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脓毒症患儿舌下微循环指标特征,分析其在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脓毒症组)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对照组)患儿纳入研究。脓毒症组患儿在入院0、6、24 h采集大循环指标,使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采集舌下微循环指标。对照组在入院后采集大循环指标,在镇静后拟行气管镜检查时采集舌下微循环指标。选择De Backer指数(DBs)、变异指数(HI)、小血管变异指数(HIs)、灌注血管比例(PPV)、小血管灌注血管比例(PPVs)、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小血管密度(PVDs)作为舌下微循环评价指标。对比两组大循环微循环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对照组患儿年龄与微循环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71例患儿的资料,包括10例脓毒症及61例CAP患儿。61例CAP患儿中与脓毒症组处于相同年龄范围的9例患儿(2~48个月)为对照组A,进行两组间的指标分析。脓毒症组0 h PPV、PPVs低于对照组A,DBs、HI、HIs、TVD高于对照组A(P<0.05);6 h的HI仍高于对照组A,PPV、PPVs较0 h升高,但PPVs仍低于对照组A(P<0.05),HI、HIs较0 h无改善(P>0.05);24 h HI、PPV、PPVs较0 h改善(P<0.05),与对照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Is改善不明显(P>0.05)。对照组HI、HIs分别与年龄存在中等及弱程度的负相关性(r=-0.420,P=0.001;r=-0.387,P=0.002)。结论HI、HIs、PPV、PPVs等指标是反映脓毒症患儿微循环障碍的敏感指标,液体复苏治疗可改善脓毒症患儿的舌下微循环指标,但脓毒症患儿舌下微循环的改善要晚于大循环的恢复。CAP患儿的HI、HIs与月龄存在负相关性。

  • 标签: 脓毒症 舌下微循环 旁流暗视野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障碍分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2019年3-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收集患者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血细胞比容及动脉血乳酸水平。采用旁流暗场成像设备监测患者舌下微循环,测总血管密度、灌注血管密度、灌注血管比例、微血管流动指数、异质性指数。记录患者30 d生存情况。采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中淤滞型18例,稀释型11例,异质型18例,高动力型17例,各型间的平均动脉压[淤滞型为(77±9)mmHg(1 mmHg=0.133 kPa),稀释型为(80±11)mmHg,异质型为(78±12)mmHg,高动力型为(88±12)mmHg]、总血管密度[淤滞型为(10.84±3.01)mm/mm2,稀释型为(9.64±1.72)mm/mm2,异质型为(11.39±2.18)mm/mm2,高动力型为(11.87±2.67)mm/mm2]、灌注血管密度[淤滞型为(5.93±1.94)mm/mm2,稀释型为(6.86±1.48)mm/mm2,异质型为(8.31±1.78)mm/mm2,高动力型为(9.68±2.46)mm/mm2]、灌注血管比例[淤滞型为52.45(46.25,63.33)%,稀释型为73.70(61.50,75.20)%,异质型为71.25(67.95,77.00)%,高动力型为80.70(77.25,86.45)%]、微血管流动指数(淤滞型为1.34±0.45,稀释型为1.70±0.38,异质型为1.82±0.28,高动力型为2.25±0.33)、异质性指数[淤滞型为0.68(0.51,1.87),稀释型为0.57(0.49,0.64),异质型为0.70(0.59,0.91),高动力型为0.40(0.3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30 d累计生存率淤滞型为7/18,稀释型为4/11,异质型为10/18,高动力型为14/1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类型(淤滞型:RR=4.551,95%CI 1.228~16.864,P=0.023;稀释型:RR=4.086,95%CI 1.011~16.503,P=0.048)、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RR=1.077,95%CI 1.006~1.153,P=0.032)是感染性休克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普遍存在,且无法通过大循环参数预知微循环障碍类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与其微循环障碍类型相关,提示常规监测微循环可能有助于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

  • 标签: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微循环 预后
  • 简介:摘要微循环障碍已被认为是系统性的微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与外周微循环障碍间存在着紧密联系。CMD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外周微循环异常,通过评价外周微血管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外周微血管系统可发挥间接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研究来确定可有效预测CMD的外周微循环检测方法和诊断界值。该文对外周微循环障碍与CMD的联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从外周微循环角度为间接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冠状动脉循环 外周微循环 相关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对冠状动脉疾病研究的深入,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诊治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的定义、危险因素、临床分型、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淤血皮瓣的微循环功能变化。