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患者166例(阳性组),诊断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患者145例(阳性对照组),入职体检者124名(阴性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的影响因素。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的梅毒血清试验效能。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166例阳性组患者中,年龄≥50岁117例,年龄<50岁49例。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年龄[(53.1±13.8)岁比(24.7±2.8)岁,t=22.56,P<0.01]、自身免疫病[36.7%(61/166)比6.5%(8/124), χ2=35.93,P<0.01]、肝炎[9.6%(16/166)比3.2%(4/124), χ2=4.92,P=0.026]和肿瘤[6.6%(11/166)比0.8%(1/124), χ2=4.68,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性别[阳性组男91例(54.8%),女75例(45.2%),阳性对照组男103例(71.0%),女42例(29.0%); χ2=8.67,P=0.003]、年龄[(53.1±13.8)岁比(34.4±12.9)岁,t=20.13,P<0.01]及自身免疫病[36.7%(61/166)比6.9%(10/145),χ2=39.1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比值比(odds ratio, OR)=2.69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504~4.816,P=0.001]、年龄≥50岁(OR=30.512,95%CI 15.959~58.335,P<0.01)、自身免疫病(OR=2.677,95%CI 1.258~5.695,P=0.011)和肝炎(OR=4.408,95%CI 1.799~10.799,P=0.001)是梅毒血清阳性的影响因素。阳性组中,TRUST的阳性率为84.9%(141/166),高于CLIA的23.5%(3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5,P<0.01);36例患者CLIA为1.0~10.0临界指数(cut off index, COI),3例患者CLIA>10.0 C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1);139例患者TRUST≤1∶4阳性,2例患者TRUST≥1∶8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5,P<0.01)。CLI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96.0%,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和91.1%。结论患者年龄≥50岁、有自身免疫病或肝炎是发生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的影响因素,TRUST的阳性率高于CLIA。

  • 标签: 梅毒 假阳性反应 影响因素 非梅毒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对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作者所在医疗组经治的55例怀疑甲状旁腺肿物的患者中99mTc-MIB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99mTc-MIBI阳性阴性共计11例,定性诊断为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阳性4例,分别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腺瘤1例,颈部异位胸腺瘤1例;定性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阴性5例,分别为甲状旁腺癌1例,甲状旁腺囊肿1例,直径较小的甲状旁腺腺瘤1例,甲状旁腺腺瘤囊性变1例,甲状旁腺非典型腺瘤1例;定性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99mTc-MIBI由阴性转为阳性2例,其中1例12个月后由阴性转为阳性,PTH由310.5 pg/ml升高至887.4 pg/ml,最终于前上纵隔发现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并切除。另一例42个月后由阴性转为阳性,PTH由161 pg/ml升高至350 pg/ml,最终于右侧胸锁关节后方(Ⅶ区)发现异位甲状旁腺并手术切除。我们认为甲状腺背侧肿物往往需要与甲状旁腺肿物鉴别。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定性诊断为阴性,99mTc-MIBI定位诊断为阳性时我们需要考虑是否为其他疾病导致的阳性。若定性诊断阳性,99mTc-MIBI定位诊断为阴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辅助定位。部分定性诊断为阳性的、99mTc-MIBI定位诊断为阴性患者随着时间迁移,99mTc-MIBI可由阴性转为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学发光检测的梅毒抗体S/CO低值样本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及评价。方法于2017年7至2019年9月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ent micropaticle immunoassay, CMIA)检测的1050例梅毒抗体弱阳性血清标本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及免疫胶体金法进行复检,并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对于S/CO值在1.01~9.21之间样本,随着化学发光S/CO值的增高,其与TPPA法与胶体金法的阳性符合率逐渐提高。对于S/CO值在1.01~2.00之间标本,CMIA法与TPPA法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3.55%和37.10%,经梅毒抗体免疫印迹法(syphilis antibody western blot,TP-WB)验证后,CMIA低值样本的阳性预测值为32.38%。CMIA法S/CO弱阳性人群中,≥70岁老年人群与<70岁人群TPPA复检阳性率无差别(χ2=2.874,P>0.05)。结论CMIA法筛查梅毒抗体S/CO低值的样本,阳性预测值较低,复检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阳性预测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应用显微扫描仪检测临床样本中抗酸菌的阳性阴性情况,以优化仪器检测参数,并不断提高检测准确度。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资料来源于广州市胸科医院。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痰、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液、胸腔积液、脑脊液、关节腔积液等临床样本在仪器配套的玻片上按要求进行直接涂片,对干燥涂片行金胺O荧光染色,对所有仪器报告阳性涂片、约15%的仪器报告阴性涂片(随机抽取)进行人工复检。采用分类资料统计描述阳性率和阴性率,对阴性者,应用显微镜玻片夹坐标尺标注人工复检到的抗酸菌在涂片中所在位置,估计其在仪器扫描区域内外的情况。结果在5 284张涂片中,仪器报告阳性1 290例,人工复检报告阳性850例,阳性率为34.11%(440/1 290);随机抽查仪器报告阴性涂片665张,人工复报告阳性100例,阴性率为15.04%,阴性结果包括38例±、50例1+、6例2+、4例3+、2例4+;在阴性涂片中,人工复检查见抗酸菌在仪器扫描区域内者42例、区域之外者58例,两类阴性率分别为6.32%(42/665)和8.72%(58/665)。结论显微扫描仪检测临床样本中抗酸菌存在较高程度的阳性与一定程度的阴性,应不断改进和优化仪器扫描参数,并强化实验室人工复检程序。

