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留置灌肠联合高压氧(HBO)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在莱阳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同时应用清留置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治疗。采用结肠镜检分级标准和临床症状评分评价治疗效果;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荧光衍生毛细管电泳实验定量分析2组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评分[(0.94±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3±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结肠镜检总评分[(0.97±0.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1±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治疗4个疗程后,2组患者ADMA、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6个月,2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复发5例,复发率为10.2%(5/49),对照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25.0%(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3,P<0.05)。结论清留置灌肠联合HBO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减轻壁炎性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其临床疗效优于美沙拉嗪联用清,且复发率更低,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愈疡汤 灌肠 高压氧 美沙拉嗪
  • 简介:摘要清代《医大全》共载图像223幅,是现存民国以前图像分类最全的一部中医外科学巨著。图像分为中医哲学基础与运气理论图、藏象图、经穴图、诊法图、疾病图、针械图、符式图等7类,从基础到临床,涵盖了当今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肛肠科、传染科、肿瘤科、急救科的部分内容。图像极其丰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学术价值。

  • 标签: 《疡医大全》 顾世澄 图像
  • 简介:摘要圣是补益气血的经典名方,具有补血、保护神经、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科、妇科及内科疾病。通过总结分析近年圣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并参照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圣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认为毛蕊花糖苷、阿魏酸、川芎内酯A、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6种成分可作为圣的Q-marker,为建立完整的圣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圣愈汤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山西明代水陆壁画中有大量的“折”图像,其中普光寺、云林寺、永安寺描绘有“夹板固定法”和悬吊固定“折”图。由于此类壁画图像在题材表达上具有“世俗化”特征以及真实有效的图写功能,是明代外科医学的生动写照,其中普光寺的一幅图清晰反映了当时的骨科夹板形制。通过对历代骨折治疗方法的考察,也印证了图像描述的情形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明代水陆壁画可以为骨科史研究提供直观素材。

