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7刑法颁行以来,我国已颁行刑法修正案8个。尤其是《刑法修正案(八)》,其修正内容涉及刑法总则和分则,修正条文多达50条.引起了刑法学界对于“刑法修正案”现象本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目前。学术界对于刑法修正案的总体评价是正面肯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反思.甚至有比较严厉的批评。这些学术批评关涉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内容诸方面,如刑法修正案中的形式合理性、刑法观、犯罪政策、刑罚政策、学术立场等问题,本文即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学术观察并展开学理研讨。

  • 标签: 刑法 修正案 合理性 反思
  • 简介:从犯罪圈变化的角度看,以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问题导向、以刑法功能的积极发挥为基本价值指引是《刑法修正案(九)》的基本立法理念。犯罪社会危害性标准呈降低趋势、刑罚积极一般预防目的突出是刑法功能积极发挥的具体体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主要问题导向具有价值合理性现实合理性。犯罪社会危害性标准降低与我国当前社会状况相适应,但应当尊重我国二元体制存在的现实,保持适度。理念更新体系性配套是犯罪社会危害性标准降低在价值上能否得到认同、效果上可否达到预期的关键。对刑罚积极一般预防目的的突出应给予肯定评价,但必须使其受到法治原则的约束。

  • 标签: 刑法修正案(九) 立法理念 犯罪社会危害性标准 刑罚积极一般预防
  • 简介:修正的犯罪构成和基本的犯罪构成是一对相应的概念,并且前者早已得到国内刑法理论的普遍认可。本文在摸索修正的犯罪构成的概念形成之后,探讨了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所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未完成形态和共犯形态的犯罪有其完整独立的犯罪构成,最后以修正的犯罪构成不可取为结论.

  • 标签: 犯罪构成 修正 基本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是我国1997年《刑法》颁布施行以来最大规模的刑法修正。因此,学习研究《刑法修正案(八)》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拟对其中新规定的“体恤老人”、管制刑缓刑之“禁止令”以及其中新增设的危险驾驶机动车罪及恶意欠薪罪等四个问题的法理诠释司法适用问题发表个人学术见解,供学界同仁参考。

  • 标签: 刑法修正案(八) 诠释 适用
  • 简介:网络世界具有虚拟性、公开性等特点,虽不能独立于现实世界,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单纯通过解释传统刑法条文,已无法规制和惩罚网络犯罪,宜采用"渐进的立法方式"对现行刑事立法进行修正。本文建议,应对公私财物进行扩大性解释,将虚拟物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承认片面共犯的存在,以适应网络犯罪公开性、跨国界的特点;调整刑事管辖的原则,参加双边及国际条约,加强国际司法协助以应对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

  • 标签: 网络犯罪 虚拟性 片面共犯 财物
  • 简介: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邱永栋认为:委托执行工作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渐渐成为各地法院难以攻克的执行难题之一。一、委托、受托法院对办理委托执行案件的积极性均不高。有的法院把好执行的案件自己去外地执行,不好执行的才予委托。二、案件委托的渠道不统一,对委托案

  • 标签: 委托执行制度 跟踪监督体系 监督机构 执行救济制度 举证责任 执行救济制度
  • 简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实情的复杂化,现代契约法已经开始逐渐修正之前固守的绝对契约自由原则,走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回归人文本源。宏观来看,主要有两大走向:价值标准上,从契约自由至上发展成多重标准并重;交易模式上,从标准交易发展成具体交易。一部现代的法典成功与否的关键,不仅在于其对古老传统的坚持,更不能忽略因地制宜的变通。人文光辉的笼罩,才能使古老的法律历久常新。

  • 标签: 契约自由 标准交易 人本主义
  • 简介:海峡两岸仲裁裁决相互认可执行制度通过多年立法实践的摸索得到了发展,但在仲裁裁决性质、可仲裁事项、仲裁裁决的既判力、执行力以及公共秩序等制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两岸应积极推进立法模式从单边性质过渡到完整的双边协议模式,并就现行立法中的各项内容进行优化和统一。

  • 标签: 仲裁裁决 认可执行 可仲裁事项 既判力 公共秩序
  • 简介:福建省福安市福建正联律师事务所刘翔光认为:《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常见法学著作把此公平分担原则表述为'公平责任原则',并将其列为归责原则之一。这是不妥的。因为,'责任'就是'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而从法定的应适用公平分担原则的

