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肽注射液对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的初发初治的HSPN患儿,临床表现为中等至大量蛋白尿[>25 mg/(kg·24 h)],伴镜下和(或)肉眼血尿,发病8周内完善肾病理诊断明确且病理分级在Ⅲ级以上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多肽注射液治疗1周。比较治疗后第4周、8周和6个月后2组总有效率和感染率差异,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最终纳入研究HSPN患儿共60例,根据随机化数字表分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后第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80.0% vs 70.0%),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93.3% vs 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5,P=0.003);在治疗后第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100.0% vs 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001)。观察组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454,P<0.001),特别是急性期治疗8周内,观察组感染仅3例(10.0%),而对照组为9例(30.0%)。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安全、有效,可通过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率和增加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脾多肽注射液 儿童 紫癜性肾炎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肽注射液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近中期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R-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31例,予以多肽注射液联合R-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生存率,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CD8+)、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VEGF、bF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HOP方案单独及联合多肽注射液治疗DLBCL,疗效确切,对抑制患者新血管生成、改善远期生存率方面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多肽注射液联合R-CHOP方案能有效改善DLBCL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脾多肽注射液 R-CHOP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肽注射液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0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51)、常规组(n=51)。常规组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多肽注射液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和肽素(copeptin)、降钙素原(PCT)、免疫因子(血清CD4+/CD8+、CD4+)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常规组80.39%(P<0.05);治疗1周后研究组血清copeptin、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血清CD4+、CD4+/CD8+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2/51)与常规组7.84%(4/5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肽注射液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其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opeptin、PCT水平,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肺部感染 脾多肽注射液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肽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功能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山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n=20)及干预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干预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多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及外周血PD-1/PD-L1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1及PD-L1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肽作用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多肽作用后对细胞PD-1及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多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化疗后T细胞总数低于化疗前(59.93±3.43比65.28±3.29,t=-4.45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化疗后CD4+T细胞(41.47±3.67比34.69±3.61,t=5.783,P<0.05)及T细胞总数(69.33±3.59比63.25±3.29,t=3.686,P<0.05)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化疗后外周血PD-1(5.74±0.52比4.81±0.35,t=3.325,P<0.05)/PD-L1(5.14±0.29比4.30±0.21,t=4.453,P<0.05)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1(11比2,χ2=7.440,P<0.05)及PD-L1(17比4,χ2=10.912,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有关(8比3,χ2=4.713,P<0.05),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11比6,χ2=5.96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肽干预后,MDA-MB-231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F=5.998,P<0.05),S期比例增高(F=10.375,P<0.05),PD-1(F=32.123,P<0.05)及PD-L1(F=37.550,P<0.05)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肽可改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下调患者外周血及细胞株中PD-1/PD-L1的表达。

  • 标签: 乳腺癌 多肽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简介:摘要非编码RNA(ncRNA)过去被认为是一类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基因转录产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部分ncRNA能够编码产生功能性多肽,且通过测序、质谱等技术可以证实此类ncRNA和多肽往往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和同源性。本文以“非编码RNA”和“多肽”为关键词在多个数据库进行了相关研究的检索,对编码多肽的ncRNA特征、编码多肽的检测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这些功能性多肽参与了包括调节肿瘤发生发展、调节肌肉活动以及调节免疫应答等过程,将来可将ncRNA来源的多肽作为一类新型的标志物在疾病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观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将ncRNA编码的多肽作为靶点亦可为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非编码RNA 翻译 编码 多肽
  • 简介:摘要胃部副临床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45岁女性患者,因间断上腹胀7个月余就诊,10年前因外伤曾行脾脏切除术。术前胃镜、超声内镜和腹部CT均提示胃底占位,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副组织。

  • 标签: 胃肿瘤 胃底副脾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戈谢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病,为临床罕见病。现报道1例28岁确诊I型戈谢病的男性患者,因少见的梗死而行全切除术。分析切除在戈谢病的临床适应证及随访管理措施。

