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Ⅰ型干扰病是近10年来概念较新的一组疾病,隶属于免疫缺陷病中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不易识别,且诊断较为困难。现以较短篇幅对该类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做一介绍,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从而达到早识别、早检测、早明确、早干预的目标,造福于更多此类患者及其家庭。

  • 标签: 自身炎症性疾病 Ⅰ型干扰素病 JAK抑制剂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造成大面积流行和人员死亡。其病原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机体后,机体快速动员固有免疫反应并产生Ⅰ型干扰(IFN-Ⅰ),IFN-Ⅰ在病程早期病毒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固有免疫识别以及病毒与IFN-Ⅰ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为临床早期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Ⅰ型干扰素 固有免疫 免疫逃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Ⅰ型干扰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为其早识别、早诊断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就诊的20例及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5例基因确诊的Ⅰ型干扰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基因数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儿中男12例、女13例。发病年龄1日龄~11岁。其中21例(84%)在3岁前起病。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AGS)14例(3例AGS1型、1例AGS2型、4例AGS3型、1例AGS6型、5例AGS7型)、腺苷脱氨酶2缺陷(DADA2)6例、干扰基因刺激蛋白相关婴儿期起病的血管炎(SAVI)3例、脊椎软骨发育异常伴免疫调节异常(SPENCD)2例。共18例(72%)患儿神经系统受累,其中16例(64%)表现为颅内钙化、11例(44%)为肌张力异常、10例(40%)为脑白质病变、6例(24%)为癫痫、5例(20%)脑萎缩及5例(20%)脑卒中。15例(60%)患儿皮肤受累,其中8例(32%)为冻疮样皮疹,4例(16%)为网状青斑、3例(12%)为红斑,结节性红斑及雷诺现象各有2例(8%)。12例(48%)自身免疫抗体阳性,10例(40%)生长发育落后,8例(32%)肺间质病变,7例(28%)甲状腺功能异常。1例(4%)患儿11岁死亡。结论Ⅰ型干扰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具有全身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3岁前起病、神经系统症状(脑血管事件、颅内钙化、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皮疹(冻疮样皮疹、网状青斑、红斑)、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发育落后、肺间质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特点对Ⅰ型干扰病有提示意义。

  • 标签: 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 干扰素Ⅰ型 儿童
  • 作者: 丘敏枝 叶枫 钟佳成 杨蓬 陈荣昌 陈善泽 王凌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518020,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院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000,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20
  • 简介:摘要抗γ干扰(IFN-γ)自身抗体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患者后天(通常是成人期)产生抗IFN-γ自身抗体,抑制了体内的IFN-γ,引起严重的Thl细胞免疫反应缺陷,出现严重或播散性的机会性感染。本文报道1例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家系,首诊患者以多发淋巴结肿大、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STAT1-PI10升高、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和诺卡菌感染为主要特征,患者儿子、女儿的抗IFN-γ自身抗体均为阳性,确诊后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病情明显改善,未再使用抗生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造成大面积流行和人员死亡。其病原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机体后,机体快速动员固有免疫反应并产生Ⅰ型干扰(IFN-Ⅰ),IFN-Ⅰ在病程早期病毒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固有免疫识别以及病毒与IFN-Ⅰ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为临床早期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Ⅰ型干扰素 固有免疫 免疫逃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采用干扰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干扰受体(interferon-α receptor,IFNAR)、干扰刺激基因因子3( 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factor 3,ISGF3)、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double-stranded RNA-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KR)、核糖核酸酶L(ribonuclease L,RNase L)的表达水平。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1例CHB初治患者,18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α-2b治疗,23例患者给予普通干扰治疗。采用反转录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治疗前,治疗4、8、12、24周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IFNAR1、IFNAR2、ISGF3、PKR、RNase L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上述指标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24周时,25例患者治疗有效,16例治疗无效。治疗4周时,有效组患者PBMC中IFNAR1、IFNAR2和PKR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48±0.129、1.169±0.125和1.047±0.091,分别高于无效组患者的0.591±0.021、0.689±0.059和0.791±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04、16.482、-5.346,均P<0.01);有效组患者PBMC中ISGF3和RNase L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39±0.159和0.780±0.140,无效组患者分别为0.690±0.035和0.733±0.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0、-1.443,均P>0.05)。基线,治疗8、12和24周时,有效组患者PBMC中IFNAR1、IFNAR2、ISGF3、PKR和RNase L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基线,治疗4、8、12和24周时,有效组患者PBMC中IFNAR1、IFNAR2、ISGF3、PKR和RNase L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干扰治疗后,CHB患者PBMC中IFNAR1、IFNAR2、ISGF3、PKR和RNase L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可升高,其中IFNAR2和PKR在治疗早期(4周)即明显升高。

