学院 法学教育
  • 简介:近日出台的《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将在明确法律职业范围、限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条件、建立健全法律执业人员职前培训制度与职业资格暂停吊销制度等方面对法律职业资格准入机制进行改革。但这并没有脱离法律职业资格同质化之路。法律职业资格必须进行二次分离,以实现其职业化之路。

  • 标签: 法律职业 统一 同质化 改革
  • 简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培养亿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充分就业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有关数据,201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率超过90%、选择技术技能创业率超过16%。这说明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

  • 标签: 职业教育 创新体制 教育改革 技术技能人才 城镇化建设 经济转型升级
  • 简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法学教育也辐射到这一考试,它们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改革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又有利于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 标签: 统一司法考试 法学教育
  • 简介:自2008年国家开始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工作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宏观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发展也十分迅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分层次、分类别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规模增长迅速,教育试点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人才培养质量却并不理想。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和专业学位发展不仅仅是培养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职业化导向的鲜明教育特色,并最终使之成为我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转型发展 法律硕士 法律职业化教育
  • 简介:本文对21世纪以来中国、日本、韩国开展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比较,对中国高等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项目推进”改革方式的动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项目推进”改革方式与近年来日本、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对不同改革路径进行了要素比较和成效分析。作者认为,当前开展的司法制度改革、法律职业制度改革为中国法学教育推进制度性改革提供了契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需要完善法学教育、法律职业资格准入、法律职业结构等各方面。作者认为,日本、韩国开展的法学教育制度改革可以实现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但是,这种改革方式也需要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实行更为精致和细密的要素配置,制度改革的方式也蕴藏着高度的风险。因此,为了切实推进中国法学教育的制度改革,迫切需要开展更为扎实的比较法研究,为从理论上理清高等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准入资格考试、法律职业培训、法律职业选任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法学教育 制度改革 法律职业资格 司法改革
  • 简介:公安教育要适应二十一世纪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必须围绕创新体系进行改革,要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体系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新体系,使学生成为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适应面广,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 标签: 知识 能力 素质 公安教育
  • 简介:当前法学教育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根本无法实现锻造法治人才的初衷,法学教育应当围绕法学职业技能和实务操作的培养目标进行全面展开。实现法学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双项结合是法治现代化工程积极推进的应有之义,与此相对应,建立"动态化法学实习基地"是面向法学实践教育的基础保障,也是弥补当前法学教育缺陷的必要之举,能够在切实可行的实践推进中带来多元化的积极效益。

  • 标签: 法学教育 法学实践 动态化实习基地 人才培养
  • 简介:<正>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经验总结安徽大学自1999年招收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0年招收联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在校攻读该专业学位研究生620人,其中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44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73人。13年来,安徽大学针对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在管理体制的建设、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导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在推进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改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标签: 专业学位研究生 法律硕士 安徽大学 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教育改革
  • 简介:2015年10月31至11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视角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来自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领域的学者、学生等共计300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们分别就教育法治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学校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政策与法律热点案例、《教师法》修订

  • 标签: 政策法律 教育政策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
  • 简介:2015年11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以'依法治国视角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前沿博士生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培养处处长汪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致辞。论坛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晓燕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孙绵涛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湛中乐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李玲教授、中国台北教育大学周志宏教

  • 标签: 全国教育 前沿博士生 博士生论坛
  • 简介:<正>法学教育是笔者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自己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法学教育。从培养法学人才的角度来看,大学法学院教师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就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从广义上讲,包括针对本科、研究生的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也包括社会上非在校成人的法学教育以及在职法律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笔者在文章中所谈到的法学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笔者1986年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在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这期间,也从事过律师实务(包括诉讼与非讼法律实务),因此对法学教育以及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经历也有助于笔者对法律实务人才需要的理解。笔者在从事法学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与法律实务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部门、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部门等)就法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沟通,听取来自实务部门的意见,因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直接的了解。众所周知,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技能的法律

  • 标签: 法律人才 法律实务 法学教学 法学人才 法学实践 法律技能
  • 简介:历史上教育权曾发生过若干次转移,或源于社会政治之变,或基于教育发展所需,经历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间的权力再分配。教育权的前两次再分配是教育权由家庭向社会、由民间向国家的转移,反映的是教育规模扩大以及教育作用提升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与民间、市场之间关系调整中发生的世界性公共教育重建运动,使教育权又面临新的结构调整。这次的教育权再分配源于国家对教育的过度控制所导致的国家与民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出现了教育权由国家向民间的反向转移趋势。我国历经30余年的简政放权改革意在重构国家与教育的关系,涉及权力由政府向民间及学校的转移,是教育权的一次再分配。教育行政化的倾向直接阻碍了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进行,为解决这一具有复杂动态性的当代教育问题,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重新界定简政放权的内涵,并逐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 标签: 教育权再分配 教育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 教育行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