  • 标签: 戈谢病 脾切除术 葡萄糖脑苷脂酶 酶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正畸矫治阶段唾液多肽组学的差异。方法纵向观察不同矫治阶段(初戴矫治器2个月、矫治18个月)的正畸患者共30例,在两个时间点分别收集其总唾液,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结合弱阳离子磁珠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数据库和软件进行蛋白预测。结果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平均检测到了130个有意义的多肽谱峰,两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矫治阶段患者的唾液多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共有7个多肽峰其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5个谱峰在18个月组的峰值强度高于2个月组,另外2个谱峰在18个月组的峰值强度低于2个月组;此外本研究预测2022.1Da为C3补体,2863Da为载脂蛋白A1。结论本研究提示正畸矫治及牙齿移动的过程中唾液多肽组分存在着变化和差异,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正畸过程中的机械力作用产生的牙槽骨改建、牙根吸收等有关,提出了基于唾液检测的精准医疗探索正畸矫治及牙齿移动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的新思路。

  • 标签: 正畸矫治 牙齿移动 唾液多肽组学 质谱技术
  • 简介:摘要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功能亢进患者资料,比较患者部分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1周、1、3、6个月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肝脏合成功能。结果显示部分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后功能亢进,一定程度上改善肝脏合成功能,减少肝硬化功能亢进患者医疗费用,是肝硬化功能亢进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以大量胶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为特征的纤维增生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肽在防治瘢痕疙瘩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过度纤维化、降低胶原表达、减轻胶原沉积、促进细胞外基质重塑,达到治疗瘢痕疙瘩的目的。该文对多肽类物质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瘢痕疙瘩 多肽 成纤维细胞 胶原
  • 作者: 魏凤香 朱琦 陈晓杭 宿进江 杨洁霞 李冬雪 温丽娟 李高驰 黄晓仪 刘金星 尹爱华 曹永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154007;遵义医科大学基地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63006,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154007,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广州 510000,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遵义医科大学基地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63006,广东省药科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临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Clin-Tof-II构建多肽模型,研究地中海贫血胎儿羊水的多肽质谱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孕妇83例为研究对象,留取羊水标本5 mL并分组。根据α、β基因缺失情况分为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1组)50例,重型地中海贫血(地贫2组)33例,同时以50例正常羊水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多肽组学测序分析。结果通过对正常对照与地贫1和地贫2羊水多肽质谱数据分析,得到134(P<0.05)个差异多肽峰,其中显著性差异多肽峰(P<0.01)32个,极显著性差异多肽峰(P<0.001)102个。其中89号(M/Z 3239.9)和14号(M/Z 1173.9)差异峰的重现性较好。根据极显著差异多肽峰14号(M/Z 1172.4)和89号(M/Z 3239.9),建立K-近邻模型KNN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BF,为评估高危地贫胎儿提供临床价值。结论羊水多肽质谱模型能够准确区分正常对照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但尚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诊断相关多肽峰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简介:摘要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ndothelial monocyte-activating polypeptide Ⅱ,EMAP Ⅱ)是一种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促凝活性、趋化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诱导炎症反应的蛋白。EMAP Ⅱ是由其前体蛋白pro-EMAP Ⅱ在一定条件下酶解形成,可作用于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发挥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国内外关于EMAP Ⅱ的研究多集中在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心肌梗塞、肺损伤等方面。该文将从EMAP Ⅱ的结构、功能及分布、抑制血管新生的详细机制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详细阐述EMAP Ⅱ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 血管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需行肝移植术的严重功能亢进受者在肝移植术中同期进行动脉结扎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脏移植手术受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06例患者,其中男性180例,女性26例,年龄(51.0±9.0)岁。51例肝移植术中行动脉结扎的患者设为研究组,155例术中未行动脉结扎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者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肌酐等指标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前及术后第1、3、7、30、90天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及术后第1、3天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第5、7、30、90天两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术后第3、5、7、30天研究组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发生感染、严重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动脉/门静脉血栓、精神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急性肾损伤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者分别为5例(9.8%)和2例(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行动脉结扎术是安全的,有益于严重功能亢进受者术后早期白细胞计数回升以及血肌酐指标恢复,且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肝移植 脾动脉结扎 门静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0例行腹腔镜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与切除组相比,动脉结扎组手术时间短[(181±72)min比(284±72)min ,t=-6.205,P<0.01]、术中失血量少[(100±50)ml比( 700±86) ml,t=-5.166,P<0.01]、输血率低(28%比67%,χ2=11.47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动脉结扎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切除组(2 d比3 d,Z=2.361,P<0.05);切除组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上升程度高于动脉结扎组(P<0.05);切除组10例术后出现门静脉血栓,动脉结扎组6例术后出现门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7,P<0.05)。结论与腹腔镜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腹腔镜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手术方式相对简单、创伤小、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低等优势。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脾动脉 结扎术 脾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囊肿的诊治情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收治的入院诊断为囊肿的14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为(8.7±3.1)岁,术前病程时间为(5.1±4.7)个月。术前腹痛8例,余6例无临床症状。术前均行B型超声和腹部增强CT检查,其中3例术前行腹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按术中是否输血,将患儿分为输血组(5例)和未输血组(9例)。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手术前病程时间、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输血情况、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病理诊断、术后住院天数、出院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开放手术4例,腹腔镜手术10例,其中2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本研究患儿手术时间为(125.4±52.9) min,输血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输血组,(176.0±49.2 )min比(97.2±29.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病理诊断为假性囊肿4例,先天性囊肿10例,10例中表皮样囊肿1例,皮样囊肿9例,无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为(5.1±1.7) d,术后住院时间为(7.9±3.4) d。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在输血组和非输血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复查B型超声,随访时间为(20.8±10.3)个月,术后复发1例,病理诊断为皮样囊肿,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脾脏。结论对于囊肿行保手术存在一定的复发率,需密切随访,必要时再次手术切除脾脏。

