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下咽部的神经鞘瘤更为罕见,目前仅查阅到十余例报道。本文报道一例47岁女性下咽部神经鞘瘤患者,肿块位于右侧梨状窝。在气管切开后全麻,应用麻醉喉镜暴露术野,30°鼻内镜作为光源,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完整切除肿物,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为避免手术后被服压迫伤口以及特殊部位伤口护理的需要,设计一种简洁实用、可调节大小高低、使用安全舒适的可调式外科支被架,运用于临床,并分析其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设计与制作:材料为聚氯乙烯树脂,整架设计融入卡通元素,由顶架、支脚架、侧架和挂件组成;顶架包括:顶板、观察窗、侧杆、收缩杆、调节套和端杆,顶板设有观察窗,顶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侧杆,侧杆的两端与收缩杆连接,前后两端收缩杆与端杆连接;支脚架包括:铰接座、支杆、伸缩杆和端头,铰接座设于端杆两端的底部,支杆的顶端铰接在铰接座中,支杆的底端与伸缩杆连接,端头连接在伸缩杆的底端。观察窗的设计便于伤口观察,支架板和支脚均采用螺旋式可伸缩设计,使支被架大小高低可随意调节,侧架上部为三角形,下部为圆弧形,以保持整架的稳定和避免支架下端压迫引流管道;另在支架脚上设计可摘取固定夹2个,用于固定手术后引流管;通过在每个支架脚上设置一个夹子,方便将床单四角固定,支脚设计为可折叠,便于收纳;②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120例泌尿外科男性隐匿型阴茎手术后或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即可调式外科支被架组(手术后放置可调式外科支被架)、常规盖被组(手术后常规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后盖被)和不锈钢支被架组(手术后放置不锈钢支被架),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儿手术后至康复期间的舒适度、伤口或皮肤压伤、摩擦出血、管道脱落、受压或切割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额外更换被服次数、额外伤口换药次数以及家属医疗用具使用满意度。结果可调式外科支被架组患儿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常规盖被组和不锈钢支被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或皮肤及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盖被组和不锈钢支被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医疗用具使用满意度高于不锈钢支被架组和常规盖被组(P<0.05)。可调式外科支被架组与不锈钢支被架组的额外更换被服次数、额外伤口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常规盖被组比较,额外更换被服次数、额外伤口换药次数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式外科支被架应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后,安全便利,一人一用,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及家属医疗用具使用满意度,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医护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第1跖底动脉足内侧穿支皮瓣转移修复第1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山东省警官总医院骨科收治第1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2~61岁,平均40岁。均采用第1跖底动脉足内侧穿支皮瓣修复,皮瓣供区以刃厚皮片修复。观察术后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0例,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均获12~22个月随访,皮瓣无臃肿、破溃,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结论第1跖底动脉足内侧穿支皮瓣穿支恒定,切取简单,皮肤质地与周围相近,皮瓣切取后对足部血供无影响,是修复第1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游离股后内侧穿支皮瓣再造一侧乳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6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1~47岁。肿瘤均为单侧,左侧3例,右侧3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对6例乳腺癌患者行一期或二期双侧游离股后内侧穿支皮瓣移植再造乳房。一期再造3例,乳腺肿块直径2.5~4.0 cm;二期再造3例。术后对皮瓣和供区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切取皮瓣长(24.4±0.5) cm、宽(8.3±0.5) cm、厚(3.4±0.5) cm,血管蒂长度为(8.9±0.4) cm,动脉管径为(1.5±0.4) mm,静脉管径为(1.9±0.3) mm。皮瓣平均质量为235 g(165~345 g)。1例皮瓣供区术后1周出现淋巴漏,经持续负压吸引于2周后自行愈合。6例获5~8个月随访,平均5.5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无下肢功能影响。6例效果均较满意,未发现乳腺癌复发。结论应用双侧游离股后内侧皮瓣移植再造一侧乳房效果较好,方法可行,可作为特殊情况下乳房再造的备选手术方案。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通过使用“一病一品”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展开护理,进而提升对患者护理的效果,降低患者病症的复发率。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受的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84例,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的结果,本次研究将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与其进行对比。先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中的9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X组,使用常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再将剩余的9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Y组,并使用“一病一品”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护理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患者术后便秘的情况等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对比。结果:通过使用以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相对来说,使用“一病一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对护理依从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术后出现便秘以及复发的情况也大大降低,该类型的患者更愿意使用“一病一品”的方式进行护理。两组患者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一病一品”特色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更有效,因此,应积极对其进行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