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代华北地区的合作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合作运动史上的先驱,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其历经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日伪统治、中共建立敌后根据地及解放区时期等主要时段,虽政权更迭频繁,局势动荡,但为巩固政权,在各方势力支持下的合作运动始终在该区相继进行。囿于档案资料的整理进度,学界对该区多呈分割式研究,为厘清近代华北地区合作运动始末,挖掘尚存在的研究盲点,特从学术研究成果上进行述评。
简介:熊亚平新著《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现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铁路沿线与非铁路沿线集镇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化发展”,从华北集镇变动的整体面相上扩展城镇史研究内容,从比较视角中揭示出华北冀鲁豫三省铁路沿线集镇发展的差异化态势及其“两极化发展”的特征,并在集镇群体发展的兴衰变动中深化铁路与集镇发展关系的认识。激发了研读者对华北集镇发展动力、近代铁路功能、集镇变迁的时空差异等问题的思考。
简介:朱文通,河北沧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邀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北京大钊学社理事、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河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文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石家庄市委党校兼职教授等职。
简介:李细珠,湖南安仁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晚清民初政治、思想与社会史。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暨国立首尔大学东洋历史系客座研究员,2009年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评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简介:熊亚平,陕西丹凤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熊亚平博士长期致力于华北区域史和乡村建设思想史研究。2005年在《近代史研究》上发表的《铁路与石家庄城市的崛起:1905-1937年》(合作)一文,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关于石家庄城市史研究的最有分量的论文。2011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一书,是第一部系统论述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专著。
简介:20世纪以来,伴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渗透,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以及战乱频仍、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乡村社会明显衰落而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危机的延续使得乡村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身处山西乡间的读书人刘大鹏,在日记中对清末民国的乡村社会变迁有着始终的关注,除了传统的危机因素之外,更有着由现代化进程所催生的巨大压力,传统与时代性新因素的结合,使得刘大鹏所生活时代的乡村社会更加衰落,体现了近代晋中地区乡村社会转型的艰难。
简介:华北油田采油一厂西柳作业区员工黄京生,是有名的“爱捣鼓”,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生产流程,没有他玩不转的。他和大家一起立足岗位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到今年1月,累计创效100多万元,修旧利废节约成本30多万元,被评为“华北油田榜样”。像黄京生这样爱创新的“创客”,在华北油田还有很多。
近代华北地区合作运动述评
在比较视角下推进近代华北集镇史的研究——评《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作者——特约专家朱文通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作者——特约专家李细珠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作名——特约专家熊亚平
从《退想斋日记》看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危机——以晋中地区为例
工会为一线职工搭建创新平台.让大家蓄能起航华北油田职工争相当“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