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简介:以2015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双打决赛录像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观察法和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羽毛球世界排名第6的中国队(傅海峰/张楠)和世界排名第2的丹麦队(鲍∥摩根)的发球、接发球、前场、中场、后场的击球技战术以及双方得与失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寻找中国队与世界顶尖球队存在的差距。结果表明:中国队(傅海峰/张楠)在前场挑球和中场接杀挑高球的稳定性应有待提高;中场平抽快档制胜性的应用有待完善;后场劈、吊球与强而有力的杀球应灵活多变相结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