  • 标签: 囊肿 外科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1例淋巴结病理提示Castleman病且有相对丰富临床表现的病例,梳理了多中心型Castleman病诊疗的流程,并最终以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蛋白)为突破口,确诊POEMS综合征。

  • 标签: POEMS综合征 腹水 Castleman病理改变
  • 简介:摘要骨组织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超出自愈极限的骨缺损仍然需要进行骨移植。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等钙磷材料是目前常见的骨修复支架材料,但这些生物活性材料往往缺乏成骨诱导活性、促种子细胞黏附以及促血管生成等能力。弥补这些缺陷的传统方法是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生长调节因子对生物活性材料上的成骨过程进行调控。然而这些活性因子往往具有成本高、不能长期使用等缺点。为解决以上问题,各种小分子活性肽应运而生,并发挥了较好的成骨效应。对常见的多种诱导成骨的小分子活性肽进行介绍,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小分子活性多肽 细胞黏附 成骨分化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探讨优先离断网膜束带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预防损伤的临床价值,对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的52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录像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42例患者术中在分离左半大网膜或脾脏前,先离断网膜束带(预处理组),279例患者未先行离断网膜束带(对照组)。预处理组发生损伤4例(1.65%),其中Ⅰ级3例(1.24%)、Ⅱ级1例(0.41%);对照组发生损伤24例(8.60%),其中Ⅰ级22例(7.89%)、Ⅱ级2例(0.72%),牵拉网膜束带致包膜撕裂19例(6.81%)。两组损伤总数、Ⅰ级损伤及牵拉网膜束带致包膜撕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8例术中发生损伤者的手术时间为(185±89)min,长于493例术中无损伤患者的(172±95)min(P<0.05)。提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牵拉网膜束带导致包膜撕裂是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为Ⅰ级损伤,损伤发生会延长手术时间,优先离断网膜束带可有效地减少术中损伤。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脾网膜束带 脾损伤,手术中并发症 预防 胃切除术,根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伴门静脉高压功能亢进患者肝移植术中行动脉结扎对肝功能恢复和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合并终末期肝病及门静脉高压功能亢进患者53例。依据术中是否接受动脉结扎,分为结扎组(n=23)及未结扎组(n=30),观察患者术后短期内肝功能及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均衡组间协变量后,共有20对匹配成功,Ⅰ组(结扎组)和Ⅱ组(未结扎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术后2周内,两组各时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内,两组各时点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动脉窃血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中行动脉结扎未影响围手术期肝功能的恢复,术后短期内对于功能亢进的缓解也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肝移植 高血压,门静脉 脾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