  • 标签: 抗酸菌 金胺O荧光染色 涂片检查 显微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索了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经-20 ℃冻存后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并探索比较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syphilis 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通过ELISA法和(或)CMIA法初筛阳性标本483例血清标本,再用TPPA法检测。根据ELISA法检测的S/CO值将患者标本分别分为四组:A组(S/CO≥10),B组(10>S/CO≥5),C组(5>S/CO≥1),D组(S/CO<1,但TPPA为阳性)。结果A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比99%,P>0.05);B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84%比97.84%,P>0.05);C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比92.22%,P>0.05);D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88.89%,P<0.05),并且D组ELISA、CMIA、TRUST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0%、88.89%、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方法检测冻存前和冻存后血清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8%比96.03%,P>0.05);ELISA方法检测冻存前和冻存后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10%比99.57%,P>0.05);而检测的冻存前标本ELISA法结果和CMIA法结果的敏感性分别为96.10%、99.57%,均高于TRUST敏感性(4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冷冻对ELISA检测梅毒阳性的标本无影响,而对ELISA检测梅毒阴性的标本有一定影响。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时应关注ELISA、CMIA和TRUST检测方法的阳性阴性标本,使用多方法联合检测可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血清 -20 ℃冻存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特异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新增的临床确诊手段,但是目前出现了较多的阳性问题。本文将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IgM和IgG抗体检测出现阳性的原因,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抗体阳性结果。临床上需要明确,尽管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减少IgM和IgG抗体检测的阳性,但无法完全避免。特异IgM/IgG抗体必须进行两次以上的动态检测,才能够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情况下可靠的确诊标准。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假阳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州市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事件检测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防控建议,助力新冠疫情的精准防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应用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用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8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事件涉及8家不同检测单位,波及个案19例,个案密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3起为新冠疫苗核酸污染样本造成的个案核酸初筛阳性事件,1起为高校实验室新冠病毒基因片段污染造成的个案核酸筛查阳性事件,3起为新冠核酸检测初筛快检方法误差造成的阳性事件,1起为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其他误差造成。结论新冠疫苗接种单位疫苗污染和实验室新冠核酸初筛使用快检方法误差是本次新冠病毒阳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疫情处置中新冠核酸快检方法仅作为辅助判断;核酸采样点需对可能存在疫苗污染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防控;新冠病毒相关实验室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相关工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假阳性 快速核酸检测 疫苗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种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的特异性,探讨阳性的干扰因素和避免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6日至4月2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血清:(1)健康对照组120例;(2)病原感染组139例:乙型肝炎大三阳和小三阳42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7例、梅毒抗体阳性11例、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12例、风疹病毒抗体阳性12例、EB病毒抗体阳性8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患者血清各15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血清12例;(3)内源性干扰组242例:血清总IgM升高20例、IgG升高20例、总补体升高15例、甲胎蛋白升高9例、类风湿因子正常组(≤20 IU/ml)84例和升高组(>20 IU/ml)94例;(4)孕妇和肿瘤患者组126例:包括孕妇、实体器官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各42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咽拭子2019-nCoV核酸,阴性样本且患者排除2019-nCoV感染的纳入抗体阳性研究。用A、B、C 3种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上述血清2019-nCoV抗体,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试剂检测健康对照血清2019-nCoV IgM和IgG的阳性率为0和0.83%(1/120),B试剂阳性率为4.17%(5/120),C试剂无阳性。3种试剂检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血清阳性率均为1/12,B试剂在丙肝抗体阳性血清的阳性率为7.41%(2/27)。B试剂在血清类风湿因子正常组和升高组阳性率分别为9.52%(8/84)和54.26%(51/94)(χ²=40.05,P<0.001);A试剂和C试剂在类风湿因子正常组均无阳性,升高组各有3例IgM/IgG抗体阳性。A、B、C试剂在总体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55%(3/548)、4.20%(23/548)、0.73%(4/548)。结论不同试剂盒的特异性差别较大,高类风湿因子是导致B试剂盒阳性的主要因素,使用高纯度的抗体和适当的阻断剂有助于提高其检测的特异度。