  • 标签: 水陆壁画 普光寺 中医骨科 夹板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附子(DHFZT)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SH)组、假手术-DHFZT(SH-DHFZT)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DHFZT治疗(SAP-DHFZT)组,每组6只。SH组、SH-DHFZT组大鼠开腹后,翻动胰腺数次后关腹;SAP、SAP-DHFZT组经胰胆管缓慢逆行注入4%牛磺胆酸钠(1 ml/kg)诱导SAP模型。术后SH、SAP和SH-DHFZT组与SAP-DHFZT组分别用2 ml生理盐水或DHFZT于术后12、24、36 h保留灌肠。检测大鼠血淀粉酶、血钙、内毒素、白细胞介素(IL)-1β,黏膜二胺氧化酶(DAO)浓度变化。比较黏膜机械屏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的表达及肠道病理组织学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SAP组血清内毒素、淀粉酶、DAO及IL-1β水平高于SH组[内毒素(132.40±8.00) ng/L比(31.70±8.40) ng/L,淀粉酶(1 163.00±71.88) U/L比(174.20±8.89) U/L,DAO(23.11±2.98) μg/L比(10.76±2.42) μg/L,IL-1β(82.20±7.14) μg/L比(25.37±2.38) μg/L,F=452.162、1 118.302、62.099、342.100,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P组血钙含量低于SH组[(1.25±0.16) mmol/L比(1.99±0.10) mmol/L,F=92.2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DHFZT组血清内毒素、淀粉酶、DAO及IL-1β水平低于SAP组[内毒素(68.80±5.30) ng/L比(132.40±8.00) ng/L,淀粉酶(500.70±54.67) U/L比(1 163.00±71.88) U/L,DAO(13.79±2.93) μg/L比(23.11±2.98) μg/L,IL-1β(63.03±7.27) μg/L比(82.20±7.14) μg/L,F=263.544、322.707、29.841、21.235,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钙含量高于SAP组[(1.72±0.08) mmol/L比(1.25±0.16) mmol/L,F=41.4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组大鼠48 h后胰腺及回肠组织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破坏,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减弱。经DHFZT治疗后,胰腺及回肠组织结构破坏有修复,上皮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高于SAP组(ZO-1为0.80±0.12比0.09±0.02,Occludin为0.69±0.11比0.53±0.11,Claudin-1为0.42±0.02比0.30±0.01,F=204.365、6.374、172.800,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HFZT通过促进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轻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达到治疗SAP的目的。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 大黄附子汤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内疝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妊娠期急腹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工作中需注意与产科严重并发症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以及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等进行鉴别诊断。本文通过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晚期内疝致扭转并坏死孕妇,结合文献分析,旨在为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治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2013年内营养中国老年患者专家共识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国内多学科领域专家共同合作,总结了国内外老年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证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编写指南和GRADE协作网的临床指南最新编写原则,对共识进行全面更新并升级为指南。共分为一般情况和常见疾病两部分,形成42条推荐意见,作为我国老年医学领域营养支持的应用规范。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脘腹祛痛结合埃索美拉唑镁溶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临床疗效,探讨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脾胃病科106例CA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镁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脘腹祛痛。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新悉尼系统直观模拟评分法进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胃泌素17 (G-17)、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计算PGⅠ/Ⅱ比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为79.2%(42/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4,P<0.01)。观察组治疗后胃脘隐痛、饱胀、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四肢倦怠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88、3.632、3.816、1.590、2.183、2.103,P值均<0.05),黏膜慢性炎症反应、炎症活动度、萎缩程度、异型增生、上皮化生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83、2.106、3.773、1.922、3.095,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17[(14.47±3.06)pmol/L比(10.67±2.47)pmol/L,t=10.510]、PGⅠ [(130.31±14.79)μg/L比(102.36± 12.63)μg/L,t=8.178]水平及PGⅠ/Ⅱ比值[(10.45±0.48)比(9.17±0.72),t=2.104]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脘腹祛痛结合埃索美拉唑镁溶片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G-17、PGⅠ、PGⅡ水平及PGⅠ/Ⅱ比值,促进胃黏膜修复。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胃黏膜 脘腹祛痛汤 埃索美拉唑 胃蛋白酶原A 胃蛋白酶原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旋转不良是一种肠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旋转和固定异常造成的疾病。肠管位置异常和肠系膜附着不全易并发扭转,扭转可造成严重的肠管缺血坏死,在宫内胎儿期也一样。产前发现旋转不良及扭转具有挑战性,超声检查是筛查的首选方式,磁共振成像检查在产前诊断消化道结构畸形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胎儿期旋转不良及扭转的产前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肠扭转 肠旋转不良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炎症性病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通常存在慢性腹泻、黏液血便、反复腹痛等非特异性肠道表现,同时伴有反复发热、生长发育受限等。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炎症性病除了影响机体肠道功能外,还存在肠道外器官受累,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常累及的器官包括口腔、关节、皮肤和眼。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失调、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相关。另外炎症性病的外表现可出现在确诊炎症性病的前后数年,容易造成诊断延迟。因此,临床医生应该了解其各种外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该文将阐述儿童炎症性病的外表现研究的新进展。

  • 标签: 儿童 炎症性肠病 肠外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中扭转致坏死的病例特点及发生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并经手术确诊的新生儿中扭转病例资料,发生坏死的病例为坏死组,并从无坏死患儿中随机抽取约4倍于坏死组病例数的患儿为无坏死组,比较两组个人史、发病日龄、首发症状、入院2 h内生命体征、出现症状到手术时间、临床结局、入院2 h内实验室指标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扭转发生坏死的相关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筛选有效预警指标。结果(1)231例中扭转患儿中,手术时已出现坏死21例,占9.1%(21/231),无坏死组共纳入87例。(2)坏死组入院2 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糖及血钾水平均高于无坏死组(P<0.05)。入院日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钠、pH及BE水平均低于无坏死组(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2 h内心率增快、平均动脉压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钠水平降低、血清白蛋白降低、低pH为中扭转致坏死的相关因素。(4)C反应蛋白单独预测中扭转发生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最佳切点值为9.88 mg/L,敏感度76.2%,特异度94.3%。血清白蛋白单独预测中扭转并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最佳切点值为36.65 g/L,敏感度70.1%,特异度94.3%。结论心率、平均动脉压、C反应蛋白增高及血钠、血清白蛋白、pH降低对判断新生儿中扭转是否发生坏死有一定帮助,其中C反应蛋白>9.88 mg/L和血清白蛋白<36.65 g/L为较好的预警指标。