方法2019年5月至6月,取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12只(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对照组构建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轴形皮瓣,模型组构建同样的轴形皮瓣并结扎腹壁浅静脉。应用moorFLPI-2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皮瓣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oorVMS-LDF2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系统检测皮瓣细胞聚集度和血流速度并计算微血管自律运动。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皮瓣术后72 h的皮瓣血流灌注量、细胞聚集度及血流速度分别为100.4、174.2、31.2 PU,模型组则分别为10.5、81.5、13.5 PU,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血流灌注量=26.214,t细胞聚集度=20.923,t血流速度=10.492,P<0.05)。对照组术后72 h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率和振幅分别为163 Hz,35.2 PU。模型组大鼠血流灌注水平失去正常节律,术后72 h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率及振幅分别为28 Hz,4.5 PU,显著低于对照组(t频率=29.382,t振幅=33.8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静脉淤血导致微循环血流灌注、细胞聚集度和血流速度显著降低,微血管自律运动受损可能是皮瓣淤血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静脉淤血皮瓣 微循环 大鼠模型 微血管自律运动
  • 简介:摘要维持大循环灌注是脓毒症复苏过程中重要目标之一,但临床过程中,大循环-微循环失耦联状态并不少见,即大循环已处于稳态,但微循环仍存在障碍。若不能及早识别干预失耦联状态,往往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如何合理地监测微循环在脓毒症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脓毒症中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监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微循环 大循环
  • 简介:摘要皮瓣移植技术在创面修复、功能重建和体表器官再造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由于其术后发生的血管危象直接影响到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的监测方法应运而生。但术后监测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仍然备受争议,尤其是侵入性辅助监测技术,然而国内尚未见对其进行系统报道。本文旨在总结其优点和缺点,为临床一线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皮瓣移植术 血管危象 微循环监测 侵入性
  • 简介:摘要动物肠系膜微循环活体观察装置的技术关键在于观察装置能够模拟腹腔内环境。微循环观察装置的技术要求:观察盒要能"保温、保湿、灌流、固定",灯光照明要具备"强、聚、冷"特性。皖南医学院科研人员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装置,经实际使用发现,该装置能满足"保温、保湿、灌流、固定"的微循环观察研究技术要求,显微镜光源采用LED光源并具备"强、聚、冷"特性。该观察装置设计巧妙合理、技术稳定、操作方便、微循环观察效果良好,较好地解决了体外肠系膜微循环模拟腹腔内环境的技术难题,使微循环观察研究更加方便自如,为肠系膜微循环观察研究较理想的装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物 肠系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现状,为规范显微外科医护人员在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2017年9月第七届中国穿支皮瓣高峰论坛现场,对来自全国的266名显微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术后微循环监测现状、监测指标、方法和记录方式,共计20个条目。结果251名(94.36%)所在科室开展了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其中有专门术后微循环监测的记录单占66.92%,使用颜色评估工具的占9.56%,使用红外线皮温计的占17.13%,使用皮瓣微循环分区监测的占15.94%;169名(67.21%)所在科室对术后微循环监测7~10 d。皮瓣监测的颜色3种及以下为主,时段及频次也不一致。结论我国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方法、时段、频次、记录及监测辅助工具的使用均不统一,不同等级医院存在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的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标准。

  • 标签: 皮瓣移植 微循环监测 皮瓣颜色评估工具 血管危象
  • 简介:摘要对血流动力学状态暂时平稳或处于休克恢复阶段的重症患者,维护循环稳定和器官功能时需要及时发现血流动力学异常,避免随意化、无目标的监测治疗。我们提出重症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方案——大循环微循环结合(CHOLKIT)方案,包括中心静脉压、心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血钾、灌注指数和足趾温度七项指标,并对每一项指标设立明确的目标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HOLKIT评分量表。CHOLKIT方案既包含大循环指标,亦包含微循环指标,既有灌注指标,亦有代谢指标,期望通过多位点、多角度的监测,更全面地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机体氧供需是否平衡。在CHOLKIT方案的基础上,再行个体化、器官化监测,有助于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的规范化。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监测 微循环 临床方案 评分量表
