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医疗机构康复医学服务能力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2018年10月9日佛山市康复医学会通过发放调查表格,专家实地调研、电话访问、机构座谈、专家咨询等多种调查形式进行资料核对,收集各医疗机构对康复医学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建议,分析调查数据资料。结果佛山市设有康复医学科、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分别为78.80%和87.96%;康复医学科床位数占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7.17%,其中三级综合医院占同级总床位数为3.25%,二级综合医院占同级医疗机构总床位数为6.52%。从事康复诊疗医师注册为康复医学执业范围者比例7.16%。二级以下综合医院康复治疗师不足,康复工程、精神心理治疗师缺乏;康复治疗师学历及职称偏低。部分医院康复服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结论佛山市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医疗机构康复服务能力在国内处于靠前水平。仍存在整体康复服务能力不足,缺乏高水平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专业康复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及康复医学科管理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有待加强等问题。
简介:摘要Naomi Fulop和Angus Ramsay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成功的机构及其管理者如何通过构建文化和基础设施改善医疗服务。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建立药物警戒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进行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药物警戒贯穿从药物研发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其核心思想是防控用药风险,保障患者与公众安全。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是药物警戒活动的关键参与方,其药物警戒体系构建是国家药物警戒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正值我国药物警戒制度实施的起步阶段,为推动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体系建设,国内药物警戒监测机构、相关学术团体、高等医药院校、杂志社和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发起,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研讨,集思广益,辨析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用药安全和药物警戒等的重要理念以及前沿发展,编写了《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专家共识》,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体系建设的原则与方法,以期对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有所帮助。
简介: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采购规范化与医院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继而促进医疗机构的有效运营。而且更要重视质量管控,才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招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展示阐述,并对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旨在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现状,分析医防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方法2020年6—7月,以某市16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调查对象,对机构的基本信息和医防融合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医防融合评价指标分为事实性调查和感受性调查两部分。此外,就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的现状对32位相关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对数据资料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描述性分析和分类提取分析。结果经信效度检验,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良好;事实性调查提取3个公因子,分别为组织管理、信息管理与绩效考核分配;感受性调查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为工作方式和人员培训。某市在组织管理和工作方式方面医防融合程度较低,其中,已制定医防融合规范的机构占比为53.8%,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很及时的机构占比仅为41.4%。结论某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防融合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未来应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医防融合工作规范和协作机制,提升医务人员的医防融合意识,提高信息化水平,搭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和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新服务模式。
简介: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气溶胶传播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所以早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治工作的关键点,而完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为早期检出、早期隔离争取时间,从而减少传染性发病风险,遏制疫病的扩散。我院对进入院区人员按如下流程处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并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方法自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相关文献并查阅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于2020年6—12月,对7省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和不同岗位医师进行座谈与专题访谈,了解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及修改建议;梳理上述资料形成对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修改建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进一步修改完善。结果我国诊疗科目设置存在标准不统一、服务内容多重交叉、编号规则不明确等问题。可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病种清单和技术清单,采取服务项目为主导的新型诊疗科目设置方式;或根据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调整设置编号和类别,将其分为临床类、口腔类、中医类、医技类和综合类5类分别设置一级和二级诊疗科目。结论从诊疗科目发挥的功能来看,不应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完全等同于行政许可项目,应对其进行定期调整或备案。由于现行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已实施多年,且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科室设置、绩效考核等的关键参考依据,因此建议结合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
