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4年10月29日,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宣布退位。他最喜爱的儿子--热爱舞蹈艺术的西哈莫尼继承了柬埔寨王位。在新国王的登基仪式上,这对外表酷似的父子完成了历史的接力。生性热情浪漫,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诺罗敦·西哈努克1922年10月31日生于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市,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1941年4月被王位委员会推选为国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在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上,年轻的西哈努克亲王与周恩来,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共同努力,使大会成功地通过了反映亚非国家共同立场的以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十项原则。也许是观点的一致,周恩来与西哈努克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两个人和两个国家的友谊。西哈努克曾经多次坦诚地评价自己:生来就是个艺术家。虽然命运使他成为历经坎坷的政治家,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他在柬埔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简介:老人都说:一片树叶里蕴藏着一个季节的秘密.大山深处的浓艳,是源自何方的火种?这般撼人心魄的色彩,怎就悄然静默了经年?我一直幻想做一片秋天的树叶,站在季节的高处,弹拨一曲清丽.那是多美的一个梦啊!记忆像秋天的河水,清澈得唯留下游动的小鱼和河底光洁的卵石.
简介: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的小说以探险、神怪和爱情为主要题材,表征了19世纪的西方世界观念秩序,以文学隐喻的方式构筑了西方的现代思想意识和经验。在晚清西洋小说翻译大潮中,哈氏小说主要通过林纾及其口译合作者的译介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触发了晚清文人在社会转型期现代与传统的断裂中,对自我身份认同、现代意识探讨和对现代思想的追求。然而,晚清风行一时的哈氏小说在五四时期却备受贬斥,哈氏及其作品逐渐淡出中国学者的视野。林纾对哈氏小说的翻译,作为晚清西学翻译“宏大叙事”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一种体悟和想象,言说西方、建构自我,以小说话语的方式启引了思想文化的现代性。
简介:本文对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哈姆莱特〉前传>中的王子形象、女性视角中的王子复仇的涵义及其与身体政治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这一切都是在与莎士比亚的剧本的对比中进行的.本文以为,厄普代克对王子形象的解构与重构并不纯然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将感性生命置于抽象伦理观念之上的必然结果.这种全新的展示带有极大的暧昧性,既表现了复仇事件的复杂性,也使人们在价值评判中陷于困惑.
简介:本文对莎士比亚的第五大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的异域想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剧作展示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简单化想象,在此过程中。安东尼恰恰是最为鄙夷“埃及性”的罗马人;莎士比亚虽受时代影响。对罗马/埃及这种二元两分思维模式有所陷入.但又对固化的异域想象进行了调侃与讽刺:剧作最终呈现了罗马人对他者文化有限的认可与接受,但这种认可与接受仍然是在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模式下展开的。莎士比亚在剧中就异域想象这个议题的三重描写,充分显示了他在英国海外扩张开端年代所受到的时代影响,及其自身敏锐的文化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