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井下噪声危害程度,并且为噪声措施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1月,选择13个典型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 203个点位、609个工种进行噪声暴露情况调查,并对工作场所噪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结果中噪声强度P75>80 dB(A)。其中打眼工、放炮工、支护工和司机等工种测量值>80 dB(A);空压机巡视处噪声强度>86 dB(A),瓦斯抽放巡视处、主通风机操作处的噪声强度介于80~85 dB(A)。结论煤矿井下作业噪声暴露应及时采取吸、隔声控制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

  • 标签: 煤矿 井下噪声 噪声实测 噪声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作现状调查表及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250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及较高水平。用工形式、专科岗位、专科护理年限及专科技能的发展与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相关。结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有差异,具有专科岗位、日常工作中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专科管理能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

  • 标签: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8 - 2018年巴中市居民户食用碘盐情况,探讨合格碘盐食用率的变化趋势,为下阶段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8 - 2012年在巴中市4个县(区)、2013 - 2018年在巴中市5个县(区)开展居民户碘盐监测。按照各年监测方案要求,2008 - 2011年,每个县(区)分别采集盐样288份;2012 - 2018年,每个县(区)分别采集盐样300份,进行盐碘检测。盐碘检测方法:2008 - 2013年采用仲裁法,2014 - 2018年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判定标准:2008 - 2014年,20 ~ 50 mg/kg为合格碘盐;2015 - 2018年,21 ~ 39 mg/kg为合格碘盐。巴中市于2010年实现碘缺乏病消除目标,2012年下调食盐加碘标准,比较和分析各年份与2010、2012年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结果巴中市2008 - 2011年各采集盐样1 152份,2012年采集盐样1 200份,2013 - 2018年各采集盐样1 500份。各年份碘盐覆盖率范围为98.09% ~ 100.00%,碘盐合格率范围为91.69% ~ 98.35%,合格碘盐食用率范围为91.27% ~ 98.26%。2008 - 2018年巴中市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3.953,P < 0.01);2011、2014 - 2018年合格碘盐食用率[95.40%(1 099/1 152)、95.00%(1 425/1 500)、92.93%(1 394/1 500)、93.67%(1 405/1 500)、91.27%(1 369/1 500)、92.73%(1 391/1 500)]明显低于2010年[98.26%(1 132/1 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406、20.097、40.913、33.196、59.413、43.067,P均< 0.01);2014 - 2018年合格碘盐食用率明显低于2012年[97.50%(1 170/1 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148、29.066、22.187、46.194、31.020,P均< 0.01)。结论2008 - 2018年巴中市碘盐普及情况总体较好,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90%);自2010年实现碘缺乏病消除目标和2012年下调食盐加碘标准后,巴中市合格碘盐食用率有所下降。建议继续加强盐业监管、健康教育和碘盐监测,提高食盐生产质量,维持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的高水平,保证碘缺乏病持续消除状态。