  • 标签: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胶体金 色谱法, 亲和 假阳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起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的干扰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2020年1月22日至2月15日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不同病原体感染及相关慢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共71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1例患者血清中2019-nCoV IgM抗体,其中包括6例2019-nCoV肺炎确诊患者,5例A型流感病毒IgM阳性患者,5例B型流感病毒IgM阳性患者,5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者,5例嗜肺军团菌IgM阳性患者和29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5例高血压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然后对2019-nCoV IgM抗体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造成检测结果阳性的可能因素;再采用尿素解离试验对阳性结果的血清进行解离,以尿素最佳解离浓度进行解离后重新测定2019-nCoV IgM抗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和18例中高水平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血清中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阳性,其余47例受检者血清均为阴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尿素解离浓度为6 mol/L时,上述18例中高水平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的17例的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阴性,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血清检测仍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尿素解离浓度为4 mol/L,解离时间为10 min,且亲和指数<0.46设定为阴性时,15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血清的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阴性,6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血清检测仍为阳性。结论中高水平IgM型类风湿因子易造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019-nCoVIgM结果的阳性,针对检测结果阳性的样本进行尿素解离将有利于降低阳性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尿素 免疫球蛋白M 假阳性反应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131I全身显像可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转移或复发的诊疗方案提供主要依据,是目前临床不可或缺的辅助诊疗方法。然而,由于多种生理或病理原因,可能会导致131I全身显像阳性,这对正确解读131I全身显像、判断是否存在复发和转移造成了较大困难。因此,了解造成131I全身显像阳性的原因对DTC患者的正确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笔者从病因学的角度对DTC患者131I全身显像阳性的原因进行综述。

  • 标签: 碘放射性同位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核素显像 假阳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直肠梅毒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临床上缺少检测组织梅毒螺旋体的商品化试剂。现报道2例直肠梅毒病例,患者均以消化道症状起病,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病变,但病理检查未能明确性质,通过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在直肠组织中查见大量梅毒螺旋体片段,结合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为阳性,近期有同性无保护肛交史,支持直肠梅毒诊断,驱梅治疗后病情缓解。提示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可以作为特殊组织和器官感染梅毒螺旋体的补充检测手段。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直肠梅毒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周围感染(PJI)翻修术前预防性使用一剂敏感抗生素是否影响术中标本的培养阳性率。方法此前瞻性研究招募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因PJI需行翻修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停用抗生素2周后通过抽取关节液,经培养已明确病源菌及药敏结果,且术中取出部分/全部体。按照入院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在翻修手术切皮前30~60 min使用一剂敏感抗生素后再取标本,B组在所有标本取材后使用一剂敏感抗生素。术中取关节液、组织、组织研磨液(TGF)及超声体裂解液(UPL)进行需氧及厌氧培养。根据术中至少有1项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标准,分析及比较两组术前及术中培养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例术前关节液培养阳性的PJI患者,其中A组16例,B组16例。最常见的感染细菌为葡萄球菌(59.3%,19/3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Tsukayama分型、体移除及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关节滑液白细胞计数(SF-WBC)、关节滑液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关节液、组织、TGF及UPL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1.3%(13/16)、62.5%(10/16)、93.8%(15/16)和93.8%(15/16),B组术中关节液、组织、TGF及UPL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7.5%(14/16)、68.8%(11/16)、93.8%(15/16)和100.0%(16/16),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与UPL培养阳性率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各自组内组织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JI翻修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会影响术中标本培养阳性率,在PJI感染翻修手术前无需推迟使用预防性抗生素;②TGF培养阳性率与UPL培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传统组织培养阳性率,对于无法进行超声裂解的机构可通过组织研磨的方法提高培养阳性率。

  • 标签: 假体相关感染 抗生素预防 关节成形术,置换 细菌培养 翻修手术
  • 作者: 罗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生活与健康》2021年12期
  • 机构:崇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1230
  • 简介: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部分人群在体检、术前、婚检或孕检时首次发现梅毒阳性,但本人无任何症状。很多人对梅毒并不了解,不懂如何看梅毒检验报告,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别着急,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梅毒检验,教您如何看懂梅毒化验单。

