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Fujita与Thisse(2002)和王洪光(2007)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与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某区域运输成本较低,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水平高时,产业集聚将在此地形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相近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有限;某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内地1999~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不确定与非均衡的;收入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简介:产业集聚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文章根据影响产业集聚的一般因素,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研究了长三角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空间演化路径和集聚绩效。文章认为,产业的集聚动力在于地区的竞争优势,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则加深和放大了地区的产业集聚过程;长三角的历史沿革、区位优势和中国转轨经济的体制改革特征决定了长三角省区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是产业同构;这种以产业同构为主要内容的长三角产业集聚并没有表现为省区经济之间的“重复建设”或者是“恶性竞争”,基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廉价劳动力比较分工优势的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引起的外部性、市场扩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成为区域产业同构具有正面绩效的支撑因素,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对相关产业的绩效存在影响。文章的实证研究支持上述结论。
简介:产业集聚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集群组织的过程,通过集群中的集体学习、地理临近、相互信任和技术创新溢出等内生成长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不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是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演化的自发结果,是企业出于自身需要通过市场选择的自发过程,企业是产业集聚的主体,区域的人口、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等固有条件“锁定”了在该区域形成产业集聚的初始形态。产业集群存在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在外部性方面产业集群无法替代政府功能。政府是外因、影响者,通过影响促使企业产生集聚的成本,在公共产品和政策方面引导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围绕集聚的外部性,本文对产业集聚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简介:产业集聚区是社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和加快产城融合,进一步发挥其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集聚区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仍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投资融资机制不灵活、要素供给能力不匹配、绿色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创新河南省产业聚集区体制机制,有必要深化投融资机制,优化用地保障机制,完善人才聚集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简介:本文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考虑资本和制度因素对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构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制度变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随着市场发育的成熟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内生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产业集聚水平得到提高;工业企业更倾向于向资本成本较低的地区集聚,工业相对效率资本成本与产业集聚呈负相关,资本成本的上升不利于产业集聚的形成;市场潜力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交通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产业集聚。
简介:文化产业集聚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首次利用2003-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考察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1)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产业政策促进了西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但对东、中部城市影响不显著;(2)产业多样化对东、中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有正向影响,对西部城市影响不显著,而产业专业化抑制了东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促进了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3)基础设施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城市应制定适合于自身的文化产业战略,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和"一刀切"的政策倾向。
简介:文章扩展了贸易成本的范围,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运输成本,而且也包括要素流动成本。并引入前后向产业联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可解的中心一外围模型,并探讨了在各种条件下相应的经济学含义,认为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支持必不可少,并应重视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互动,否则,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难以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