  • 标签: 中肠扭转 肠坏死 相关因素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临床诊断相当困难。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由于肠道疾病引起,也可能由于血管、药物、遗传代谢等疾病所致。除了感染性、免疫性、肿瘤性、血管源性、药物性原因外,更为疑难的是与遗传基因相关的肠道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肠疾病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缺失胆道胆汁后碱性磷酸酶(IAP)在黏膜中的表达变化及胆汁对上皮Caco-2细胞模型中I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10),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组(n=10),结扎造成胆道梗阻;胆汁外引流组(n=10),造成肠道内胆道胆汁完全丢失。于术后第7天留取回肠标本。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黏膜IAP相对表达量。考察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下,人胆汁作用于Caco-2细胞后IAP表达量的差异。结果3组大鼠模型均成功建立。对照组大鼠黏膜中IAP相对表达量为(15.09±0.61)%,显著高于梗阻性黄疸组的(6.86±1.07)%与胆汁外引流组的(9.19±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胆汁能够促进Caco-2细胞中IAP的表达,并且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肠道内完全缺失胆汁会引起黏膜中IAP表达降低。胆汁可以促进IAP在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标签: 碱性磷酸酶 胆汁 黄疸,阻塞性 Caco-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瘘支架对腹腔开放合并空气瘘(EAF)进行瘘口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标准:(1)接受腹腔开放疗法;(2)合并EAF。排除标准:(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瘘口;(2)远端梗阻;(3)肠管狭窄超过50%。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纳入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7例腹腔开放合并EAF患者。通过窦道造影、CT重建和手指探查方式评估瘘口大小、瘘口周围肠管直径和瘘口周围肠管角度,基于评估数据设计并制作3D打印瘘支架,经瘘口置入支架。观察指标包括:(1)支架置入成功率;(2)置入后内容物流出量;(3)可耐受运动时间;(4)接受瘘确定性手术时间;(5)恢复内营养时间。用t检验比较支架置入前后内容物流出量以及可耐受运动时间,内容物流出量和可耐受运动时间变化的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结果17例腹腔开放合并EAF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全部患者均成功实施瘘支架置入术,置入后2 d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提示消化道通畅、无梗阻;且支架成功保持在原位直至确定性手术。未发现行瘘确定性手术的患者出现支架置入相关不良反应。支架置入后肠液流出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17例患者肠液流出量从第1天的(702.7±198.9)ml/d降低至第7天的(45.8±22.4)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80,P<0.001)。支架置入后患者离床时间、运动时间均持续增加,运动耐受时间从第1天的(9.1±3.8)min/d延长至第14天的(106.9±21.8)mi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7,P<0.001)。截止支架置入术后120 d,15例患者成功实施瘘确定性手术和腹壁重建术。恢复内营养时间为3(2,5)d,自支架置入至接受手术行瘘口修复时间为(87.2±17.6)d。2例患者因严重腹腔感染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3D打印瘘支架可减少EAF瘘口处内容物的流出,并可促进患者恢复内营养和康复锻炼。

  • 标签: 肠空气瘘 腹腔开放 支架 3D打印
  • 简介:摘要上皮屏障是消化道与外界环境之间最大的交换界面,该屏障可以确保食物被消化和吸收,还可以防止病原体入侵和异常免疫反应。上皮屏障破坏与多种疾病有关。许多研究表明,肠神经系统在调节上皮屏障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胶质细胞作为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皮细胞具有营养和支持作用,参与调节肠道屏障功能。现就胶质细胞在上皮屏障功能中的作用与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肠胶质细胞 肠上皮屏障 肠神经系统 致病机制
  • 简介:摘要炎症性病(IB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治疗棘手。内营养在IBD治疗方面具有高效、安全等优势,尤其在有并发症或难治性IBD患者中应用广泛,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现总结肠内营养在不同疾病类型和不同患者类型IBD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和争议,旨在为更好地应用内营养治疗IBD提供思路。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全肠内营养 部分肠内营养 疾病活动 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