  • 标签: 梅毒;检验
  • 简介:摘要梅毒树胶肿多因早期梅毒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引起,临床罕见,未经治疗者面临死亡风险。肝脏梅毒树胶肿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测常无特殊性。因梅毒树胶肿超强的"模仿"肿瘤的表现,极易产生误诊。本文报道的1例肝脏梅毒树胶肿合并脑梅毒树胶肿患者以肝占位的临床表现入院,经肝肿物穿刺病理活检最终确诊,经过针对梅毒的治疗后患者痊愈。虽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过程中仍应考虑该病可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梅毒症状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和体质量减轻,故临床上易误诊、误治。本例患者症状不典型,曾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反复就诊2年余,口服抑酸和保护胃黏膜药物后无明显疗效,曾给予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也无明显疗效,后经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快速反应、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诊断为胃梅毒,给予肌内注射长效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痊愈。

  • 标签: 梅毒 梅毒螺旋体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梅毒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自《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在梅毒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以及流行控制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在全国层面上实现有效遏制梅毒流行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实施和技术上的挑战,因此,制定和实施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包括筛查、诊断、治疗、预防及社会参与在内的梅毒防治综合策略,对我国迈向梅毒消除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梅毒 预防 控制 挑战 应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硅胶体隆眉弓术在治疗面上部轮廓低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一中心行硅胶体隆眉弓术的女性求美者资料,纳入标准:眉骨低平、眼球突出或上睑臃肿。排除标准:额部曾行注射类手术或有注射物残留,眉骨区手术史,肿瘤史,甲状腺功能抗进或外伤史。根据眶上缘及眉弓区域解剖特点,在双侧眉尾下缘设计小切口,长度约7 mm,眉弓区域骨膜下剥离出与所雕刻体大小合适的腔隙,并置入雕刻好的硅胶体。雕刻体时注意体有效部分为下缘,厚度2~7 mm;体中部为最上端,对应眉毛的内1/3处。体两侧各设有1个小孔,允许术后组织长入。眉尾处体与骨膜缝合固定,眉头处油沙钉打包缝合外固定。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随访时拍摄照片并进行分析。术后满意度根据李克特5分量表由求美者、手术医师及非医学专业人员分别评分,数据以M(P25,P75)表示。应用SPSS 21.0软件采用多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求美者,年龄(25.1±3.1)岁(20~32岁)。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硅胶体84个,置入体厚度(下缘)为(4.53±0.77) mm(2~7 mm)。所有求美者表情正常,均无包膜挛缩、伤口裂开及神经损伤。1例发生极少量血肿,术后1~2周自行吸收;1例在术后6个月发生无菌性炎症,最终行体取出。随访(9.0±3.2)个月,范围6~18个月,除4例对外观轮廓不满意,接受再次手术外,其余求美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术后效果,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获得了更立体的眉弓和面上部三维轮廓,随访时面部容貌立体和谐。术后满意度评分:求美者为4.60(4.38,4.85)分(2.5~5.0分),手术医生为4.85(4.70,4.90)分(4.2~5.0分),非医学专业人员为4.80(4.66,4.90)分(3.7~5.0分)。3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978、P=0.007)。其中,求美者满意度与手术医生满意度(H=9.978、P=0.009)、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H=9.978、P=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医生满意度与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9.978, P=1.000)。结论硅胶体隆眉弓术能有效地重塑面上部轮廓,提供更精致、更具有立体感的面型,是隆眉弓术的首选。

  • 标签: 弹性聚硅酮类 突眼 额骨 眉毛 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保留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体周围感染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共11例采用保留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82±15.57)岁(范围21~74岁)。股骨远端肿瘤膝体6例,胫骨近端肿瘤膝体2例,骨盆体感染2例,股骨中段体1例。术前8例发热,2例出现窦道。序贯疗法治疗失败定义为:感染复发。治疗方法为保留体的清创灌洗同时全身联合局部应用药物敏感的抗生素,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手术部位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72.7%(8/1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停乳链球菌(C群)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由(10.91±2.31)分提升至(20.7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P<0.05)。3例序贯治疗感染控制失败,手术成功率72.7%(8/11),其中1例截肢,1例长期创面换药,1例改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髓内钉反向双插技术控制感染。结论对临床感染症状短于1个月的骨肿瘤保肢术后体周围感染,采用保留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 标签: 感染 骨肿瘤 抗感染药,局部 治疗失败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