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Cobb综合征或称皮肤-脊膜-脊椎血管瘤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表现为同一脊椎节段的皮肤、脊椎、脊髓及内脏的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现对近期收治的1例48岁女性Cobb综合征患者进行报道,患者因“双下肢无力3 d”就诊,发病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腹部疼痛,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影像学显示C1~T11脊髓病变,与其左腮腺、左腋窝、左锁骨下、右大腿内侧皮下、肝脏右叶等处血管瘤的脊椎节段相一致,其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均符合Cobb综合征诊断标准。Cobb综合征在临床中极易漏诊和误诊,预后不良。文中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罕见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obb综合征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永久性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悬吊牵引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Cobb角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反悬吊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反悬吊牵引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治疗,均训练12周。对比两组训练后的总有效率、椎弓根对称度,训练前后的躯干位移距离、Cobb角、顶椎椎体旋转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脊柱侧屈肌力。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36/49)高于对照组(70.00%,28/40),P<0.05;观察组躯干位移距离、Cobb角、顶椎椎体旋转度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左侧屈肌力和右侧屈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训练后,观察组椎弓根对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反悬吊牵引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治疗青少年AIS,可明显改善患者的Cobb角、躯干位移距离顶椎椎体旋转度和疼痛感,提升其脊柱侧屈肌力,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椎管减压术,观察组38例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Cobb角、脊柱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37/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Cobb角、脊柱功能障碍(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能减小Cobb角度,改善脊柱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团队原创智能手机脊柱侧弯筛查APP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Cobb角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60例AIS患儿的临床资料。3名测量者分别采用量角器、脊柱侧弯筛查APP及电脑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3种方法对60例AIS患儿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的冠状位主弯Cobb角、矢状位上的胸椎后凸角(TK)、胸腰椎后凸角(TLK)及腰椎前凸角(LL)进行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及结果,间隔2周后重复测量1次,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APP法与量角器法的测量时间。以PACS系统的Cobb角测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APP法测量Cobb角的准确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测量者内的可重复性及测量者间的一致性。结果60例AIS患儿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12.2±2.4)岁(10~16岁);主弯为胸弯(Lenke Ⅰ型)23例、Lenke Ⅱ型18例、胸腰弯/腰弯(Lenke Ⅴ型)19例。APP法测量Cobb角的时间明显较量角器法短,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法与PACS法测量的Cobb角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名测量者使用APP法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角及TK、TLK、LL的结果均有极佳的一致性(ICC分别为0.990、0.988、0.986、0.987),APP法前后2次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角及TK、TLK、LL的可重复性(ICC为0.973~0.982)均高于量角器法(ICC为0.933~0.954)。结论智能手机脊柱侧弯筛查APP较传统量角器测量AIS患儿Cobb角的时间短、效率高,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62例患者采用单侧PVP手术治疗(A组),另54例患者采用双侧PVP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创伤指标、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Cobb角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用量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Cobb角测定值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29%)与B组患者(1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单侧PVP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单侧PVP手术时间短、X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用量更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62例患者采用单侧PVP手术治疗(A组),另54例患者采用双侧PVP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创伤指标、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Cobb角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用量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Cobb角测定值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29%)与B组患者(1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单侧PVP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单侧PVP手术时间短、X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用量更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偶三角皮瓣重建男性乳头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0月至2019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4例男性乳头平坦或缺失患者,年龄29~45岁,平均37.2岁。