  • 标签: 缺乏症 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输入性、家庭聚集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2+个月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婴儿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0年2月7日,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个月龄COVID-19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婴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资料、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本研究对报道COVID-19婴儿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设定检索策略为:以"婴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疾病""2019-nCoV""NCP""SARS-CoV-2""COVID-19""infant"等为关键词,在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医学界儿科频道"等公众平台及新闻网站中,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1日。总结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报道的COVID-19婴儿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案与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病史采集、诊断、治疗结果:患儿,男性,生后2个月+29 d;2020年1月18日,患儿姨妈自武汉返蓉,密切接触后,患儿出现气促、轻微咳嗽、腹泻等症状。入院后,患儿检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均呈阴性。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双肺胸膜下多发性浅淡磨玻璃病灶。2次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均呈阳性。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患儿气促、咳嗽临床症状消失,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病灶吸收,SARS-CoV-2核酸检测呈阴性。目前,患儿继续观察中,等候出院。②文献复习结果: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出5篇国内有关婴儿COVID-19文献及2篇婴儿COVID-19新闻报道,涉及18例COVID-19婴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等研究。这18例COVID-19婴儿,均具有家庭聚集性、输入性感染特点(武汉COVID-19患者接触史)。其中,3例新生儿及其母亲均为SARS-CoV-2感染者。出生后,对2例新生儿进行有效隔离,无感染者接触史。这18例COVID-19婴儿的首发症状为:发热5例(27.8%)、咳嗽及下呼吸道症状3例(16.7%)、打喷嚏及吐奶1例(5.6%)、无症状3例(16.7%)、病史不详6例(33.3%)。其中,7例婴儿文献报道胸部CT检查结果,并且均存在异常,表现为双肺或单侧肺纹理增粗、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除2例婴儿未报道预后情况外,其余16例婴儿均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报道。结论文献报道的COVID-19婴儿及纳入本研究的1例婴儿,均具有输入性、家庭聚集性感染特点,而且对新生儿患者,目前尚不能排除母婴垂直传播可能性。对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肺部病变范围相对较小且局限的COVID-19婴儿,一般预后较好。在COVID-19暴发流行期,应尽可能加强儿童,特别是婴儿的防护,避免输入性、家庭聚集性SARS-CoV-2感染。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研究 呼吸道感染 传染病,新出现 家庭聚集性感染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科研单位专利文献,了解各医学科研单位的专利发展情况,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IncoPat为检索工具,对各医学科研单位的专利进行检索,从总体申请趋势、申请人、专利类型和法律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专利发展现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目前医学科研单位专利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专利质量偏低和专利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结论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科研单位专利发展现状,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完善动力驱动机制、改革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机制等对策,为促进医学科研单位专利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向高技术、高质量方向发展。

  • 标签: 专利分析 四川省 医学科研单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2—2021年输入性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E基因序列的分析,掌握输入性DENV的血清型、基因型等分子特征,为溯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21年经Real time RT-qPCR检测DENV阳性的28份血清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DENV E基因扩增及测序。利用Mega Align5.0软件对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经RT-PCR和序列测定获得了28株DENV的E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表明,20株属于DENV血清型1型(DENV-1),其中16株为基因I型(Genotype-I, G-I),4株为基因V型(Genotype-V, G-V);7株属于DENV血清型2型(DENV-2),其中4株为G-I,3株为基因II型(Genotype-II, G-II);1株属于DENV血清型3型(DENV-3),为G-I。株与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广东等地的DENV病毒株同源性最高,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完全吻合。结论从分子水平证明了2012—2021年输入性DENV存在3种血清型及其多种基因型,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国家。

  • 标签: 登革病毒 E基因 血清型 基因型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理念在各ICU中的推广及实践现状。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ICU患者早期活动实施现状调查问卷,选取18个市的103所二甲及以上医院的ICU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等级的医院在是否为大学附属医院、床位数和床位使用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个开展了早期活动的ICU中,有标准早期活动方案的ICU与无标准早期活动方案的ICU在是否组建专项团队、是否对患者进行书面评估、是否签署早期活动知情同意以及是否具备紧急预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开展且有标准方案和未开展ICU患者早期活动的ICU中,床位数、护床比、床位使用率、配备康复治疗师、配备呼吸治疗师、实施每日唤醒、采用标准镇静评分是ICU患者早期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P<0.05);在开展但无标准方案和未开展ICU患者早期活动的ICU中,护床比、配备康复治疗师、配备呼吸治疗师、实施每日唤醒是ICU患者早期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床比、床位使用率、配备康复治疗师、配备呼吸治疗师为开展有标准方案早期活动的影响因素(P<0.05);护床比、配备康复治疗师、配备呼吸治疗师为开展无标准方案早期活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各ICU中早期活动的实施率仍不足,实施质量不理想。还需进一步探讨多学科合作方式,人力资源配置等相关问题,早期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规范,需加强基于循证的临床实践和制定适合本土的方案。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活动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克山病病区居民高血压检出情况,为今后克山病病区人群高血压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 - 2018年,在28个克山病病区县(市、区,简称县)开展克山病病例搜索,根据病例搜索结果选取调查点,由专业人士按统一的克山病监测方案对调查点的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与血压测量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年版)。结果28个县共调查16岁及以上人群24 709例,检出高血压患者6 022例,检出率为24.4%(6 022/24 709);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为25.5% (2 597/10 199),女性高血压检出率为23.6%(3 425/14 5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46.5%(2 798/6 022);各级高血压构成比,一级占61.9%(3 725/6 022)、二级占27.6%(1 665/6 022)、三级占10.5%(632/6 022)。结论克山病病区高血压检出率虽低于全国克山病病区高血压检出率(26.3%),但仍是长期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克山病病区相关疾病的监测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应持续开展。

