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初步对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探讨焦虑、抑郁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营养风险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制定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进行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采用单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列联相关多种统计学分析结合的方式探讨可能影响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探讨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结果121例患者中,99例(81.8%)放疗期的胸部肿瘤患者即将或已经出现焦虑,42例(34.7%)的患者处在抑郁的边界或者已经发生抑郁。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营养风险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首次放疗以及营养风险是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婚姻状况、肿瘤发生的部位、手术、首次放疗以及营养风险影响抑郁的发生。结论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问题较严重,营养风险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存在正向关。是否手术、首次放疗是焦虑、抑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疗法 应激 心理学 焦虑 抑郁 营养评价 危险性评估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床旁肺部超声评估(BLUE)方案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入住ICU的机械通气患者按照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影像资料及肺部听诊给予胸部物理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影像资料及肺部听诊基础上,每日按照改良BLUE方案进行肺部超声评估后给予胸部物理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治疗后1、2、4、7 d自主排痰能力。结果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7.82 ± 1.38)d、ICU住院时间(10.16 ± 1.8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0.14 ± 1.73)d,ICU住院时间(12.78 ± 2.1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6.56,均P<0.05);2组治疗后4、7 d自主排痰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2.52,均P<0.05);2组治疗后1、2 d自主排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超声可连续监测肺部变化,护士可以根据超声图像,对患者实施目标导向性胸部物理治疗。

  • 标签: 超声 胸部物理治疗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部创伤占创伤总数的10%~15%,在创伤导致的死亡中,约25%是由胸部创伤所引起。规范、准确的创伤严重程度评估是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基础,应用胸部创伤专科评分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对预测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制订临床决策和优化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胸部创伤评分类型多样,功能特点各有不同,进行伤情评估时应依据致伤机制、损伤部位及诊疗需求选择适宜的创伤评分。笔者对不同类型胸部创伤评分的适用范围、评分方法及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为临床胸部创伤诊治中更合理使用创伤评分提供参考。

  • 标签: 胸部损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伤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戈谢病患者胸部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肺部浸润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03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戈谢病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胸部CT检查,分析和描述其肺部间质和实质等影像表现。结果43例戈谢病患者中,有20例胸部CT表现异常。肺部呈弥漫性小叶间隔增厚10例,主要分布在双肺下叶;肺部呈单叶段或多叶段的磨玻璃征象5例;细小结节影2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影;肺纤维化者1例,以左肺上叶更为显著。其他表现包括肺囊泡3例、局限性胸膜增厚2例、气胸1例、肺动脉高压1例、胸腺增大12例。戈谢病患者出现肺部病变者以10~14岁居多,其中,小叶间隔增厚与胸腺增大等征象多见,在该年龄区间内分别各有5例。结论戈谢病患者半数累及肺部,肺部表现多样,多表现为弥漫间质病变,主要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和磨玻璃样透光度减低,与戈谢细胞浸润病理一致,但不具备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并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浸润相鉴别。