  • 标签: 乙型肝炎,慢性 α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应答
  • 简介:摘要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是干扰(IFN)罕见但极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使用IFNα的患者PAH发生时间多早于使用IFNβ的患者,停用IFN和/或接受PAH靶向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减轻或恢复,少数为不可逆性PAH,甚至导致死亡。IFN相关PAH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门静脉高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心脏瓣膜病和糖尿病等。IFN相关PAH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使用IFN治疗的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运动耐量减低等症状,应及早行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确诊PAH后则应立即停用IFN,并给予PAH靶向药物治疗。

  • 标签: 干扰素类 肺动脉高压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它的远期病毒学应答、预防肝硬化及肝癌的疗效被许多研究所证实,预测其疗效的各种因素进一步被揭示。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适应症扩大到非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此外,不少学者还探索了IFN和核苷(酸)类似物初治联合、经治联合、经治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此文就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干扰素类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联合疗法
  • 简介:摘要γ-干扰释放试验(IGRA)通过检测特异性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的γ-干扰来判断结核感染,弥补了PPD试验的不足,但临床中应注意其存在假阴性的情况。目前的研究显示,患者的全身状态(年龄、营养状态、等位基因和种族),基础疾病与免疫功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糖尿病、恶性肿瘤、淋巴细胞下降),结核的病情(病程、痰菌情况、抗结核治疗、肺部病灶范围),检测方法及环境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使用,吸烟等均可能造成IGRA假阴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警惕导致IGRA假阴性的各种影响因素,不可根据阴性结果轻易排除结核感染。

  • 标签: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假阴性
  • 简介:摘要Ⅰ、Ⅱ、Ⅲ型干扰虽都具有抗肿瘤潜能,但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有所不同。与干扰治疗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JAK-STAT、PI3K/AKT/mTOR、MAPK、NF-κB、c-Abl等。目前Ⅰ型干扰临床应用最广,疗效最明确;Ⅱ型干扰因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可能在诱导癌变过程中发挥作用,对其是否可以用于抗肿瘤治疗存在较大争议;Ⅲ型干扰虽在生物学功能上兼备了Ⅰ、Ⅱ型干扰的优良特点,但其对抗肿瘤的药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 标签: 干扰素类 肿瘤 信号通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儿童干扰刺激基因(ISG)表达检测方法,确立参考值范围,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Ⅰ型干扰病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时纳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疾病组共纳入18例患儿,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共采集血液样本25份,首次检测的中位年龄为8.5岁。对照组共纳入28名健康儿童,年龄1~18岁,中位年龄10.5岁,其中男性15名,女性13名。分别提取疾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为互补DNA(cDNA)。以β肌动蛋白基因(β-Actin)和鸟氨酸脱羧酶抗酶基因(OAZ)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干扰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基因(IFIT1)、干扰α诱导蛋白27基因(IFI27)、干扰诱导蛋白44样基因(IFI44L)、干扰刺激基因15(ISG15)、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1基因(SIGLEC1)、含有S-腺苷甲硫氨酸结构域2基因(RSAD2)的相对表达量,以6个ISG的中值为干扰评分(IS)。去除正常对照中表达明显异常的样本,将其他样本的cDNA混合作为参照,重新检测各样本并计算IS,将大于对照x¯+2s的IS结果判断为异常。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内和组间IS的差异。结果对照组IS均值为1.046,标准差0.755,IS截断值为2.556。18例Ⅰ型干扰病患者组IS异常的有15例(15/18),IS均值为27.010。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疾病患者组IS明显升高(t=4.247,P=0.000 1)。该检测方法的准确度为91.30%(42/46),精密度为7.47%(0.084/1.124),敏感度为15/18,特异度为96.43%(27/28)。结论本研究通过ISG表达的检测并计算IS,为临床筛查以及动态监测Ⅰ型干扰疾病变化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手段。

  • 标签: 干扰素Ⅰ型 干扰素刺激基因 干扰素评分 Ⅰ型干扰素病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干扰-γ诱导的单核因子(monokine induced by interferon-γ,MIG)是一种由干扰-γ诱导的T细胞趋化因子,在多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MIG在组织中高表达和血清中高水平。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中,在IFN-γ和TNF-α的共同影响下,眼眶成纤维细胞(orbital fibroblasts,OF)和前脂肪细胞分泌MIG。TAO的活动性与循环MIG的存在有关,眼眶炎症的活动,至少可以部分通过MIG浓度的增加来反映。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与对照组和TAO患者的基准值相比,MIG浓度显著降低。由于目前TAO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需要继续研究TAO发病机制中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362-365)

