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栀桑芩汤治疗肝肺郁热型经前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皮肤科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诊治的肝肺郁热型经前痤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2)。治疗组以自拟丹栀桑芩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和维生素B6治疗,两组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26/2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1,P<0.05)。结论丹栀桑芩汤治疗肝肺郁热型经前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异维A酸胶囊相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近年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技术、器械、观念等因素,各中心报道的TOETVA适应证及禁忌证有所异同。故本文从客观因素如腺体大小、恶性肿瘤清扫彻底性、颈部因素、特殊类型甲状腺炎、口腔颌面因素和其他因素,以及主观因素即患者意愿,对TOETVA的适应证、相对适应证、相对禁忌证、绝对禁忌证进行综述,旨在帮助甲状腺外科医师更全面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行TOETVA,并作出最优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组织活检(TJLB)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在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53例经颈静脉肝组织活检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用LABS-100经颈静脉途径取活检标本,其中经肝静脉穿刺活检者45例,经下腔静脉肝内段活检者8例。对手术适应证、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TJLB均取得成功,平均每例穿刺次数为2.8次,均取得满意的肝组织并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2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自行好转,1例患者出现肝内血肿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存在经皮肝穿刺禁忌证的患者,TJLB是一种实用、安全的方法。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5例接受肝动脉灌注抗生素治疗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此5例患者无法进行经皮穿刺引流并且对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无效。应用介入手术操作将剪短的溶栓导管插入肝动脉并固定,同时给予持续全身肝素化。将抗生素通过溶栓导管泵入。药物均选择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给药剂量和频率参考体静脉给药。5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平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3 d,平均动脉置管灌注时间为9 d。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显示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术中肝动脉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20年12月1 446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TBD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446例PTBD手术中,共发生肝动脉损伤7例,发生率为0.48%。所有病例均采用透视引导穿刺,其中未成功置入引流管者7例(0.48%),发生肝动脉损伤1例,置入1根引流管者1 314例(90.87%),发生肝动脉损伤5例,置入2根引流管者125例(8.65%),发生肝动脉损伤1例。不能成功置入引流管会增加肝动脉损伤的发生率(OR=0.06,95%CI 0.01~0.71,P=0.026)。穿刺针针尖为斜面者1 430例(98.89%),发生肝动脉损伤5例,针尖为三棱形者16例(1.11%),发生肝动脉损伤2例。三棱形针尖会增加肝动脉损伤的发生率(OR=55.57,95%CI 6.84~451.38,P<0.001)。结论肝动脉损伤是PTBD较少见的并发症,采用三棱形针尖穿刺针及不能成功置入引流管是肝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先天性肝纤维化(CHF)是一种罕见的与胆管板畸形相关的肝内胆管遗传发育障碍疾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或漏诊。现报道1例误诊为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时发现,最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H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CHF的诊治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cancer related depression,CRD)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本院肿瘤科63例CRD患者,采用随机化方法产生随机编码按2∶1比例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颗粒剂,对照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模拟剂(2%原药+糊精)。2组均连续用药42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抑郁疗效总有效率为71.4%(30/42)、对照组为14.3%(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2,P<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24评分[(18.67±3.55)分比(24.71±3.74)分,t=-2.1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1.4%(30/42)、对照组为14.3%(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55.33±17.59)分比(62.04±10.72)分,t=-2.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有效改善CRD肝郁脾虚证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经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良性肝外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连续采用经皮经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的17例良性肝外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良性肝外胆道狭窄患者中胆肠吻合口狭窄7例,手术后肝外胆道损伤性狭窄10例(Bismuth Ⅰ型6例,Bismuth Ⅱ型4例)。14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成功解除狭窄并拔除支撑管,成功率为82.3%。本组患者的治疗包括胆管扩张3~5次(中位次数为4次),逐渐更换增大支撑管尺寸并留置支撑管6~9个月(中位时间7.6个月)。3例患者未能完成治疗,其中2例患者因胆道严重狭窄,导丝未能通过狭窄段而提前终止治疗;1例患者行胆道扩张过程中因扩张器穿入肝实质引起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14例患者随访6~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均无复发性狭窄出现。结论经皮经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良性肝外胆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的经皮经肝Ⅰ期胆道造瘘(3D-PTOBF)取石手术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70例,年龄(54.9±12.9)岁。依据取石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PTOBF取石组(n=56)和传统经皮经肝Ⅰ期胆道造瘘(PTOBF)取石组(n=60)。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胆道镜取石次数、术后住院时间、结石复发率等。