  • 简介:摘要脓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C缺乏,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目前,脓毒症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脓毒症时机体可出现微循环障碍,甚至发展为器官衰竭。外源性补充维生素C,可能是脓毒症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既可改善机体微循环,亦可通过参与机体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改善外周血管阻力、提高灌注压而影响患者预后。但近年来亦有许多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就维生素C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目前所开展的临床研究等方面做一概述。

  • 标签: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维生素C 微循环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SSc和其他CTD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差异,探讨SSc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甲襞微循环改变与脏器受累的关系,阐明甲襞微循环在SSc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①收集60例SSc患者和55例其他CTD患者,记录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胸部CT、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修订的Rodnan皮肤评分(mRSS)。所有患者均行甲襞微循环检查。②采用Cutolo定性评估方法、半定量评分系统和"田牛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法"评估SSc组和其他CTD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探讨SSc甲襞微循环的特点。③分析甲襞微循环改变与SSc患者关节受累、内脏受累以及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④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 SSc和其他CTD患者甲襞微循环Cutolo定性评估结果比较,SSc组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例数(52例)比其他CTD组明显增多(21例),活动期和晚期所占的比例升高(占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853,P<0.01)。② SSc和其他CTD患者甲襞微循环半定量评分结果显示:SSc组患者与其他CTD组比较,毛细血管数量评分[(1.67±0.60)和(0.72±0.46),t=8.347,P<0.01]、不规则扩大的毛细血管评分[(1.22±0.88)与(0.74±0.50),t=3.178,P<0.01]、微出血评分[(0.30±0.39)与(0.10±0.21),t=3.090,P<0.01]、毛细血管排列失规则评分[(0.38±0.38)与(0.18±0.32),t=2.729,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 SSc和其他CTD患者甲襞微循环"田牛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法"评估结果显示,SSc患者管袢数明显减少(Z=-4.194,P<0.01),输入支管径(t=3.704,P<0.01)、输出支管径(t=3.913,P<0.01)、袢顶直径均明显增宽(t=4.586,P<0.01),畸形管袢数比例(Z=-2.677,P<0.01)、巨型管袢增多(χ2=8.040,P=0.013),袢周渗出(Z=-2.278,P=0.023)较其他CTD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甲襞微循环改变与脏器受累的关系:有呼吸系统受累的SSc患者,甲襞微循环活动期和晚期所占的比例(66%,33/50)高,而无呼吸系统受累的患者早期和活动期(60%,6/10)所占的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114,P=0.045)。有关节受累的SSc患者,甲襞微循环75%(12/16)表现为活动期和晚期,而无关节受累的患者,66%(229/44)表现为早期和活动期(Z=5.550,P=0.057)。结论与其他CTD相比,SSc患者甲襞微循环具有特征性,甲襞微循环异常改变与呼吸系统受累相关,可作为评价病情的客观指标。

  • 标签: 硬皮病,系统性 甲襞微循环 半定量 定性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评价山羊动物模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价值。方法雌雄不限,按5~8月龄随机挑选实验用萨能奶山羊10只。麻醉后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于不同分支冠状动脉远端缓慢注入1 ml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混合液(含微球计数约1.14×106/ml),建立CMD动物模型。成功建模7 d后行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DECT-MPI)、SPECT心肌灌注成像(SPECT-MPI)、PET心肌灌注成像(PET-MPI)、心脏MR心肌灌注成像(CMR-MPI)影像学检查,之后处死实验动物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评估几种影像学方法评价CM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应用ROC曲线评估几种影像学方法诊断CMD的价值。结果10只实验动物,3只死亡,其余7只成功完成造模并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共评估119个心肌节段,证实有缺血心肌节段18个,正常心肌节段101个。以病理学为金标准,DECT-MPI、SPECT-MPI、PET-MPI诊断CMD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5.56%、98.02%,66.75%、98.83%,93.75%、97.68%;因MR检查操作时间长,要求麻醉时间长,仅有1只实验动物顺利完成了CMR-MPI检查,准确度为88.24%。