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男护士的工作生命质量现况,为护理管理者今后开展男护士生命质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 775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国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总分条目均分为3.10(2.86,3.60)分,工作掌控维度和职业生涯满意度维度得分较高,分别为3.40(3.00,4.00)分和3.50(3.00,4.00)分,工作压力维度得分较低,为2.60(2.00,3.00)分;不同学历、职称、职务、工作聘用方式、工作年收入的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得分,以及取得专科护士认证资格和担任护理社团职务的男护士与未取得和未担任者的工作生命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833、-6.034、-8.755,Z值为34.163~90.239,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学历、工作年收入对工作生命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t值为8.445、6.651、6.188,P<0.01);是否担任社团职务、是否取得专科护士资格对工作生命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t值为-3.698、-3.698,P<0.01)。结论全国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进一步稳定和壮大男护士队伍。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男护士的工作生命质量现况,为护理管理者今后开展男护士生命质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 775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国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总分条目均分为3.10(2.86,3.60)分,工作掌控维度和职业生涯满意度维度得分较高,分别为3.40(3.00,4.00)分和3.50(3.00,4.00)分,工作压力维度得分较低,为2.60(2.00,3.00)分;不同学历、职称、职务、工作聘用方式、工作年收入的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得分,以及取得专科护士认证资格和担任护理社团职务的男护士与未取得和未担任者的工作生命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833、-6.034、-8.755,Z值为34.163~90.239,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学历、工作年收入对工作生命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t值为8.445、6.651、6.188,P<0.01);是否担任社团职务、是否取得专科护士资格对工作生命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t值为-3.698、-3.698,P<0.01)。结论全国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进一步稳定和壮大男护士队伍。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部分医院静脉导管维护现状,为标准修订、规范静脉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选择医院采用"静脉导管维护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放问卷759份,回收有效问卷74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结果740家医院中,分别有737家(99.6%)、621家(83.9%)、634家(85.7%)、373家(50.4%)、245家(33.1%)医院开展了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PORT)、中长导管(MC)维护技术,三级医院开展PICC、CVC、PORT、MC维护技术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3家医院(93.9%,583/621)PICC在治疗间歇期常规1周维护1次,351家医院(94.1%,351/373)PORT治疗间歇期常规4周维护1次,476家医院(64.6%,476/737)静脉留置针72~96 h更换1次;492家医院(79.2%,492/621)PICC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MC多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留置,有105家医院(42.9%,105/245)。多数医院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维护时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0.5%以上有效碘浓度的碘伏、75%乙醇溶液和碘伏,但仍有18.4%~52.6%的医院使用未被推荐的安尔碘或仅75%乙醇溶液。患者发生静脉炎时,525家医院(70.9%,525/740)使用水胶体敷料;患者发生渗出或外渗时,分别有414家(55.9%,414/740)和332家(44.9%,332/740)医院使用水胶体敷料和纱布敷料。结论我国静脉导管维护技术开展广泛,基本符合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专用护理包有待在临床推广应用;皮肤消毒剂的选择不够规范,中长导管维护和并发症的处理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制订。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医护人员对国家诊疗方案的依从性。方法2020年2月28日对全国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药物治疗、呼吸支持治疗、镇静镇痛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等。结果来自全国9个省市1 103名医护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699名医护人员(医生504名、护士195名)参与了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最终432名医生和170名护士提交了有效问卷。医生和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在新冠肺炎诊治中医生占主导地位,护士主要为执行者且参与调查人员较少,故主要对医生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医生主要来自湖北(29.2%),其次为河南(24.5%)、贵州(22.7%)、广西(14.6%)等;55.4%的医生来自三甲医院,且高级职称占多数(56.4%);有232名医生(53.7%)参与了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00名医生(46.3%)参与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工作。