  • 标签: 高血压 克山病病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为降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水平和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05-2016年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183个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选取HIV感染孕产妇4 734例及其所生围产儿4 78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母亲孕产期及围产儿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为25.7‰(123/4 786),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32.220,P=0.000),凉山州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χ2=4.130,P=0.042),凉山州死胎/死产较多、其他地区7 d内死亡较多(χ2=29.62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怀孕1~2次及3~4次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怀孕≥5次者(1~2次的OR=0.417,95%CI:0.184~0.943;3~4次的OR=0.447,95%CI:0.223~0.895),孕产期使用基于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为主的蛋白酶抑制剂(PI)三联抗病毒治疗方案的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更容易避免死亡(OR=0.530,95%CI:0.285~0.986),医疗机构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家中或途中分娩者(市级及以上助产机构OR=0.222,95%CI:0.098~0.499;县级助产机构OR=0.282,95%CI:0.166~0.480;乡级助产机构OR=0.134,95%CI:0.031~0.586),早产、新生儿窒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性增加(早产OR=8.285,95%CI:5.073~13.533;新生儿窒息OR=9.624,95%CI:4.625~20.028)。结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远高于全国、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应减少HIV感染孕产妇的孕次、采用基于LPV/r的三联抗病毒治疗方案,提倡住院分娩,减少围产儿发生早产和新生儿窒息。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孕产妇 围产儿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4-2018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钩体病数据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和11个监测点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地图绘制,采用SaTScan 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描述钩体病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2004-2018年报告钩体病发病2 834例,死亡41例,发病率0.23/10万,死亡率0.003/10万,发病趋势波动向下。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底,较水稻收割时间晚1~2周。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5∶1;发病率较高的为50~65岁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2.75%(2 345/2 834);其次为学生,占12.74%(361/2 834),但2011年后学生病例报告极少。高发地区在南部长江流域沿岸马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县)、沐川县等和东部嘉陵江流域仪陇县之间不断交替。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发现2个高发聚集区域(P<0.001)。11个监测点2004-2018年平均鼠密度为5.44%(14 351/263 767);主要野外鼠种有短尾鼩(占69.07%)、黑线姬鼠(占12.73%)等;其中黑线姬鼠密度介于4.60%~0.19%之间,呈持续下降趋势,2018年达最低水平。鼠肾标本培养钩体阳性率的各年度间也呈下降态势。2007-2018年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4.52%(3 271/13 339),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近年未出现菌群的更替。结论2004-2018年钩体病发病水平极低,季节特征符合稻田型流行特征,人群以老年农民为主;高发地区在长江和嘉陵江流域周边互相交替。黑线姬鼠密度和带菌率均较低;主要流行菌群持续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

  • 标签: 钩体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现状,为健康扶贫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2018年在21个市(州)分别抽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场抽查儿童健康档案,采用电话核实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现状,及儿童监护人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描述分析、配对t检验、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8年除儿童系统管理率外,贫困县反映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P<0.05);到2018年,各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除儿童系统管理率外,贫困县反映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的指标均低于非贫困县,且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外,贫困县反映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的指标均高于深度贫困县,但大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儿童系统管理率外,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各指标间的差距率均呈减小趋势,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监护人的满意度与儿童真实管理率(r=0.947,P=0.015)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r=0.996,P<0.001)相关。结论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取得一定成效,需制定更加有效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 标签: 儿童保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贫困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分离菌株的分型情况。方法66株菌株分离自2014 - 2020年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别应用BCSP31-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属、生物型鉴定;选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9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实验,通过在线全球MLST数据库对比序列型(ST);并通过BioNumerics 7.6软件,使用最小生成树(MST)对新发现和已知ST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4 - 2020年自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离的66株菌株均为布鲁氏菌属,其中羊种布鲁氏菌65株,牛种布鲁氏菌1株。存在3个已知ST(ST-8、ST-39、ST-2)和1个新发现型别(ST-101)。其中,ST-8为主要ST(90.91%,60/66),另有4株羊种布鲁氏菌为ST-39,1株牛种布鲁氏菌为ST-2。新发现型别ST-101于2019年分离自乐山市,属羊种布鲁氏菌克隆群,与ST-8进化关系紧密。结论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主要基因型为ST-8,同时存在少量ST-39、ST-101、ST-2。

