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获取云南省6个地区12个民族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的翼状胬肉患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3至11月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普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市6个地区抽取12个民族(汉族、彝族、藏族、傈僳族、白族、纳西族、壮族、苗族、傣族、景颇族、哈尼族和拉祜族)40岁及其以上农村人群样本,对目标人群进行现场调查问卷,依据手持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诊断翼状胬肉并对其分级,用手持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前节检查,用直接检眼镜进行眼后节检查。检查结果采用二分类两水平模型,以民族为高水平、个体为低水平,并将地理气候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研究地区、民族、性别、年龄、职业、是否户外活动、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对翼状胬肉患病率的影响。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趋势检验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受检者9 617人,其中女性6 568人(68.3%),男性3 049人(31.7%);年龄(61.86±11.35)岁。检出翼状胬肉患者2 173例,患病率为22.6%;用云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按年龄和性别同时进行校正后患病率为19.6%。校正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翼状胬肉患病率最高(29.4%),楚雄彝族自治州次之(24.4%),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普洱市均为17.5%,丽江市(15.7%)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5.8%)偏低,各地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50,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民族、地区、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每日睡眠时间、是否连续使用滴眼液、温度、湿度、海拔、经度、纬度、紫外线是翼状胬肉患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翼状胬肉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女性[比值比(OR)=1.357,95%置信区间(CI):1.173~1.568]、高龄(OR=1.540,95%CI:1.301~1.823)、地区(OR=1.713,95%CI:1.100~2.667)、连续使用滴眼液(OR=1.177,95%CI:1.034~1.340)、饮酒史≥40年(0R=1.525,95%CI:1.108~2.099),保护因素为吸烟史≥40年(OR=0.723,95%CI:0.544~0.960)。结论云南省6个地区农村人群按年龄和性别校正后的翼状胬肉患病率为19.6%。各地区之间翼状胬肉发病率差异较大,影响翼状胬肉患病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地区、吸烟史和饮酒史。
简介:摘要目的概括人口老龄化所致健康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2009-2019年发表的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基本信息和主要研究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65篇。44.6%的已发表文献采用死亡数/率作为健康效应评估指标;66.2%的文献集中于单一国家,如:中国、英国和美国等;60.0%的文献研究了老龄化对单一疾病的健康影响,如:糖尿病、肺癌和冠心病等;67.7%的文献采用分解法量化人口老龄化的健康效应;15.4%的文献模拟了干预措施对平衡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效果。大多数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导致一些疾病的负担增加,如:癌症、心血管和痴呆等,但有研究报道人口老龄化导致新生儿病、疟疾等疾病的负担减少。发表文献采用的归因方法不尽一致。多个常用方法对研究假设、归因顺序和对照组的选择敏感,造成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和稳定性。结论目前缺乏针对全球和不同疾病的人口老龄化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既往归因研究所采用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结果受所采用方法的局限性影响,造成归因结果不稳定。建议未来采用稳定的人口老龄化健康效应归因方法对人口老龄化所致的全球疾病负担开展系统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睡眠时间以及社会压力状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3 521名研究对象,就业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77 h,女性(7.87 h)高于男性(7.69 h)。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为12.3%(95%CI:11.8%~12.7%),45~59岁人群(21.2%)高于18~岁人群(1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流入地区、行为危险因素、BMI、社会压力、自评健康状况和自报患有慢性病是影响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的主要因素。男性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女性的1.18倍(95%CI:1.07~1.31);吸烟人群是不吸烟人群的1.22倍(95%CI:1.11~1.33);过量饮酒人群是正常人群的1.31倍(95%CI:1.16~1.49);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没有工作和生活压力人群的1.46倍(95%CI:1.29~1.65)和1.33倍(95%CI:1.18~1.50)。结论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口腔科筛查的10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回收有效问卷97份(97.0%),其中有13例(13.4%)患者经《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评价未达到口腔卫生健康行为指标,收集所有患者人口特征和口腔健康行为相关资料,录入统计学数据库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本次受试97例老年人中有13例(13.4%)未符合口腔健康行为评价标准;喜吃酸甜食、偏侧咀嚼、未安装假牙、使用含氟牙膏为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多因素。