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影像学评估CMD的大型动物建模方法。DECT-MPI、SPECT-MPI、PET-MPI、CMR-MPI在评估CMD具有较好的效能,几种无创影像学方法评估CMD各有优缺点。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电刺激迷走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失血性休克犬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失血休克组(SHAM组)、休克组(HEM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胆碱酯酶抑制组(THA组)5组,每组6条。采用股动脉快速放血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将左侧迷走神经远端连接刺激电极,于制模成功即刻(0 min),以5 V、2 ms、1 Hz强度的电压持续电刺激30 min。各组犬均行经右颈外静脉置入5F Swan-Ganz漂浮导管,股动脉置管,经压力传感器连接多功能监测仪,股静脉置管备用。使模型稳定40 min,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休克前、0 min和180 m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乳酸值,模型制备完成后每小时记录1次尿量。并记录氧供和氧耗的数值。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制模成功后,SHEM组平均动脉压MAP(mmHg)高于其余4组[(121.30±8.66)、(40.70±0.82)、(41.30±1.21)、(40.50±1.23)、(41.20±1.17),F=110.156,P<0.01],STM组和THA组在90 min时MAP(mmHg)高于HEM组[(65.30±10.63)、(59.30±5.85)、(54.00±5.66),F=105.649,P<0.01]。犬血乳酸值(mmol/L)在0 min时HEM组高于SHAM组[(5.58±0.57)、(0.79±0.18),F=51.454,P<0.01],在180 min时HEM组高于SHAM、STM及THA组[(9.93±2.04)、(0.86±0.14)、(3.19±0.42)、(3.50±1.12),F=75.875,P<0.01]。120 min及180 min时除SHAM组外其余组尿量均减少,但STM组和THA组均高于HEM组[(11.00±1.80)、(10.00±1.20)、(7.00±1.00) ml/h;(11.00±1.00)、(9.00±1.20)、(4.00±0.82) ml/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772、129.037,P<0.01)。180 min时除SHAM组外,犬血中氧供及氧耗均降低,STM组和THA组氧供[(284.0±14.8)、(260.7±18.1) ml/min]HEM组[(179.1±7.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375.026,P<0.01);HEM、VGX、STM和THA组氧耗[(73.6±6.6)、(71.5±4.3)、(78.4±3.2)、(73.6±9.2) ml/min]均低于SHAM组[(138.0±18.4)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667,P<0.01)。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失血性休克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 标签: 胆碱能抗炎通路 失血性休克 电刺激 迷走神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微循环是人体器官的重要构成部分及循环系统的最小分支与功能单元,在物质供应与代谢、维持血流灌注及内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骨骼肌微循环损伤尤其是下肢骨骼肌微循环损伤与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准确评估骨骼肌微循环改变对病情诊断、疗效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MRI以较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以及多参数、多对比度成像等优势,在骨骼肌微循环评估中具有独特优势。现对MRI在骨骼肌微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微循环 肌,骨骼 下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在心绞痛患者中普遍存在,相对于传统的心外膜冠脉血运重建,冠脉微循环血运重建对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同样重要。体外心脏震波、增强型体外反搏和远隔缺血预适应等物理康复疗法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的优势,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功能,促使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和毛细血管床开放,为冠脉微循环血运重建开辟了新的路径。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 物理疗法
  • 作者: 俞牧雨 刘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重中之重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 200233
  • 简介:摘要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等血管结构改变,同时伴有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而微循环的这些变化可通过引发能量代谢障碍、山梨醇积聚和肌醇耗竭及氧化应激异常增高等效应进而造成DPN的发生发展。前列腺素E1、前列环素衍生物和胰激肽原酶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加神经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