  • 标签: 布鲁氏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分型
  • 作者: 罗蕾 王国蓉 谭小辉 苏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中心,成都 610041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肿瘤日间化疗病房的开展情况和管理现状,为其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1—11月,选取内21个市、自治州64所二、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肿瘤日间化疗病房管理现状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已有15所二、三级医院开展肿瘤日间化疗服务,其主要分布于文化经济较好的中地区;所有医院将意识清楚、病情较轻、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作为日间化疗病房纳入标准的优选者,40.00%(6/15)的医院不接受首次化疗患者;管理模式主要以病区内日间病房模式为主;人员配备以专职护士和轮转医生为主;仅有60.00%(9/15)的医院设置了人文设施和抢救区;40.00%(6/15)的医院进行了化疗药物集中配置;80.00%(12/15)的医院制定了质量控制相关规范。结论肿瘤日间化疗病房分布不均衡,医院间在开展规模、诊疗模式、管理模式、人员配备、环境和设备、职业防护及质量控制管理方面存在差异,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促进其发展。

  • 标签: 肿瘤 四川省 日间化疗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17年布鲁氏菌病(布病)新发县(区、市)病例发现情况,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布病发病及突发事件监测数据;以面对面访谈、在线调查等方式,收集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诊疗经历,以及医院、CDC布病实验室采样、诊断现状。结果2013年以来布病疫情上升明显,累计新发县(区、市)有103个。共调查23例新发县(区、市)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占91.30%(21/23);初诊医疗机构以县级及以下医院为主,占73.91%(17/23);初诊误诊率高达91.30%(21/23);发病到确诊的间隔中位数为52 d,最长142 d。病例布病知晓率为4.35%(1/23),与可疑牲畜接触中防护衣使用率为30.43%(7/23),手套使用率为8.70%(2/23),口罩使用率为4.35%(1/23),接触后使用消毒液洗手率为4.35%(1/23)。病例感染可疑牲畜均为羊,其中34.75%(8/23)为甘肃、青海等省份输入。调查临床医生295名,布病总知晓率为34.58%(102/295),相关知识培训率为58.31%(172/295)。调查33家医院,具备布病实验室诊断能力的仅占33.33%(11/33)。调查县级CDC 23家,具备布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占34.78%(8/23)。结论布病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新发县(区、市)病例初诊误诊率极高,诊断延迟明显,且布病知晓率低,自我防护意识差。临床医生布病知识知晓率低、培训不够;医院和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布病实验室诊断能力储备不足,为布病病例的早期发现、治疗及规范化管理等带来极大挑战。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调查
  • 简介:摘要2015-2018年在各城市兴起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热潮。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促进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等。但也暴露出赛事定位不明、过于功利化,对赛事品牌和商业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

  • 标签: 城市马拉松赛事 城市发展 共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 - 2020年布病报告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人间布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人群、时间、地区分布)和个案调查资料(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8 - 2020年共报告布病病例3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23/10万。在309例布病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4∶1.0(218∶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60岁,占79.9%(247/30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1.8%(160/309)。全年各月均有布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3 - 8月,占总病例数的72.5%(224/309)。2018 - 2020年21个市(自治州)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其中累计发病数前5位的市(自治州)依次为成都、凉山、自贡、内江、泸州,合计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0.5%(187/309)。在309例布病报告病例中,完成个案调查279例,其中有牲畜及其制品接触史者258例,占92.5%;接触牲畜种类均为羊;传播方式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播,占88.5%(247/279);传播途径主要为养羊(50.2%,140/279)、屠宰羊(18.6%,52/279)、卖羊肉或羊肉餐馆切割羊产品(11.1%,31/279);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和肌肉及关节酸痛,分别占91.4%(255/279)、89.2%(249/279)、80.3%(224/279)和65.2%(182/279)。结论布病疫情呈扩散加重趋势,春夏季流行。布病病例以散养羊农户高发,直接接触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多样但无特异性。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防控工作,以控制布病疫情发生。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临床表现
  • 作者: 王铁梅 刘艳 李凤琴 李俊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2期
  • 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成都 61003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都 610044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护理部,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都 610044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消化内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三甲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4—9月选取内21家三甲医院的6 3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修订版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护士进行线上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士执业环境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 320份,回收有效问卷6 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7.78%。结果6 180名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总分为(70.85±18.6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是否为独生子女是护士执业环境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甲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医院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关注护士特殊人群特点,进一步构建良好的护士执业环境。

