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准确快速检测灭活疫苗中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 BPL)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BPL含量检测,用外标法计算BPL含量。对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系统适应性、线性和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BPL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相应保留时间内可见BPL峰,阴性对照溶液未出峰。BPL峰5次进样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且与其他峰分离度大于1.5。BPL的浓度在1.11~35.5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浓度分别为2.22、4.44和8.88 μg/ml的供试品溶液回收率在97.3%~10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检测限为0.30 μg/ml,定量限为0.49 μg/ml。结论建立的BPL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系统适应性、线性和范围、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符合定量检测的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木香烃内酯(Cos)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os作用于胆囊癌细胞,采用CCK-8、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Transwell、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实验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CK-8实验显示,Cos组细胞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os组细胞克隆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os组细胞凋亡率和处于S、G2/M期的细胞比例均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os浓度的增加,cyclin A和cyclin B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JNK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等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穿膜细胞数随Cos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随着Co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Cos可在体外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并可抑制细胞迁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左室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WMT)、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百分比(PNN50)、高频功率( HF)]、左室重构指标[平均室壁应力(MWS)、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30%,42/46)高于对照组(68.89%,31/45),P<0.05。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NWS、LAVI、LVMI均降低,6WMT距离增加,LVEF、SDNN、RMSSD、PNN50、HF、PS均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LVESD、LVEDD、NWS、LAVI、LVMI低于对照组,6WMT距离长于对照组,LVEF、SDNN、RMSSD、PNN50、HF、PS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低血压、心律失常、血钾升高及头晕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的疗效显著,可抑制心功能左室重构,增加心率变异性,改善患者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果内酯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IRI模型:利用缺氧孵箱培养细胞4 h后,在常规孵箱继续培养4 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白果内酯组。对照组常规孵箱培养L6大鼠骨骼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组利用缺氧孵箱和常规孵箱交替培养L6大鼠骨骼肌细胞;白果内酯组在缺氧孵箱培养L6大鼠骨骼肌细胞4 h,更换为含有20 μmol/L白果内酯的培养基,继而放入常规孵箱继续培养48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水平和细胞内Ca2+水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62.2±6.8)%]相比,白果内酯组细胞活性[(86.5±5.6)%]增强(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265.3±35.2 )U/mg]相比,白果内酯组LDH水平[(125.4±16.9 U/mg)]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68.6±10.7) U/mg]相比,白果内酯组SOD水平[(98.5±8.4 )U/mg]上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224.7±65.7) U/mg]相比,白果内酯组XOD水平[(105.9±58.9) U/mg]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198.2±35.7) U/mg]相比,白果内酯组MDA水平[(100.4±25.3 )U/mg]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2.5±0.3)]相比,白果内酯组Ca2+水平[(1.6±0.3)]降低(P<0.05);但各指标均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白果内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钙超载发生,减轻IRI。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大环内酯类是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治疗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随大环内酯类耐药MP(macrolide resistant MP,MRMP)明显增多,难治性MPP(refractory MPP,RMPP)和暴发性MPP(fulminant MPP,FMPP)明显增加,成为引起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有关MRMP、RMPP和FMPP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就MRMP、RMPP和FMPP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讨论。优先考虑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并及早开始有效抗菌药物治疗、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和抗炎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和混合感染是RMPP和FMPP治疗的关键。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大环内酯类是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治疗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随大环内酯类耐药MP(macrolide resistant MP,MRMP)明显增多,难治性MPP(refractory MPP,RMPP)和暴发性MPP(fulminant MPP,FMPP)明显增加,成为引起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有关MRMP、RMPP和FMPP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就MRMP、RMPP和FMPP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讨论。优先考虑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并及早开始有效抗菌药物治疗、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和抗炎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和混合感染是RMPP和FMPP治疗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明胶/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表皮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组织工程实验室分别制备3个组不同配比的明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电纺膜(70∶30、50∶50、30∶70),体外测试细胞相容性,构建复层皮肤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结果细胞接种实验显示,随着膜片中明胶含量的增加,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和增殖都明显增强。