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聚焦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村低保制度减贫效应,利用拔靴检验与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检验法对相关数据做实证性分析,得出实际生活中农村低保并未发挥减贫效果的结论。同时也发现我国农村低保在制度的设计、执行等方面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政府应当做好制度公平保障工作,落实体系内各项基本制度安排,解决各组成部分功能边界界定不明晰的问题,强化各地区执行力,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对外披露力度,防止社会福利在执行中演变为个人私利。
简介:检验企业资本性支出的实证模型的优化选择,无疑会为实证研究企业投资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首先对国外以往文献中常用的投资模型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独有特点,选择出理论上更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模型。其次,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所选模型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内部现金流与其资本性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资本性支出对内部现金流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并且在非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敏感性更强;所选模型在解释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的资本性支出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简介:一、会计收益的一般描述会计收益(。countingincome)是指本期已实现收入与其相关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依据收入确认原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计量出来的。会计收益有如下特点:①会计收益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即以销售产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实现销售收入所耗用的费用得出,因而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②会计收益依据收入实现原则,即在收益实现以后才确认收益,不将持有资产价值的升值(持产利得)计列为企业收益,因而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要求。③会计收益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之上,它要求企业合理确定某一个既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成果,按权责发生制划分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④由于企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即原始
简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发现,当前我国实施的部分宏观审慎工具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较复杂,政策组合除了相互补充协调外,“政策抵消”和“政策超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宏观审慎政策弥补货币政策缺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宏观审慎工具箱,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工具,提高工具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监管协调作用,探索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补充的逻辑机制,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高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
简介:目前关于会计委派制问题,人们讨论得十分热烈。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剖析,我们认为,会计委派制不符合经济学的逻辑,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1.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是一种制度的变迁。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制度变迁必然要发生制度变迁成本。如果制度变迁的成本是巨大的,那么,这样一种制度变迁将是不经济的,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因此,要研究会计委派制的生命力,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它的制度变迁成本。2.从产权结构上看,会计委派制的目的显然是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财务监督,以制约内部人控制和管理腐败,从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委派的会计人员在职能上无疑属于政府监督系列。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力求通过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