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被称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中的“微博元年”。这年中,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占网民的13.8%。一系列事件由于微博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轨迹,如宜黄事件、李刚事件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事件可被称为“微博事件”。

  • 标签: 突发公共事件 2010年 范式 动态 媒体发展 用户规模
  • 简介: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政府喉舌与市场主体的双重角色身份。这种身份促使媒体在公共危机报道中形成了既服从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安排,又寻求自由报道空间来赢得市场的“中间角色”。本论文通过梳理2008年至2013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扮演“中间角色”的情况,试图总结出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以及媒体寻求独立报道的路径,从而描绘出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真实报道空间。

  • 标签: 公共危机 媒体 中间角色
  • 简介: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向网络行为、网络关系转化,我国社会转型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极易在网络平台上引起轰动,形成网络公共事件。本文基于第三人效应的理论框架,以“雄安新区炒房”和“江某案百万签名募集”两个事件为例,探究第三人效应在网络公共事件传播中的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新变化。

  • 标签: 第三人效应 网络公共事件 传播效果
  • 简介:近几年,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台风肆虐、旱涝灾害等突发事件使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已经产生公共危机。中国特大地质灾害数量越来越多,公共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2年全国重大自然灾害中台风、洪涝、地震灾害就占80%;2013年8月强台风“尤特”造成辽宁东三省111个县区市373.7万人受灾,粤湘桂等多个省区遭遇严重洪灾;

  • 标签: 公共危机 灾害报道 传播力 广播 极端气候事件 重大自然灾害
  • 简介:本文参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的“说服”理论,以河南省“高考试卷调包”事件为例,阐述面对“公共关系事件”,政府部门应及时、全面地公开信息,并对当事者提供可行和可靠的“建议”,以消除当事者的“恐惧诉求”,从而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美誉度。

  • 标签: 公共关系 “说服”理论 政府形象
  • 简介:网络反腐舆情事件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发生过程。事件的主体、对象、载体在多元的开放式系统中互相作用,形成网络反腐的阶段引爆点、干预阈值等重要因素,从而促使政府等干预主体采取举措。本文对2011—2013年三年内282起影响较大的网络反腐事件进行实证分析,从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要素等层面进行深度考察,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网络反腐事件发展的阶段、内在机理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对网络反腐的未来提出建议。

  • 标签: 网络反腐 反腐要素 演变机制
  • 简介: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技术条件的进一步提高将我们推向了一个消息即时发布的"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微博就是这样一个以快书写、快发布、快阅读见长的Web2.0的代表产物,140个字附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的微传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信息传播方式。2010年被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称为"微博元年",用户在数量上不断升级,微博从一个粉丝膜拜明星的工具逐渐转变为公民发声甚至表达政治意见的平台

  • 标签: 事件传播 事故 和局 优势 WEB2.0 信息传播方式
  • 简介:本文运用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对“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楚天金报》的情感报道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读者访谈,发现情感报道的运用存在明显的“使用一满足”现象。

  • 标签: 公共危机事件 情感报道 框架 使用与满足
  • 简介:本文以2008年的南方冰冻雪灾、“3·14”西藏拉萨事件、“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视阈、以新闻传播类16种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为研究范本,爬梳并探讨我国突发事件的报道方法与传播效果。

  • 标签: 突发事件 新闻传播 报道方法 传播效果
  • 简介: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前“死亡”的媒体乌龙事件,成为了2015年全球第一则乌龙新闻。国内外知名媒体及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于第一时间争相报道李光耀去世的消息。而在短短不到二十五分钟后,各大媒体又开始相继删除这些内容。在媒介融合的今天,一则真实新闻的报道,经过互联网和各种自媒体的传播,迅速地被广泛传播,其传播影响力可想而知。而未经证实的新闻其传播效力和影响力同样也是超乎大家所想像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李光耀逝世乌龙事件的报道始末进行分析,分析媒体乌龙事件频现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有效规避乌龙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媒体 网络媒体 把关人
  • 简介:国产原创电视节目的产生,为实现中国梦诠释中国老百姓的动人故事,让中国的荧屏上绽放出更多优秀的、激动人心的节目,也给中国电视业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啄(一森)

  • 标签: 人民网 事件 误报 电视节目 中国电视业 中国梦
  • 简介:网络危机事件由于全媒体的互动性、瞬时性和广泛参与性而变得爆发迅速,影响深远。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应当加强对网络危机事件的政务公开,及时、准确发布网络危机事件信息;建立有效的网络发言人机制;完善对网络危机事件的引导机制,以期对网络危机事件的舆论管理取得实效。

  • 标签: 网络危机事件 政府新闻学 舆论管理
  • 简介:地方广电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经受住一系列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传播考验?本文从地方媒体的应急传播实践中提出了提升地方广电媒体应急传播能力的命题。明确媒体应急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包括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坚持正确舆论引导、树立人本意识等;媒体决策层面和执行层面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提升采编队伍的业务能力、合理调配各类媒体资源的统筹能力、舆论导向的把控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服务能力、新闻现场记者的角色定位和直播主持人言语现场生成等问题。

  • 标签: 地方广电媒体 应急传播 角色定位 执行力
  • 简介:国内民企巨头深圳华为公司,要求公司工作满八年以上的老员工集体办理“自动辞职”,并根据工龄长短发放补偿金,然后再签1-3年的短期合同上岗。共有七千多人办理了相关手续。由于事值新劳动合同法即将正式实施之际,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华为辞职事件被国内主流的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率先报道,短短几天之内,国内大量媒体跟进予以报道并持续关注,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也纷纷跟进,同时引发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广东地方当局关注,华为辞职事件成为舆论焦点。

  • 标签: 深圳华为公司 辞职事件 传播学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 劳动合同法 财经媒体
  • 简介:新兴媒体的发展模糊了公共传播与私人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本文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了新兴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实践和理论,并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公共传播在新兴媒体中实现的途径,即传受角色的颠覆性互动、多元化信息的公共传播和规范性应用的控制和管理。

  • 标签: 新兴媒体 公众利益 公共传播
  • 简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哈贝马斯非常重视人类传播的重要性。目前,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进行研究的论述非常之多,但将广告这一具体的社会活动与公共领域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的人却很少,所以本文结合广告史和媒介发展过程,对广告的发展如何影响“公共领域”进行分析。

  • 标签: 广告 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
  • 简介:如果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政府新闻发布中的资源整合首先体现为一种思维观念,即在多媒体时代下如何正确看待政府资源优势,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快速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提升政府对外有效发布,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知度和共识度,进而使政府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实现增值的过程。

  • 标签: 政府新闻发布 突发事件新闻 多媒体时代 知度 思维观念 公众利益
  • 简介:基于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主义修辞批评视角,以和颐酒店事件如家集团的道歉信为分析案例,对网络新闻危机公关文本进行话语修辞分析,通过术语屏概念解析其修辞实践模式和戏剧主义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修辞动因,进一步分析修辞者是如何运用三种同一方式,即同情同一、对立同一以及误同来实现修辞目的。

  • 标签: 修辞批评 戏剧五要素 同一术语屏 和颐酒店
  • 简介:本文集中研究了目前政府公共管理和新闻管理中的新课题——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本文从突发事件的界定出发,探讨了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特点、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地位与作用、舆论引导在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健全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的途径与方法。

  • 标签: 突发事件 公共管理 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