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是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吧,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挡眼的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得也越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满心恼怒。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磕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力气。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十艮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简介:<正>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作为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田制在五代史研究方面也有其意义。然而,因材料稀少,迄今尚未有人对闽国田制作过全面解剖,笔者拾掇了一些材料,想对这个问题作些探索,不足之处,还请大家赐正。一、官田和私田唐代福建人少地荒,官府在福建一些地方设置屯田官,组织百姓开垦田地,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官田。《莆田县志》记载:“前志称吴兴为屯田员外郎祭之从弟,神龙中以家赀筑延寿陂,溉田万余顷。祭为屯田员外郎,其资历不详,必京朝之官来主屯田,而筑陂、填海、开渠诸事,兴代为之,以长官名义行之耳。则北洋之田固官田也。寄郑褒撰吴兴传,谓兴字长官,误也。元和间,斐次元为观察使,堤黄泉三百二十二顷,岁收数万斛,以赡军需,则南洋亦官田也”。从斐次元组织百姓垦田后能得数万斛粮食一事来看,这些田地确为官田,否则,按照民田“三十税一”或“十五税一”的传统,这些田地的税收最多只有数千斛,斐次元能收到数万斛粮食,应为官田的对半分成租。所以,我们认为,《莆田县志》的作者提出唐代莆田的北洋、南洋之田为官田是有道理的。由此看来,闽国建立后,从唐福建地方政权中接收了大量的官田。闽国统治者继续实行屯田政策,王审知在福清沿海屯垦,派遣士兵修筑大塘,占计塘两项水利工程
简介:<正>唐代财政在唐史乃至中国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30年代,鞠清远先生独辟蹊径,写成《唐代财政史》,其拓荒之功不可没。其后有特威切特博士(D,C,Twichett)的《唐朝的财政》(《FinancialAdministrationundertheTangDynasty》,1963)和蔡次薛先生《隋唐五代财政史》(1989)相继问世。近读陈明光博士的《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9月版),是唐代财政史领域的可喜收获。陈著以全新的角度剖析了唐代近300年历史的财政,一改过去国内外论著只是分门别类地在赋税、仓廪、漕运、专卖等方面探讨的做法,而是综合地研究唐朝财政问题,揭示有唐一代财政体系各个侧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唐代财政史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简介:50来岁的曾老汉,是成都市金牛乡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再过一个月,他的身份将有大变化——从农民成为'股东'。这得益于成都市目前正在筹划启动的一项新计划——股田制:村民以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将土地集中在一起交由村上的土地经营股份合作社来统一经营,持有'股份'的村民自然也就成为了股东,他们可在合作社范围内进行股份的转让、赠送、抵押、继承等。土地入股农民成股东记者来到了曾老汉所在的成都市金牛乡青杠林村。土地总面积达150O余亩的青杠林村有9个生产队、2000多人,是金牛乡面积最大的村也是人均收入历年居全乡后几名的'穷村'。几年前村民纷纷开始将自家的承包地出租给一些小企业建厂房修库房,一时间昔日的良田上耸立起一座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