  • 标签: 戈谢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骨骼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COPD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常规胸部CT扫描不仅可以评估COPD患者的肺部病变,而且可以通过定量分析胸部骨骼肌了解COPD的严重程度。本文主要对胸部CT定量评估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骨骼肌功能障碍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肺腺鳞癌是一种少见的肺癌组织学亚型,比单纯的肺腺癌和肺鳞癌预后更差。胸部CT检查,肺腺鳞癌以周围型多见,密度及强化多不均匀,可以腺癌表现为主,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也可以鳞癌表现为主,如空洞、坏死等。肺腺鳞癌的影像表现并不是特异的,尽早获得病理诊断及开始积极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 标签: 肺腺鳞癌 胸部CT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肌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95例COPD患者。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分为轻-中度组(FEV1%pred≥50%,n=52)及重-极重度组(FEV1%pred<50%,n=43)2组。在平静呼吸及尽力呼吸下行动态胸部DR,通过后处理软件分析获得横膈移动距离、速率及尽力吸气末和呼气末右侧膈肌角(右侧膈肌顶点和右肋膈角顶点连线与水平线所成夹角)的变化。2组间比较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COPD患者在平静呼吸时左、右侧横膈移动幅度及最大运动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尽力呼吸时,重-极重度组左、右两侧横隔移动幅度均小于轻-中度组(P值均<0.05),分别为左侧重-极重度(28.98±10.49) mm、左侧轻-中度(35.38±12.08) mm、右侧重-极重度24.87(12.77)mm、右侧轻-中度36.00(16.40)mm,重-极重度组左、右两侧横隔在吸气及呼气过程中最大运动速率均小于轻-中度组(P值均<0.05);尽力吸气末及尽力呼气末右侧膈肌角在重-极重度组有减少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尽力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与最大运动速率及FEV1/用力肺活量呈正相关,与残气量/肺总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动态胸部DR可以简便、有效地对COPD膈肌功能进行动态评价。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动态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 膈肌 膈肌功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辅助定量测量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5日至3月1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9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动态影像资料。依据最终诊断,99例患者分为普通型(36例)、重型(33例)和危重型(30例),分析3型间CT影像学表现,包括CT基本征象、肺炎病灶总体积及肺炎病灶总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体积比)。使用AI软件定量评价胸部CT影像的动态变化,定量指标有CT病灶峰值时间、病灶峰值总体积、病灶峰值体积比、总体积最大增长率、体积比最大增长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3型间定量指标的差异,以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3型间定性指标的差异。采用序列测量及散点图显示3型COVID-19病灶体积比的演变趋势,采用ROC曲线分析肺炎病灶体积比及其最大增长率预判普通型肺炎转为重型或危重型的价值。结果普通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年龄显著高于普通型(P<0.01)。与普通型[2.5(1.0,5.0)d]和危重型[2.5(1.0,4.0)d]相比,重型发病至首次胸部CT扫描的时间延长[5.0(2.5,8.0)d,P<0.01]。普通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首诊肺部多叶受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0例、29例、25例,χ²=10.403,P=0.006),其中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多肺叶受累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型(P=0.002)。普通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首诊体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0.2%,4.7%)、9.30%(1.63%,26.83%)、2.10%(0.64%,8.61%),Z=14.236,P=0.001],其中重型患者体积比显著高于普通型(P<0.001),普通型与危重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随访CT显示肺炎病灶呈进展及恢复的动态转变,可见多期相病灶共存。3型COVID-19患者病灶体积比散点图中趋势线显示进展期病灶均呈由少到多的发展。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病灶峰值体积比分别为9.75%(4.83%,13.18%)、29.80%(23.99%,42.36%)和61.81%(43.73%,7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147,P<0.001),病灶体积比的最大增长率分别为1.27%(0.50%,1.81%)/d、4.39%(3.16%,5.54%)/d和6.02%(4.77%,9.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53,P<0.001),病灶峰值时间分别为12.0(9.0,15.0) d、13.0(10.0,16.0) d和16.5(12.0,2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24,P=0.009)。以肺炎病灶峰值体积比22.60%、体积比的最大增长率1.875%/d为界值,诊断普通型转重型或危重型的灵敏度分别为92.10%、96.83%,特异度分别为100%、80.5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87、0.925。结论COVID-19肺炎病灶在CT上呈类抛物线样变化,采用AI技术对CT肺炎病灶体积比进行动态精确测量有助于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判疾病的发展趋势,病灶体积比快速增长的患者更容易转变为重型或危重型。

  • 标签: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间质来源疾病。在胸部CT上,OP主要表现为实变和/或结节伴支气管气相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以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和胸膜下分布为著,还可见"反晕"征、条带状实变和小叶间隔旁实变等特征,可以呈现"游走"性。OP的诊断是在影像学基础上结合临床和病理的综合性评估

  • 标签: 机化性肺炎 胸部CT 肺损伤 实变 "反晕"征
  • 简介:摘要严重胸部损伤一直是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胸部损伤以高能量损伤为主,伤情严重和复杂,救治难度不断增大。近年来,胸腔镜、体外膜氧合(ECMO)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及创伤救治理念的更新,使得过去许多治疗无望的严重胸部损伤患者获得妥善的救治。目前,对严重胸部损伤的临床治疗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争议,笔者结合文献和临床救治经验,对几类严重胸部损伤的救治方法选择和手术时机等进行分析,为严重胸部损伤的规范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胸部损伤 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诺卡菌病确诊时的胸部CT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肺诺卡菌病患者,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肺诺卡菌病15例,1例为播散性诺卡菌病(皮肤、肺)。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少数可出现咯血、胸痛。胸部CT常表现为多发结节(81%,13/16)、实变(75%,12/16)、支气管扩张(56%,9/16),其他表现包括空洞(25%,4/16)、胸内淋巴结肿大(44%,7/16)、胸膜增厚(56%,9/16)、胸腔积液(6%,1/16)、肿块(13%,2/16)。结论肺诺卡菌病的胸部CT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见的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少见空洞病变常发生在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新发结节需高度警惕并发肺诺卡菌病。