  • 标签: 护士 执业环境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与分析规范化培训结业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现状,为该省助产士规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职业素养情况、医院情况共计14个条目)、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54个条目),对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参加规范化培训并结业的助产士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9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采用SPSS 21.0,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核心胜任力量表平均总得分为(203.470±32.398)分;各维度得分中,产后保健和孕期保健相对较高,公共卫生保健相对较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规培期间是否取得母婴保健证、是否有单独针对助产士的培训体系以及轮转科室安排情况,是规培结业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规培结业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为中等水平;该省助产士规培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管理,急需构建标准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体系。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助产士 核心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 ~ 10岁儿童体格发育对甲状腺容积的影响,探索适合学龄儿童的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用以精准防控碘缺乏病。方法2020年6 - 7月,选择成都市双流区、眉山市彭山区、攀枝花市米易县和广元市青川县作为调查县(区),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校抽取40名8 ~ 10岁儿童(性别、年龄均衡)作为调查对象,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及体表面积(BSA),采用B超测定甲状腺容积,并分别计算不同甲状腺容积指数[身高容积指数1(HVI1)、身高容积指数2(HVI2)、体块容积指数(BMIV)、体重身高容积指数(WHVI)、体表面积容积指数(BSAV)]。采集即时尿样并测定尿碘。分析不同测量指标与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关联。结果共调查8 ~ 10岁儿童805名,其中男生403名、女生402名;8、9、10岁组分别为312、288、205名。采集尿样805份,尿碘中位数为251.4 μg/L。甲状腺容积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 0.44,P = 0.661),但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64.95,P < 0.001)。在各年龄组,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性(8岁组:r = 0.29、0.42,P均< 0.001;9岁组:r = 0.29、0.41,P均< 0.001;10岁组:r = 0.34、0.47,P均< 0.001)。在各年龄组,经HVI1校正后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性(8岁组:r = 0.13、0.32,P均< 0.05;9岁组:r = 0.12、0.30,P均< 0.05;10岁组:r = 0.18、0.37,P均< 0.05)。在各年龄组,经HVI2校正后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均呈正相关性(8岁组:r = 0.20,P < 0.001;9岁组:r = 0.17,P = 0.004;10岁组:r = 0.26,P < 0.001)。在8、10岁组,经BMIV校正后甲状腺容积与身高均呈正相关性(r = 0.20,P < 0.001;r = 0.21,P = 0.003)。在各年龄组,经WHVI校正后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负相关性(8岁组:r = - 0.35、- 0.37,P均< 0.001;9岁组:r = - 0.38、- 0.39,P均< 0.001;10岁组:r = - 0.31、- 0.38,P均< 0.001)。在8岁组,经BSAV校正后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呈正相关性(r = 0.11,P = 0.045)。结论甲状腺容积与体格发育密切相关,仅基于年龄来判定儿童甲状腺肿大可能已不合适;初步比较5种校正方法,发现BSAV校正效果较好。

  • 标签: 儿童 甲状腺容积 校正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8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IgG抗体P水平。方法抽取9个区县,分7个年龄组选择1 901名健康人抽取血标本,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中麻疹、风疹、流腮IgG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901名监测对象麻疹、风疹、流腮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69%、71.59%、63.12%,抗体平均几何浓度(GMC)分别为1 289.92 mIU/ml、87.63 IU/ml、425.62 U/ml。麻疹、风疹、流腮IgG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组及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GMC在各年龄组及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麻疹完全保护能力(GMC≥1 000 mIU/ml)的个体仅占34.19%,风疹和流腮GMC在年龄组及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腮的抗体水平整体较低,应加强薄弱地区及重点年龄组疫苗接种工作。

  • 标签: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