其中先天性双侧乳头平坦1例,药物腐蚀致双侧乳头缺失1例,外源性损伤、双侧乳头重建失败后乳头平坦2例。根据乳头和乳晕区皮肤血运情况及弹性,设计对偶三角皮瓣行双侧乳头重建。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乳头感觉和形态进行随访。结果4例患者8个乳头中7个乳头完全存活,两侧基本对称,无皮瓣感染及坏死;1个乳头出现局部皮瓣坏死,直径稍增宽,高度降低。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重建乳头软,感觉良好,乳头高度3~4 mm,直径约5 mm,7个乳头形态良好,1个乳头形态稍差。结论根据乳晕区皮肤设计对偶三角皮瓣重建男性乳头,术后两侧乳头对称,外形满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角的组织病理与临床特征,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经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204例皮角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204例患者中,男88例,女116例,年龄(70.47±14.76)岁,病程[M(P25,P75)]为6(6,24)个月。皮角单发201例,多发3例,共207个皮角,位于头面颈部163个(78.74%),躯干18个(8.70%),四肢26个(12.56%)。按皮角基底损害组织病理性质分类,良性皮角154个(74.40%),基底病变包括病毒疣129个,脂溢性角化病15个,内翻性毛囊角化病3个,毛鞘瘤皮角5个,化脓性肉芽肿1个和钙化上皮瘤1个;癌前皮角40个(19.32%),基底病变是光线性角化病;恶性皮角13个(6.28%),基底病变包括鲍恩病5个和鳞状细胞癌8个。癌前及恶性皮角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良性皮角(H=4.05、3.16,均P < 0.01)。恶性皮角基底宽度大于癌前皮角及良性皮角(H=2.74、3.49,P < 0.05、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73,P > 0.05)。癌前及恶性皮角高基比明显低于良性皮角(H=4.06、3.72,均P < 0.01)。癌前皮角和恶性皮角基底红晕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皮角(χ2=29.57、6.23,P < 0.01或0.05)。恶性皮角出血结痂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皮角(χ2=4.89,P < 0.05)。结论大部分皮角基底是良性病变,以病毒疣为主,癌前和恶性皮角约占1/4。男性、高龄、宽基底、低高基比、基底红晕、出血结痂可以作为早期识别恶性皮角基底的线索。
简介:摘要肩袖损伤及退行性盂肱骨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现有的研究发现肩袖损伤与肩峰向外侧延伸程度以及肩胛盂的倾斜度有关。峰盂角指在肩关节正位X线片上肩胛盂上、下缘顶点连线与肩胛盂最下缘和肩峰最外侧下缘顶点连线的夹角,是综合反映在冠状面上肩胛盂倾斜程度和肩峰向外侧延伸程度的指标。峰盂角数值与肩袖损伤和盂肱关节骨关节炎关系密切。当峰盂角(>35°)较大时,常伴随肩袖损伤;而峰盂角(< 30°)较小时,可能导致盂肱关节骨关节炎。因此,通过测量峰盂角数值有助于诊断肩袖损伤和盂肱关节骨关节炎。通过关节镜下肩峰外侧截骨术校正异常的峰盂角也为肩关节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峰盂角的定义、测量、生物力学意义、治疗及人种差异等五个方面对峰盂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视觉功能分析仪和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患者Kappa角和Alpha角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其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采集患者的Kappa角、Alpha角、对应的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每位患者均进行3次重复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2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en相关分析对2种仪器Kappa角和Alpha角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计算2种仪器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一致性界限(95%LoA)。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种仪器3次重复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重复性。结果:iTrace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6(0.18,0.38)mm、(0.35±0.14)mm、4.70(4.22,5.42)mm、(10.85±0.36)mm。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3(0.15,0.34)mm、(0.42±0.19)mm、4.43(3.74,4.87)mm、(11.73±0.43)mm。2种仪器测得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1,P<0.001;Z=-9.117,P<0.001;t=-49.463,P<0.001),二者的Kapp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大于0.5 mm的比例都为5.4%,测得的Alpha角大于0.5 mm的比例分别为14.0%、32.9%。iTrace和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均呈中等相关(ρ=0.607、r=0.553,均P<0.001)。2种仪器Kappa角、Alpha角的95%LoA分别为0.0164(-0.3032~0.3361)mm、-0.0718(-0.3970~0.2534)mm。iTrace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771(0.689~0.832)、0.771(0.688~0.832),IOLMaster 700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823(0.759~0.870)、0.863(0.814~0.899)。结论: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Kapp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测量的瞳孔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可直接替代。二者测量的Alpha角存在显著差异,IOLMaster 700测得的Alpha角更大,2种仪器测得的Alpha角不能代替使用。