  • 标签: 公平分担原则 修正 民法通则 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 简介: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刑法条文涉及49条之多,修改幅度较大。除了增设新的罪名和调整一些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法定刑配置之外,还首次对刑法总则进行修改,对刑罚结构和刑罚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完善。刑法条文是约束司法人员的裁判规范,是推进刑事诉讼进程的实体标准。本文从刑法学理论的角度,结合刑事司法实践,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内容、特点和适用进行阐释,旨在抛砖引玉。

  • 标签: 刑法修正案 法学理论 阐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改完善
  • 简介: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交由会议主席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是现行八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此次修宪回应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呼声诉求,反映了近年来法学界尤其是宪法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这

  • 标签: 2004年 宪法 修宪 中国共产党 公民权利 特点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是我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调整、法治进步等多方面需要而进行的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刑法修正。此次刑法修正背蒂深刻、特点鲜明、亮点纷呈,是我国刑法向人道化、科学化、民主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过,此次刑法修正在取消死刑的范围、老年人犯罪从宽、特别减轻处罚权、危险驾驶入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惩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憾,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刑法修正案(八)》修法背景 修法特点 亮点解读 缺憾反思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六)》修正了刑法分则的12个条文,并增加8个条文规定了若干新罪,这些修正与当前打击犯罪的要求密切相关。本文从司法适用的角度分析了该修正案对刑法分则的主要修改、补充以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中国刑法 司法适用 《刑法修正案(六)》
  • 简介:《刑法修正案(七)》通过增设"第388条之一"专门规定独立的法定刑,且不对原388条作任何修正,这种修正方式是对传统修正方式的突破,必然会导致立法和司法实务出现问题。采用在对《刑法》第388条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将相关修正内容并入该条文之中的方式似乎更为合理。对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规定的犯罪以"影响力受贿罪"这一罪名确立最为妥恰。尽管"关系密切的人""特定关系人"两概念之间在语义上似乎是一种包容关系,但实质上则是一种交叉关系。对"关系密切的人"之范围应明确加以界定,以谨慎划定受贿犯罪圈,并强调实际存在的影响力对构成受贿犯罪的重要作用。"关系密切的人"既可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也可能成为"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如果行为人为"近亲属"以及"关系密切的人"以外的其他人,其相关行为也可能不构成犯罪。

  • 标签: 《刑法修正案(七)》 立法方式 影响力受贿 斡旋受贿 关系密切的人
  • 简介:一、刑法典频繁修正之检讨完全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此后还会有《刑法修正案(十一)》、《刑法修正案(十二)》……。尽管我们无法确切地预知将来修正什么规范(立法者既无法预知规划,更无法预知具体规范),但过往的历史和反复的现实往往预示着未来的趋势——我国刑法立法将一如既往地以修正案的形式推进对刑法典的修改补充,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 标签: 刑事法治 刑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刑法立法 刑法典 预知
  • 简介:刑法修正后的特别累犯可划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别累犯、恐怖活动犯罪的特别累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别累犯三种类型。从危害国家安全罪主体不能由单位构成来看,单位也不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特别累犯。“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有必要明确加以界定,它不属于集合概念,其适用范围应以含有“恐怖”词语表述的罪名为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别累犯的构罪适用范围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三罪。为了解决《刑法》第66条规定中前罪后罪不相同是否属于“特别累犯”而产生的困惑,可以采取“混合特别累犯”的提法来解决。

  • 标签: 特别累犯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简介:著名前辈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李道揆先生在《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发表了《探析美国宪法修正案的注释》一文。他说该文缘起于《美国研究词典》(刘绪贻、李世洞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的编者在转载其专著《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附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译文时,依据R.B.莫里斯编的《美国历史百科全书》(纽

  • 标签: 宪法修正案 批准日期 联邦政府 美国研究 莫里斯 州议会
  • 简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在1996年出台的。由于出台的时间仓促,理论准备不足.调查研究不充分,致使法律本身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包括立法技术的不足和实质内容的不足。按照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该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应当予以修正

  • 标签: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修正 立法技术 中国
  • 简介:美国于1994年通过破产改革法案(AmericanBankruptcyReformActof1994)之后,国会即成立了全美破产审查委员会(NationalBankruptcyReviewCommission),负责调查和听取各界对破产法运行状况的反映,研究“在不改变现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均衡的基础上审查、改善和修正破产法典”的相关问题D。1997年10月2013破产法审查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改革报告,报告中提出了170多条立法建议,其中消费者破产部分的改革建议最为引人注意。改革报告的提交标志着新一轮破产法改革进程的开始。此后,国会正是以这份报告为基础多次提出修改破产法的议案。

  • 标签: 破产法 美国 修正案 审查委员会 述评 改革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