结果两组即刻结石清除率和最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D-PTOBF取石组术后住院时间(4.6±2.3)d、胆道镜取石次数(1.43±0.71)次,均低于传统PTOBF取石组(6.1±2.9)d、(2.07±1.2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D-PTOBF取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6/56)、复发率10.7%(6/56),传统PTOBF取石组分别为13.3%(8/60)、13.3%(8/6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PTOBF取石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相较于传统PTOBF取石,具有手术次数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术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不同手术导致胆管损伤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4例,男性7例,年龄(47.5±15.3)岁。1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Ⅱ 1型损伤7例,Ⅱ 2型损伤1例,Ⅱ 3型损伤1例,Ⅱ 1型同时合并Ⅱ 2型1例,Ⅱ 4型1例。8例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给予修复,另外3例修复手术距离初次手术的时间分别为2 d、9 d和5个月。所有患者均利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的手术方式进行胆管修复,不放置T型管。结果本组所有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术均1次成功,无死亡病例。2例肝总管端端吻合的患者术后吻合口有胆漏发生,量少:其中1例术后3 d胆漏即消失;另1例经腹腔引流2周后痊愈。其他病例围手术期无胆漏、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无胆管炎表现。所有病例术后经肝经皮胆道引流通畅,肝表面胆道引流管穿出的部位无胆漏发生,1例在术后6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其余病例均是在术后3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无腹胀、腹痛、寒战发热、黄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管无狭窄、扩张,工作生活正常,治愈率100%(11/11)。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手术方式应尽量选择胆管端端吻合术,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维持胆汁排泄的正常生理通路;经肝经皮胆道引流能够保障胆管端端吻合修复,能够减低患者的致残分级。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肠系膜上静脉肝外门体分流术(TEPS)在肝外门静脉阻塞病变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12例肝外门静脉阻塞病变患者,实施TEPS。采用腹部脐下正中纵行小切口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属支,经此引入RUPS-100穿刺针至肠系膜上静脉主干;经右侧颈内静脉引入直径20 mm球囊标记下腔静脉位置;透视下采用RUPS-100穿刺针穿刺下腔静脉内的球囊,并采用加硬泥鳅导丝建立肠系膜静脉-颈内静脉路径;最后采用覆膜支架在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间建立门-体分流通道。记录总手术时间、单纯建立门-体分流通道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前后肠系膜上静脉的压力等数据,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肠系膜上静脉压。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总手术时间为(113±32)min,单纯建立门-体分流通道的时间为(31±5)min,对比剂用量为(129±48)ml,术前及术后肠系膜上静脉压分别为(27.8±2.7)和(14.3±2.1)mmHg,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25,P<0.01)。术后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均缓解,但出现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菌血症,1例轻微肝性脑病,经后续治疗后均治愈;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CT显示所有患者门-体分流通道均通畅。结论对于急、慢性肝外门静脉阻塞病变患者,本研究初步证实了TEPS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清肝补脾降糖饮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成人T2DM肝旺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2月-2021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T2DM肝旺脾虚证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观察组加用清肝补脾降糖饮。2 组均治疗12 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干化学法和罗氏电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2 hP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实时监测动态血糖,包括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百分比、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内时间(TAR)百分比、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内时间(TBR)百分比;观察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48/52)、对照组为56.9%(29/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2,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t=6.30,P<0.01)。观察组治疗后HbA1c达标率为46.2%(24/52)、对照组为23.5%(12/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16)。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AGE、TAR、TBR降低,TIR升高(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8、1.06、0.22、1.45,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2 hPBG、HbA1c水平降低(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2、0.18、1.5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INS水平和HOMA-IR降低(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5、0.51,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轻度恶心2例、一过性腹泻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P=0.118)。结论清肝补脾降糖饮可改善成人T2DM肝旺脾虚证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TIR和血糖达标率,疗效与磷酸西格列汀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亚扩张能否降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行TIPS治疗的19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87例,年龄25~79(54±11)岁。所有患者术中均置入直径8 mm裸支架+覆膜支架,并采用直径6 mm或8 mm球囊扩张。根据球囊直径大小,患者分为亚扩张组(6 mm,105例)与对照组(8 mm,92例)。术后累积肝性脑病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9(12~54)个月,亚扩张组患者16例(15.2%)出现肝性脑病,显著低于对照组27例(29.3%)(P=0.014),但两组患者消化道再出血率、支架功能障碍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P=0.659,P=0.968)。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分组(亚扩张组 比 对照组)(HR=0.291,95%CI 0.125~0.674,P=0.004)是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支架亚扩张可降低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且不增加消化道再出血率、支架功能障碍率及死亡风险,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