  • 标签: 肺诺卡菌 胸部CT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宁夏地区儿童头颅、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水平,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CT辐射剂量优化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实地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市、县、区不同规模医院1~2周内儿童(≤15岁)头颅、胸部CT的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患者有效剂量(E)值;并将CTDIvol、DLP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与其他国家推荐的DRL值进行比较;所有儿童分4个年龄组:<1岁、1~5岁、6~10岁、11~15岁。结果走访调查39家医院,调查CT设备47台,采集头颅断层扫描1 134例,胸部平扫636例。头颅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44.2 mGy、456.2 mGy·cm;1~5岁:57.2 mGy、659.6 mGy·cm;6~10岁:61.1 mGy、668.7 mGy·cm;11~15岁:63.6 mGy、849.3 mGy·cm。胸部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5.0 mGy、89.2 mGy·cm;1~5岁:5.9 mGy、124.8 mGy·cm;6~10岁:6.0 mGy、167.9 mGy·cm;11~15岁:7.1 mGy、235.0 mGy·cm。结论宁夏地区儿童胸部CT的辐射剂量与其他报道相近,但头颅CT的辐射剂量相对偏高,且各年龄段均存在偏高现象,尤以婴儿患者较著;应加强宁夏地区儿童头颅CT的辐射剂量优化与监管,增强儿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的剂量控制意识,提高对辐射相关风险的认识。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成像 辐射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 辐射剂量优化
  • 作者: 甘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5100
  • 简介: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主要是运用射线比较高的探测器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扫描出来的图像不仅清晰而且出结果的时间还很快。通过图像可以让医生清晰地了解到病人的患病位置及患病情况,然后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

  • 标签: 胸部CT;检查
  • 简介:摘要胸部放疗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与之相关的剂量分割存在一定争议。超分割放疗方案(2次/d)作为前瞻性研究确立的标准方案,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治疗的不便利,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被其他治疗策略代替。另外在不可手术的淋巴结阴性的Ⅰ期小细胞肺癌中,立体定向消融放疗为部分高龄且预计难以耐受长疗程放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合适的剂量分割方案既可以保证治疗疗效,也能降低放疗相关急性及晚期损伤。本文将对目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剂量分割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癌,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剂量分割 现状
  • 简介:摘要胸部爆炸伤是现代战伤和恐怖袭击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也是爆炸伤中致死率最高的伤类之一,大部分严重胸部爆炸伤患者死于受伤早期和院前转运途中,故对其紧急救治特别重要。目前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且临床上缺乏胸部爆炸伤救治规范。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针对胸部爆炸伤的分型、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关键技术和处置策略制订本指南,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爆震伤 胸部损伤 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房发育症胸部结构分区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687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年龄14~45岁,平均27.0岁。均根据术前胸部乳房相关指标测量进行Simon分类,并行手术区域设计、乳房B超检查、Derriford外表量表评估。将男性胸部分为6个区域,0区乳晕区、1区乳房凸起区、2区副乳区、3区胸侧卷区、4区下皱襞区、T区相对禁忌区。对以上区域中明显脂肪堆积隆起的分区进行脂肪抽吸,避免在区域连接处过度抽吸导致术后凹陷,最终达到各个区域过渡平整。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拍摄患者胸部正位及斜位照片,比较各结构分区术前、术后变化。于术后12个月随访时,统计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687例患者,按照Simon分类,Ⅰ度65例,Ⅱa度257例,Ⅱb度194例,Ⅲ度171例。术前,除了SimonⅠ度的65例患者仅表现为0区凸起,其余患者都包含有1区凸起,2~4区则在不同患者中伴随出现。经对不同分区进行脂肪抽吸及腺体剥脱旋切后,患者乳房平整,各分区过渡自然,无明显凸起及凹陷。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术后随访,患者胸部形态稳定,无血肿、血清肿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687例患者中,满意度10分共634例,8~9分53例,平均满意度评分9.90分。未达满分的53例患者中48例因0区及1区皮下瘢痕致局部发硬,5例因1区与T区过渡处凹陷、3区及4区局部凹陷导致外形不满意。结论男性乳房发育症的胸部结构分区能为整形外科医生及男性患者提供简单、直观、医患认同度高的术前评估,也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适当、简化、精确的指导。

  • 标签: 男子乳腺发育 分类法 脂肪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河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胸部CT扫描及常规胸部CT扫描。记录90例疑似肺癌患者低剂量胸部CT扫描和常规胸部CT扫描结果,所得数据与病理检查或随访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等相关指标。结果90例疑似肺癌患者各项检查完成率均为100.00%。低剂量胸部CT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4.87%,特异性为83.33%;常规胸部CT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6.15%,特异性为91.67%,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90例疑似肺癌患者的常规胸部CT检查与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90例疑似肺癌患者经常规胸部CT检查过程中CTDIvol、DLP水平均高于低剂量胸部CT检查(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诊断肺癌具有重要价值,且此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检查安全性。

  • 标签: 肺癌 低剂量 胸部CT扫描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