组织学染色可见,经过21 d体外培养构建的复层皮肤中,明胶/聚己内酯(70∶30)组能形成相对较好的皮肤结构。而裸鼠皮肤缺损修复试验发现,回植术后14 d时,所有组材料未降解,移植物均脱落,提示3种配比材料虽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材料降解过慢不适于构建复层皮肤。结论改良的明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电纺膜随明胶比例增高,细胞相容性逐渐增强,可促进皮肤愈合,但最终会被自体组织替代。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亚洲大环内酯类耐药形势严峻,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文献报道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机制主要是23S rRNA基因突变。感染耐药菌株的患儿更容易出现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增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过高及应用时间过长有关。该文就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过程与现状、机制、临床表现及其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丁腈和异丁腈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于2020年3月,以硅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丁腈和异丁腈,用甲醇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丁腈和异丁腈的特点。结果丁腈和异丁腈的检出限均为0.33 μg/ml。丁腈的线性范围为1.60~1 600.00 μg/ml,回归方程为y=2.295x-3.480,r=0.999 98,最低检出浓度为0.22 mg/m3(空气体积以1.50 L计算),批内精密度为2.43%~4.12%,批间精密度为1.72%~3.70%,解吸效率为93.26%~98.41%;异丁腈的线性范围为1.52~1 520.00 μg/ml,回归方程为y=2.208x-0.102,r=0.999 98,最低检出浓度为0.22 mg/m3(空气体积以1.50 L计算),批内精密度为2.52%~3.22%,批间精密度为1.20%~3.82%,解吸效率为96.85%~102.5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以保存10 d。结论该测定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丁腈和异丁腈的同时测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术内酯-1(ATL-Ⅰ)对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12月,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7至9月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进行治疗的12例男性矽肺患者,收集其肺泡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ATL-Ⅰ组(100 μmol/L)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组(100 μmol/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底物蛋白p62、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LAMP2)、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核因子κB(NF-κB)及其磷酸化型(p-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DMSO组比较,ATL-Ⅰ组肺泡巨噬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p-NF-κB、LC3-Ⅱ/LC3-Ⅰ比值也明显降低(P<0.05);但ATL-Ⅰ组NF-κB、LAMP2、p62以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与对照组和DMSO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DMSO组的上述指标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L-1可能减少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自噬的活性,但未能降低其凋亡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对AP相关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AG治疗组和AG对照组。AP组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联合脂多糖的方法制备AP模型,AG治疗组在制模前8 h静脉注射AG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AG对照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前8 h静脉注射AG注射液。采集小鼠眼内眦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肌酐、尿素氮水平;取胰腺和双肾组织,应用比色法检测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光镜下观察小鼠胰腺及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系统进行肾组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组血清淀粉酶、肌酐、尿素氮水平和胰腺组织MPO活性明显升高[(13.78±6.01)U/L比(0.23±0.04)U/L、(79.81±24.03)μmol/L比(9.02±2.87)μmol/L、(34.76±14.53)mmol/L比(8.52±2.55)mmol/L、(16.55±4.23)U/g pro比(2.32±0.55)U/g pro],胰腺、肾组织病理评分亦显著升高[(2.70±0.26)分比(0.20±0.12)分、(3.00±0.35)分比(0.30±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AG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肌酐、尿素氮和胰腺组织MPO活性较AP组显著降低[(8.26±3.87)U/L比(13.78±6.01)U/L、(55.42±17.25)μmol/L比(79.81±24.03)μmol/L、(20.66±10.30)mmol/L比(34.76±14.53)mmol/L、(11.51±3.29)U/g pro比(16.55±4.23)U/g pro],胰腺、肾组织病理评分亦显著下降[(1.40±0.19)分比(2.70±0.26)分、(1.70±0.26)分比(3.00±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代谢组学分析共获得31个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少部分还参与糖代谢、核苷酸代谢、维生素代谢以及胆汁酸代谢。结论AG可能通过改变AP相关肾损伤过程中差异代谢物的水平对肾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患者老年女性,65岁,持续性背部钝痛和腿痛四年余。三个月前行腰椎减压术,但术后仍有疼痛。查体无神经系统受损征象。患者正在接受高血压和慢性肾病的治疗,无法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曾口服扑热息痛、可待因、曲马多和阿米替林镇痛,无明显效果。予普瑞巴林试用,如果出现头晕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需继续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木香内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THP-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THP-1细胞,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实验组分别加入0.5、1.0、2.0、4.0、6.0、8.0、10.0 μmol/L土木香内酯,各组细胞培养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另取对照组细胞,实验组分别加入2.0、4.0 μmol/L土木香内酯,各组细胞培养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1.0、2.0、4.0、6.0、8.0、10.0 μmol/L土木香内酯作用THP-1细胞72 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4±1.4)%、(27.7±4.0)%、(45.1±2.5)%、(66.9±2.9)%、(87.0±1.2)%、(91.7±1.0)%、(94.4±0.8)%,呈剂量依赖性,对照组为(0.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1.87,P<0.01)。2.0、4.0 μmol/L土木香内酯作用于THP-1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1±4.2)%和(37.8±5.6)%,对照组为(8.5±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04,P<0.05),土木香内酯能够下调bcl-2、p65表达水平,上调bax、剪切的caspase-3及剪切的PARP表达水平。结论土木香内酯能够通过抑制NF-κB通路诱导AML THP-1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