  • 标签: 干扰素-γ诱导的单核因子 甲状腺相关眼病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部分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2019-nCoV编码的蛋白质不仅参与病毒增殖,而且在拮抗宿主固有免疫尤其是干扰(interferon, IFN)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调控宿主干扰应答反应的2019-nCoV蛋白进行总结,对2019-nCoV和干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干扰素 病毒蛋白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颅内发生率较高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使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干扰作为一种具有抗增殖、抑制血管新生、抑制侵袭等作用的蛋白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不少研究表明干扰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探讨干扰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新的胶质瘤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显得十分必要。

  • 标签: 胶质瘤 侵袭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γ-干扰释放试验结果的一致性,从而为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同时收集北京大学民航总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96例结核疑诊患者的双份全血标本,分别采用QIAGEN(凯杰)试剂盒和安图试剂盒内提供的样本管进行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试验,开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凯杰)和免疫化学发光法(安图)检测γ-干扰,并根据各自试剂盒内的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以临床或细菌学证据诊断结核病为标准,比较两种试剂盒判定结果的一致性,并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作出评价。同时选取60份经凯杰试剂盒内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血浆,分别进行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γ-干扰,比较两种γ-干扰检测系统之间的一致性。判定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γ-干扰组间数据的差异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图显示。结果96份样本中,凯杰诊断结核的敏感度为81.82%(18/22),特异度为74.32%(55/74);安图诊断结核的敏感度为72.73%(16/22),特异度为70.27%(52/74)。两个系统γ-干扰释放试验判定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47,P<0.05)。其中凯杰诊断结核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95%可信区间:0.702~0.911);安图为0.765(95%可信区间:0.640~0.88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8,P>0.05)。比较两个系统检测同一份血浆γ干扰的结果,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一致性良好(R2=0.97,P<0.05);但比较同一份患者样本在不同试剂盒刺激后的γ干扰水平,结果相关性较差(R2=0.41,P<0.05)。结论安图系统与凯杰系统的γ干扰释放试验判定结果的符合性较好,两系统检测γ-干扰的结果一致性良好。抗原包被量、效价以及试验体系不同可能是导致γ-干扰释放量不同的原因。

  • 标签: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发光测定法 结果可重复性 结核
  • 简介:摘要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主要是通过IFN和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首选方案为IFN治疗。部分患者采取单一IFN或IFN联合或序贯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以达到HBsAg清除即临床治愈的效果。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应用基于IFN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策略使CHB患儿获得更多的临床治愈。

  • 标签: 儿童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核苷类似物 临床治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对I型干扰(type I interferon,IFN-I)应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为研究SARS-CoV-2的NSP1对I型IFN产生的影响,构建NSP1表达质粒,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其蛋白表达能力。通过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SP1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作用。构建NSP1突变体M1(K163AH164A)和M2(△161-180),验证突变位点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影响。结果NSP1显著抑制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TANK结合激酶1、干扰调节因子3、干扰调节因子7诱导的下游IFN-β启动子的激活,并对I型IFN通路的各关键分子的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NSP1 C端的KH基序是其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位点。结论SARS-CoV-2 NSP1能够拮抗宿主I型干扰免疫应答,实现病毒的天然免疫逃逸。

  • 标签: SARS-CoV-2 NSP1 I型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alpha(interferon alpha,IFNα)联合核苷类(NA)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95例1~6岁HBeAg阳性肝组织学活检确诊CH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FNα单药治疗组(32例),IFNα+LAM联合治疗组(63例),根据48周疗效分为HBsAg转阴组和未转阴组。结果治疗48周、96周HBeAg转阴率分别为50.5%和70.5%,HBsAg转阴率分别为34.7%和5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男)、基线HBsAg水平是48周HBsAg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治疗12周、24周和36周的血清HBsAg水平对48周疗效预测价值较高,AUC均大于0.8,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超过70%;治疗36周时的B细胞计数预测效果较好,AUC为0.975,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85.2%。结论1~6岁HBeAg阳性CHB患儿应用IFNα可获得较好疗效,低龄、低HBsAg水平以及女性是HBsAg转阴的预测因素。CHB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儿童 干扰素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羊膜移植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α2b滴眼液(简称干扰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于2018年6—12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并按时完成随访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9例55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23例25眼和对照组26例30眼。试验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干扰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试验组于术后第3天采用干扰滴眼液点眼,连续用药3个月,分别于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情况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2个组BCVA下降、稳定和提高的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术后2个组术眼均有1眼在14 d内角膜上皮完全修复,其余术眼角膜上皮均在7 d内完全修复,2个组间不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6个月,2个组患眼均未出现翼状胬肉真性复发,2个组结膜增生1、2、3级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61,P=0.497)。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出现纤维血管组织增生者分别占12.0%(3/25)和6.7%(2/30),但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均仅处于结膜与植片交界处,未到达植片中央及角膜缘。结论与传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比较,羊膜移植联合干扰滴眼液点眼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无升高,对健康结膜组织损伤小。

  • 标签: 翼状胬肉,原发性/手术 疗效 生物羊膜 干扰素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