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医生表示会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无论病情轻重,且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主要为α-干扰素(69.5%)、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65.0%)、阿比多尔(60.0%)、利巴韦林(55.7%)等,与国家诊疗方案的推荐基本一致。95.5%的医生会常规给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抗菌药物治疗;94.0%的医生选择给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约2/3的医生报告会给予有创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肺复张或俯卧位通气治疗;79.0%的医生更倾向于对有创通气患者应用深镇静;约1/3的医生认为应尽早行CRRT治疗,近1/3的医生认为应在危重患者中更积极地应用ECMO治疗。结论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对国家诊疗方案比较熟悉并愿意遵循,但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疾病,人们对其认知有限,相关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需进一步做实做细诊疗方案的培训,并期待更多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开展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105个监测点内医疗机构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开展情况,计算各检测项目的比例、比较其差异。结果752家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分别为97.5%(733/752)和91.4%(687/752);淋球菌培养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48.4%(364/752)和23.4%(176/75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各检测项目的比例均<40%。其中,省、地市及县区级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均>90%,开展淋球菌培养的比例分别为66.9%(83/124)、46.9%(197/420)和47.4%(82/173),开展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29.0%(36/124)、25.0%(105/420)和19.7%(34/173)。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梅毒与淋病检测项目、CT核酸检测的比例高于民营/合资医疗机构,皮肤性病专科医院高于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华东和中南地区监测点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最低。结论我国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已普遍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但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开展不足。不同级别、类型和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不同,不同地区性病检测发展不平衡。应加强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民营/合资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性病检测能力建设。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三甲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设置现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7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29%。结果共313所三级医院开设了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在313个造口专科护理门诊中,86.58%(271/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出诊方式为护士独立出诊;造口门诊开设年限为(6.27±4.08)年;每周开诊时间为(5.30±3.93)个半天;月门诊量平均为100人次,最少4人次,最多3 000人次。岗位管理方面,50.48%(158/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岗位类型为兼职;管理者学历多为本科(74.44%,233/313);管理者职称多为主管护师(48.24%,151/313);38.98%(122/313)的医院具有晋级制度;36.74%(115/313)的医院具有绩效管理制度。环境布局、设施设备、物品管理和专科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无统一标准。结论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差异性较大,有待进一步规范统一。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置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专职护士岗位,保障出诊护士的培训、晋升和绩效奖励,充分激励造口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职业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新生儿脐带结扎(UCC)现状及实施延迟脐带结扎(DCC)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我国华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7个地区中,以2∶1比例随机抽取2~3个省,共计16个省的126家医院。以这126家医院工作的新生儿科医师、产科医师及助产士/师为调查对象。本研究自行设计《新生儿娩出后脐带结扎方式调查问卷》(以下简称为《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①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②被调查对象对DCC的认知程度;③被调查对象认为影响DCC实施因素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最终回收《调查问卷》为5 005份,其中,来自综合性医院的符合填写要求《调查问卷》为2 280份(45.55%),妇幼保健院为2 725份(54.25%)。