结论老年人可由于对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口腔自我保健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影响牙齿使用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患者特点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增强老年人口腔健康普及,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外籍就诊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谱和就诊需求等医疗信息,为推动精准化的国际医疗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近3年期间就诊的所有外籍患者共1 500例,并根据年龄段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2例和中年对照组898例,对入组患者进行人口学及临床就诊信息的统计和比较。结果老年外籍就诊人群主要来自欧洲(40.5%、244/602),其次分别为北美洲(27.9%、168/602)、亚洲(14.5%、87/602)和非洲(11.0%、66/602),而中年组主要来自亚洲(35.9%、322/898)。两组患者前5位从事的职业相同,分别为教师、经理高管、经商商人、工程师和公司职员。老年外籍患者就诊的前5位疾病种类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与中年组住院率2.4%(22/898)、持医疗保险率65.6%(589/898)、慢性疾病患病率15.9%(143/898)比较,老年外籍就诊患者住院率高、持医疗保险率低以及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分别为4.7%(28/602)、56.8%(342/602)、29.6%(178/602)(χ2=5.420、11.799、39.886,P=0.020、0.001、0.000)。结论本研究的抽样数据统计反映了宁波和沿海地区的外籍中老年人群的地域来源广泛和从事职业较为集中,并具有特征性的疾病谱和诊疗需求,这些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有助于涉外医疗政策的制定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优质国际医疗服务。
简介:摘要在报告评估研究时,我们缺乏关于描述人口健康和政策(population health and policy,PHP)干预措施方面的指南。PHP干预措施包括法律、财政、结构、组织、环境和政策方面的干预,例如对不健康商品的监管、卫生服务的重组、福利政策的调整和社区改善计划。许多PHP干预措施具有的一些特征,对其实施和成功至关重要,但在原来的干预描述和复制模板(Template for Intervention De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TIDieR)清单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本文介绍了PHP干预报告模板(TIDieR-PHP)的开发,并给出了项目清单和示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饮酒与失眠的关联,从饮酒的角度为改善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70个县(区、团)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失眠、社会压力状况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就业流动人口饮酒与失眠的关联性。结果共有48 499名样本纳入分析,我国就业流动人口从不饮酒、少量饮酒、过量饮酒的比例分别为48.3%、41.8%和9.9%。我国就业流动人口失眠率为28.6%,其中男性流动人口失眠率为25.8%,女性流动人口失眠率为32.3%;45~59岁年龄组流动人口的失眠率(32.2%)高于18~44岁年龄组(2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以从不饮酒的流动人口为参照组,少量饮酒和过量饮酒的流动人口失眠的OR值分别为1.40和1.53;少量饮酒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失眠的OR值分别为1.28和1.53,过量饮酒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失眠的OR值分别均为1.46;少量饮酒的18~44岁和45~59岁流动人口失眠的OR值分别为1.41和1.27,过量饮酒的18~44岁和45~59岁流动人口失眠的OR值分别为1.55和1.37。结论我国就业流动人口少量饮酒和过量饮酒与失眠均具有关联,过量饮酒与失眠的关联性高于少量饮酒与失眠的关联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ach back模式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就诊的150例进行口腔检查的中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分为试验组(n=7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Teach back模式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中老年患者牙周病认知、口腔健康行为、牙周健康状态。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病认知及牙周疾病就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简化软垢指数(DI-S)、简化牙石指数(CI-S)、牙龈指数(GI)、改良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对牙周病认知较差,需要进行护理干预,Teach back模式护理能改善中老年人日常口腔卫生习惯,提升对牙周病正确认知,改善其口腔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长寿地带巴马长寿老年人和德保老年人口腔唾液细菌种类、特征和菌群差异等,揭示长寿与口腔菌群的关系。方法采集河池市巴马县长寿老年人(BM组)和百色市德保县60岁以上老年人(BS组)口腔唾液,提取细菌总DNA,采用PCR扩增16SrDNA V4区并测序分析,注释唾液标本的主要菌群、菌群多样性,比较分析样本的差异。结果收集BM组与BS组各7例共14组样本,14个样本聚类分析共产生369个OTU;在属水平发现BM组与BS组的优势菌群均为放线菌属、噬二氧化碳细胞菌属、金黄色杆菌属、梭杆菌属、嗜血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纤毛菌属、奈瑟氏菌属、卟啉单胞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罗氏菌属、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主成分分析发现,两组间主成分有差异,但无显著性;多样性分析发现样本间呈现多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种注释分析和物种热力图分布发现BM组与BS组口腔唾液细菌组成差异不大,在门、纲、目、科、属中乳酸杆菌始终是优势菌群,但在两组中丰度比例不同,BM组口腔中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含量高于BS组,Mycoplasma(支原体)含量低于BS组,且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组与BS组优势菌群均为乳酸杆菌,且BM组高于BS组,因此考虑该地区人群长寿可能与乳酸杆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