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人类活动开始那一刻起就产生了的调查研究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门类和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学科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科理论和创新方法不断完善,代表性著作不断推陈出新,教育培训也相应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科学门类。对比起来,与之相伴相生的调研写作,不论哪个方面都不可望其项背:理论研究起步晚,理论研究人员和成果寥若晨星;尤其至今未有一部全国统一的理论教材问世,使规范化的调研写作理论教育和培训受到严重影响,也影响了整个调研活动的质量提高和调研事业、调研文化发展。对此,本文就如何建立调研写作学问题,做个初步探讨,以为引玉之砖。
简介: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总目标。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落实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本门课程的性质理念、培养目标和育人价值,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1]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后,沉淀在其身上的、具有语文课程特色的显著成就或重要特征。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那么,在未来各种层次和水平的纸笔测试中,怎样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对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作客观公正的评价与测试呢?这无疑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本文结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研习,拟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作简单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跳出语文课程长期以来过于关注碎片化知识的窠臼,构建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并为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