简介:摘要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炎(blepharokeratoconjunctivitis,BK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慢性眼表疾病,常累及结膜和角膜,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其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及体征易与其他角结膜炎性疾病相混淆,从而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尤其对于儿童患者可导致弱视或更严重的视力损害。BKC的治疗首先需要控制睑缘炎症,以局部治疗为主,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加用口服药物系统治疗。而对于角结膜炎症,可以加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临床上轻度BKC选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重度BKC选用高浓度糖皮质激素或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角膜溃疡者需加用抗菌药物眼膏;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38-43)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并比较各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高危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角妊娠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包括清宫术(在超声监视下或腹腔镜监视下)、宫角切开取胚或宫角切除术(手术入路为腹腔镜或开腹)。采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宫角妊娠患者的术前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后是否发生PEP等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并分析发生术后PEP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9例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的宫角妊娠患者,其年龄为(32.9±4.8)岁;其中18例术后发生了PEP,术后PEP的发生率为16.5%(18/109)。经产妇(OR=7.639,95%CI为2.063~28.279,P=0.001)、病灶最大径<1.5 cm(OR=8.600,95%CI为2.271~32.571,P=0.002)是影响宫角妊娠患者术后发生PEP的危险因素。在宫角妊娠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中,超声监视下清宫术后PEP的发生率最高(56.0%,14/25),明显高于腹腔镜监视下清宫术(1/10;χ2=6.172,P=0.013);清宫术后PEP的发生率(42.9%,15/35)显著高于宫角切开取胚或宫角切除术(4.1%,3/74;χ2=25.950,P<0.01)。宫角妊娠手术中切除患侧输卵管及围手术期使用甲氨蝶呤(MTX)的患者术后PEP的发生率分别与未处理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产妇、病灶最大径<1.5 cm以及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是宫角妊娠术后发生PEP的危险因素。宫角妊娠患者宜行宫角切开取胚或宫角切除术;若患者具备行清宫术的条件,建议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对于手术病灶清除确切的患者,不推荐常规预防性使用MTX。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关节造影术在儿童拇指三角骺畸形诊治中的应用,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共收治13例(15侧)拇指三角骺畸形患儿,男5例,女7例;年龄18~42个月,平均28个月。采用指间关节造影辅助诊断,并根据造影后关节线形态设计截骨线及截骨角度,均采用三角骺内闭合楔形截骨术。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20个月,远节指骨尺偏角由术前平均32°(18°~52°)矫正至平均10°(5°~21°),指间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78°(65°~90°)保留仍有平均70°(45°~90°)。有1侧截骨术后克氏针松动导致远节指骨尺偏21°,有残留畸形。有1侧术后虽然外观良好,但指间关节功能较差(屈伸活动度45°)。根据Tada评分标准:优13侧,良2侧。没有发现骨骺板损伤的迹象,没有出现指间关节炎的表现。结论关节造影能辅助诊断三角骺畸形,清晰显示关节线并辅助制定截骨方案,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三角骺内闭合楔形截骨可恢复正常解剖形态,不产生轴偏畸形及指间关节炎,疗效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近视患者双眼暗视至明视状态下Kappa角水平偏移量及垂直偏移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近视中心明确诊断为近视的患者,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例(240眼),采用博士伦Orbscan II角膜地形图仪分别于暗视及明视条件下进行检查,记录明暗视下瞳孔直径大小、Kappa角的大小及水平偏移量和垂直偏移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眼在暗视和明视下的瞳孔直径和Kappa角大小;采用散点分布图分析双眼在明暗视下Kappa角的象限分布。结果:左右眼在暗视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均明显大于明视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P<0.001;t=13.48,P<0.001)。暗视与明视状态下左眼的Kappa角均大于右眼的Kappa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21;t=5.27,P=0.008)。由暗视转向明视状态时,双眼Kappa角的分布呈现镜像对称,水平方向主要向鼻侧位移,垂直方向主要向上方位移。右眼矢量位移(0.168±0.100)mm,左眼矢量位移(0.171±0.069)mm;87.5%右眼矢量位移小于0.3 mm,92.5%左眼矢量位移小于0.3 mm,绝大多数近视患者的矢量位移在0.3 mm以内。结论:从暗视至明视状态下,随着瞳孔缩小,近视患者的Kappa角分布主要向鼻上方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