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1987年金秋季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有400多名中外记者采访大会,足见它怎样为世界瞩目!记者们运用各种采访报道工具,使世人迅速、及时地获知中共十三大。1987年11月2日下午,赵紫阳总书记在十三大新闻发言人举行的酒会上会见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和谢意。苏联记者在为数众多的采访十三大的外国记者中,做了自己的一份工作。苏联除常驻北京的7名记者外,《真理报》、《共产党人》杂志和苏联广播电视委员会派出专人参加采访。他们对十三大作了连续的、实事求是的报道,对大会和赵紫阳报告作了积极的评价。尽管苏联新闻工具在十三大前夕,不象某些国家那样,大力介绍预备会议的情况,就大会意义、政治改革和人事安排作预测性评论;没有以显著地位预告中共十三大开幕
简介: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简介:本文作者提出:晚报要主动干预生活,正确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晚报也是党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晚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干预生活方面应该有相对大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晚报主体新闻应当是“软新闻”,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但仅限于此,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它应当以“软”为主,“软中有硬”。批评报道,舆论监督,要在群众和领导的结合点上做文章。该文讲的是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对办好党报,增强党报可读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刊登在这个专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