5 005份《调查问卷》中,由助产士/师、产科医师、新生儿科医师填写分别为2 253份(45.01%),1 541份(30.79%)和1 211份(24.20%)。②回收的5 005份《调查问卷》中,知晓DCC相关知识者为4 325位(86.41%),实施者仅为921位(18.40%)。③被调查者主要从专家讲座(62.87%)、科室规范(53.50%)、文献检索(42.94%)和国际指南(40.00%)等途径获取有关DCC相关知识。④对DCC实施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类型(OR=0.530, 95%CI:0.355~0.837,P=0.006),医院等级(OR=0.450,95%CI:0.364~0.556,P<0.001),分娩方式(OR=35.772,95%CI:20.753~61.660,P<0.001),是否早产(OR=3.914,95%CI:2.178~7.033,P<0.001),认为操作是否便捷(OR=2.577,95%CI:0.001~0.014,P<0.001),是否有科室规范(OR=1.187,95%CI:0.767~0.838,P=0.015)和认为能否便于新生儿窒息复苏(OR=0.021,95%CI:0.010~0.142,P<0.001)是DCC实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临床工作者对DCC的知晓率高,但实施率低。临床实施DCC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中国建立明确的实施DCC指南或专家共识,对优化产科新生儿分娩的UCC临床实践非常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儿童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使用现状,为儿科患者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规范化使用、专业护理提供借鉴,为儿科静脉治疗管理提供支持与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18年7月23—31日,选取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成员医院及医联体的31家儿童专科医院、设置儿科的妇幼保健院及综合医院,对所有使用中心血管通路的患儿,采用研究小组自制儿童中心血管通路使用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共采集1 333份调查表,有效1 288份,有效率96.62%。结果31家医院中三级医院22家、二级医院9家,1 288例使用中心血管通路输液的患儿中,PICC 860例,占66.77%,中心静脉置管(CVC) 342例,占26.55%,输液港(PORT) 77例,占5.98%,脐静脉置管9例,占0.70%;科室分布主要集中于血液肿瘤科、ICU、儿外科、心血管科、新生儿科;PICC、CVC、PORT置管部位分别以上肢(90.00%,774例)、颈内静脉(73.39%,251例)、胸部(96.10%,74例)为主;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维护中,存在多种敷料并存现象。结论中心血管通路在儿科患者群体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较为规范,但在管路的维护、敷料的使用、输液接头的选择及相关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儿科护理专业人员及护理管理者,进一步强化中心血管通路置管及维护的相关知识,依照国际及国家静脉输液治疗指南及标准加大管理及督促力度,进一步降低儿科患者中心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全国儿科消化内镜开展诊疗经验,为下一步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防控指导。方法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对全国47所儿科消化内镜中心2020年1月24日—3月1日内镜诊治开展情况以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结果疫情期间,儿科消化内镜中心采用了停止常规内镜诊疗、严格术前流行病学排查、增加特殊术前检查、术前内镜医师会诊制度、候诊区管理、精简工作人员、不同岗位不同防护级别、特殊麻醉管理、重视诊疗区域消毒、加强内镜清洗消毒及医疗废物管理等防控措施。47所医院在2020年1月24日—3月1日38 d内共完成536例儿科消化内镜诊疗,其中治疗210例(39.2%),诊断326例(60.8%),未发生一例院内感染。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全国儿科消化内镜中心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及相关指南要求,结合儿科特点及医院实际情况,在严格把握内镜诊疗指征、严密防护的前提下,安全开展了儿科消化内镜诊疗。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临床操作实践现状,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标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技术操作实践现况调查问卷,对全国15家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的824名新生儿科护士技术操作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本次调研发放问卷824份,回收791份,有效问卷747份。结果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的最常用部位以桡动脉为主,占98.80%(738/747);其次是肱动脉47.79%(357/747)。桡动脉常选择搏动最强处下方(46.86%,350/747),以15~30 °角进针最多;肱动脉常选择搏动最强处下方(58.77%,439/747),以30~45 °角进针最多。动脉血气采集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淤青、出血、血肿。390名(52.21%)护士近1年接受过动脉血气采集统一培训;且是否接受过统一培训的新生儿科护士采集中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标准尚不统一,采集流程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十分必要,临床上护士培训工作虽已开展,护士发生针刺伤发生率仍需要进一步降低,尤其是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技能的针对性培训,改善采集工具,以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护士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部分医院介入呼吸病学医疗资源分布情况。