  • 标签: 微循环障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缺血缺氧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脏声学造影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以及左心功能,并探讨心肌灌注异常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入选2018年6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STE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术后48 h内完成心脏声学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心肌灌注评分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正常组和心肌灌注异常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测指标包括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值、左心室间隔和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m)及左心室长轴应变(GLS)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心肌灌注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123例STEMI患者,年龄(59±13)岁,其中男性93例(75.6%)。心肌灌注正常组50例,心肌灌注异常组73例。心肌灌注异常发生率为59.3%(73/123)。心肌灌注异常组的左心室容积指数[(62.3±18.4)ml/m2比(55.1±15.2)ml/m2,P=0.018]和室壁运动积分[1.59(1.44,2.00)比1.24(1.00,1.47),P<0.001]较心肌灌注正常组高,而GLS更低[(-10.8±3.4)%比(-13.8±3.5)%,P<0.001],同时二尖瓣E/Em也更高[17.8(12.0,24.3)比12.2(9.2,15.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罪犯血管为前降支(OR=3.733,95%CI 1.282~10.873,P=0.016)、术中慢血流/无复流(OR=6.125,95%CI 1.299~28.872,P=0.022)和肌钙蛋白I(TnI)峰值(OR=1.018,95%CI 1.008~1.029,P=0.001),而与心肌灌注异常独立相关的超声指标包括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OR=0.979,95%CI 0.965~0.993,P=0.003)、二尖瓣E/Em(OR=1.100,95%CI 1.014~1.194,P=0.022)和室壁运动积分(OR=7.470,95%CI 2.630~21.222,P<0.001)。结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心肌灌注异常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损伤更严重。前降支病变、术中无复流和TnI峰值是心肌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简介:摘要视网膜的微循环改变与青光眼密切相关。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检查,可同时提供视网膜以及其血管信息,对视网膜各层微循环的检测效果良好,近年被运用到青光眼的研究和监测中。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RPC)密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因而在青光眼评估中尤为重要。OCTA对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的评估主要在视盘旁区和黄斑区。青光眼患者视盘旁区全层和RPC血管密度显著下降,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以及视野缺损均匹配,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黄斑区则呈现血管密度下降,无血管区面积显著增大的趋势。对比不同类型和阶段的青光眼,晚期青光眼以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OCTA改变更显著。OCTA结果可受到高度近视和眼压变化的影响,视盘旁区的OCTA改变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更高。总体来看,OCTA可以为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从视网膜微循环的OCTA表现以及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的OCTA图像改变,包括青光眼视盘旁区微循环OCTA改变、黄斑区微循环OCTA改变、OCTA评估青光眼黄斑区与视盘旁区微循环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比较几个方面就OCTA对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的评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青光眼/诊断 视网膜 微循环 血管密度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微循环障碍是休克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近10年来,许多有关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都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糖萼损害、大循环-微循环失偶联、血管低反应性以及微循环监测等方面。据此,该文讨论如何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于烧伤患者,目的是提醒临床医师在烧伤休克和烧伤脓毒症休克治疗过程中关注微循环改善情况,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协调性。此外,随着精准、可靠的微循环监测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揭示大循环微循环指标相结合的目标导向性休克复苏方案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烧伤 休克 微循环障碍 烧伤脓毒症休克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损害 血管低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