简介:摘要手术室在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存在用药错误风险。手术室用药错误类型包括处方/医嘱开具错误、处方/医嘱传递错误、调剂错误、标签错误、配制错误、给药技术错误、监测错误、药品储存错误和基数药品设置错误等。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手术室处方开具与传递、药品调剂和分发、给药与监测及药品管理等环节中。手术室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策略,实施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制定标准化标识和流程、建立审核项目清单)和管理策略(推荐手术药房管理模式、加大临床药学支持力度、手术室内药品分区存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药品养护管理、倡导安全用药文化、加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参与手术室药品使用和管理的所有人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的工作体验,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的执业环境、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9年11月对山东省10所基层医疗机构的16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工作体验主要为4个方面:护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氛围好但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小,年轻护士离职意愿高;护理服务需求增加而护理技术水平不足。结论可加强医疗体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规章制度,落实同工同酬提高护士待遇,拓宽护士职业发展路径降低护士离职意愿,加强护士培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中护士不良的工作体验,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介绍"以患者为中心细胞治疗研究管理模式",期望对国内医疗机构开展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有所启示。方法通过总结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应对开展细胞治疗研究面临的技术评估、伦理评估风险以及规范实施等挑战的具体策略,探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方共同决策的研究管理体系的相关思考与实践经验。结果"以患者为中心的细胞治疗研究管理模式"通过多方共同决策与管理,进行充分技术评估、有效伦理审查以及有组织的科研管理,确保研究结果可靠,不仅能满足患者迫切的临床治疗需求,也促进规范开展创新技术。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管理模式适用于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值得进一步评价与应用。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保覆盖率显著提高,医保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已无法满足医疗机构对医保基金高效监管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面向重点监管的药品和诊疗项目,通过构建智能化审核规则、设计审核触发点和违规医嘱拦截等级、设立系统运行前准备制度和持续改善机制,成功建立了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了对医保基金违规使用行为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2021年3月,医院正式启用该系统,同年4—9月医院门诊医保拒付金额和数量分别为10 587元和72笔,较2020年同期下降了79.21%和77.50%,有效提升了医保基金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为规范医疗机构护理员工作内容提出专家建议。方法查阅国内外医疗护理员相关文献,结合医院管理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医疗机构护理员工作内容专家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条目池,通过专家会议法拟定了初版《建议》,最终通过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整理和修改,形成终版《建议》。结果《建议》包括形成方法和构建、医疗护理员资质、日常卫生照护、休息与活动照护、饮食和排泄照护、协助标本采集、观察与巡视、情感支持及临终关怀等内容。结论《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针对医疗护理员资质及工作内容给予规范和总结,为医疗护理员护理的培训及聘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和指标进行系统评价,为制定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对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时至2020年2月。纳入与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相关的文献和政府文件等。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提取及信息整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类归纳和描述。结果有13篇涉及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纳入本研究。文献显示,医疗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共涉及57个维度;指标体系涉及467个指标,与医疗质量、运营管理、执业审查、医疗费用、综合评价相关的指标共有168个,各维度下选用频次≥3次的指标仅15个。结论目前文献对诚信执业、医疗质量、医疗费用相关的指标选用频次较高,但大部分指标的一致性较低,指标设置结构缺乏统一,指标类别划分不合理,政府文件指标与学者研究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详细的指标说明。应强化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理论研究,理清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的政策背景,并进一步明晰指标说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国放射诊断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放射诊断资源配置,改进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薄弱点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2017—2019年发布的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方案的统一方案和调查表开展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全国所有开展放射诊断医疗机构;放射诊断调查指标包括放射诊断医疗机构分布、各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的数量等信息、放射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以及放射诊断频度等信息;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并通过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上报。按照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排除重复上报的机构。原始数据从数据库导出为Excel表格形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9年年底,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地区和军队系统外,全国共有放射诊断医疗机构68 924家;放射诊断设备总数为147 913台;放射诊断防护用品全国配备率为91.7%。全国共有从事放射诊断的工作人员367 201人,占全部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406 830人的76.1%。放射防护用品总体配备率较高,但一级医院的防护用品配备率在各级别医院中最低。防护用品配备按医院级别依次提高。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看,防护用品配备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最低,两个地区基本在90%左右。结论本次3年一轮的全国放射防护监测调查基本掌握了放射诊断及其防护情况的现状,积累了大量的调查数据,为国家及各省制定相关防护政策及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调查数据统计汇总,全国仍有近千台直接荧光屏透视机在用,应建立相关政策和标准逐渐淘汰此类辐射危害严重的设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2020年4—5月,对全国31个省份的1 013所医疗机构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CDSS安装部署现状、建立目的、知识库来源、需要设计优化的内容和阻碍使用的因素。结果199所(19.64%)医疗机构有CDSS,其中123所在全院使用,76所在局部科室使用;426所医疗机构未使用CDSS,但已有使用计划。调研发现,目前CDSS系统存在认知差别大、知识缺乏权威性、数据治理难度高、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结论未来要从提高意识、树立知识权威性、建立标准等方面推动CDSS在医疗机构的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