方法对开展气管镜诊治医院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包括医院基本情况、硬件设备、技术能力、人才队伍。结果(1)本研究共回收96份电子问卷,西部气管镜室面积大于中部[70(39,275)m2比30(20,55)m2,P<0.01],其余医院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东部冷冻治疗仪医院比例高于西部(81.1%比43.2%,P<0.01),其余医院硬件设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东部冷冻冻融治疗术医院比例(80.1%比43.2%,P<0.01)、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64.9%比29.7%,P<0.01)、球囊扩张术(73.0%比37.8%,P<0.01)均高于西部,其余医院技术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人才队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各经济区域介入呼吸病学在医院基本情况、硬件设备、技术能力存在差异,人才队伍无差异,但医师和课题数量较少,需加强介入呼吸病学医师培训及相关课题申报。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气管切开套管拔管临床实践情况。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专家咨询法确定调查问卷,调查全国不同等级综合和康复医院医务人员的气管切开套管拔管临床实践情况以及决定拔管时的考虑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²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570份,有效问卷463份,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决定拔管时考虑因素最重要的依次为上气道通畅性、咳嗽能力、意识水平和氧合情况。在气管切开套管拔管前,463名医务人员中,220名(47.50%)会更换为金属套管,384名(82.90%)会常规堵管,294名(63.50%)认为气管切开套管拔管后24 h内再次插管为拔管失败。各中心的拔管失败率多为2%~5%。结论调查显示决定拔管时考虑因素按重要性依次为上气道通畅性、咳嗽能力、意识水平及氧合情况。大多数参与调查的人员界定气管切开套管拔管失败为拔管后24 h内重新插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2018年全国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质量调查结果,了解国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现状,为开展质量评价及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参评项目包括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SP100抗体和抗GP210抗体。依托中国医院协会网络平台,采用双盲操作,使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质量调查参评单位遍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3年内共225家单位参加:2016年22家,占9.7%;2017年65家,占47.1%;2018年138家,占61.3%。2016—2018年各项检测结果符合率(定性):AMA为97.1%、94.6%和96.7%;AMA-M2抗体为96.9%(2017年)和99.1%(2018年);ASMA为92.4%、94.8%和95.7%;抗GP210抗体为100.0%、97.1%和97.6%;抗SP100抗体为100.0%、99.3%和98.9%。其中2018年调查显示各参加单位的主流检测方法为:AMA为间接免疫荧光法97.1%(101/104);ASMA为间接免疫荧光法100.0%(108/108);抗AMA-M2为免疫印迹法80.9%(110/136);抗GP210抗体为免疫印迹法87.9% (94/107);抗SP100抗体为免疫印迹法88.0%(95/108)。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中,ASMA阳性符合率(定性)最低,分别为:76.2%(2016)、81.5%(2017)和81.5%(2018)。各项目定量方法结果差异较大,未做综合分析。结论参评单位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定性结果符合率较高,其中ASMA的检测符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新生儿病房以"新生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IFCDC)八项措施的开展情况。欧洲专家组在2018年制定了八项护理措施,定义了以神经发育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方法通过调查西班牙所有三级医疗单位,评估每项措施的执行情况。若关于该措施的所有回复都是肯定的,则认为已实施了这项措施。结果总体回复率为84.5%(65/77)。没有一个单位执行了全部八项措施。21.5%的单位执行了措施1(父母自由进入NICU);措施2(心理支持)40%;措施3(疼痛管理)7.7%;措施4(NICU环境改良)29%;措施5(体位管理)84.6%;措施6(袋鼠式护理)67.7%;措施7(母乳喂养)23%和措施8(睡眠调节)46%。收治≥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NICU中,至少做到了4项措施占31%,收治<50例VLBW的NICU中,这一比例仅有13%(OR值:3.0;95%可信区间:0.9~10.1,P=0.07)。结论执行率最高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体位管理,疼痛管理是执行率最低的措施。治疗VLBW数量多的NICU更能执行较多的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市大兴区局部地区发生的全国首起新型冠状病毒Alpha变异毒株本地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其流行特征和传播链。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检测,对溯源重点人群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分析流行特征和传播链。结果2021年1月17至29日,大兴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报告3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32例病例存在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其中除1例在工作场所感染外,其他病例均在社区及家庭内感染。所有病例共涉及14个家庭,其中6个家庭全部发病,所有家庭成员罹患率为69%(33/48),续发率为56%(19/34)。通过入境人员和货品排查,未发现明确的感染来源。结论该起新型冠状病毒Alpha变异毒株相关聚集性疫情发现和处置及时,影响范围局限,但家庭聚集性特征较以往疫情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