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时评版编辑,笔者发现,虽然一天可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时评二三百篇,但一稿多投和就某一新闻扎堆评论的现象严重,好多稿件既与本地关联度不大,又没有什么新观点,认知角度和写作手法也比较陈旧老套。而我们的一次读者调查表明:许多读者对“不着边际”、“不关痛痒”、“不分场合”的评论很快就失去了“新鲜感”;主管评论工作的总编辑也认为,《宁波日报》的时评,如果游离于宁波之外,再好也只能是写得好,但时评不是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有用”。再就是,媒体热衷于新鲜话题,抢先发表“最新”新闻的相关评论,而对于“较旧”新闻的评论,即使所谈论的话题是新的,或者评论的角度和观点是新的,也往往因为顾及时效性而不予采用,这也不利于时评良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认真反思了时评热的一些毛病后,进行了两项“实验”:
简介:创办初期的《循环日报》,其版面设置并不固定。一是临时性的栏目设置较多,二是与同期香港其它华文报纸相比,明显偏重新闻版面。1875年以后,《循环日报》版面才基本固定在"选录京报"、"羊城新闻"和"中外新闻"等栏目,且新闻版面整体上相对缩小,由初期的新闻版面约占总版面的45%左右下降至30%左右。较为强烈的正统意识以及比较重视新闻和言论是《循环日报》在版面设置上有别于同期其它香港诸华文报纸的两个主要特征。不过,从版面总体来看,《循环日报》主要还是一份以刊登各类告白为主的报纸,因此,以往人们通常认为《循环日报》以政论为主的看法不太确切。《循环日报》之版面设置基本沿袭了《香港中外新报》所创立的"香港版"模式,但同时也受到以上海《申报》为主要代表的"上海版"模式的影响。《循环日报》在"中外新闻"栏内首置"论说"、并大体维持每天1篇"论说"的做法,主要是吸取和借鉴上海《申报》的结果,并非《循环日报》首创。
简介:在“全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传统生产方式和运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新闻传播领域,从新闻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图形图像处理到设计美工;从数据深加工、海量存储检索到多媒体发布应用,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新需求不断涌现,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厨房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标配和龙头工程,是强化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因此,全国各级媒介组织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央厨房的规划与建设。在这样的时代变革背景下,承担着社会新闻传媒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也面临着专业培养的挑战与机遇。赶上了这趟变革的列车,高校的人才培养就能与社会需求接轨,高校和业界就能实现良性的循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自身需求和实践,探索建设中央厨房融合创新实验室的路径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