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互联网群体传播史无前例地赋予个体在文艺领域的创作权与主体性,催生出数量庞大、形制丰富的网络文艺作品。在作品的传播中,毎个用户都是参与传播的重要节点,超时空、社交式、情感化是网络文艺传播的鲜明特征。盗猎式的二次创作使网络中的互文文本无限增殖,不断制造新的意义与快感,推动了圈层文化的再传播。同时也应该注意,网络文艺场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竞争性场域,网络文艺一方面被商业资本所殖民,成为亟待开掘的广阔蓝海;另一方面被主导文化所规训,纳入文艺治理的重点范畴。
简介:在中国对西洋文学作品的译介史上,有一桩公案倒是值得重提的.它可以使我们重新检讨一下我们对于翻译的态度与认识,那就是:关于林纾的翻译.
简介:综观中外新闻史,新闻作品大多数都运用了文学手法。新闻报道为了向深度和形象化发展,不得不借助文学手段。本文分析了新闻与文学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表述了本人对文学手段如何在新闻中运用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简介:<正>《社会科学报》1987年10月15日发表林路向王元化的采访记录,王元化认为文化交流在引进同时也需注意向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王元化说:近年我访问过一些国家,比如墨西哥,我和他们的文化界人士接触,发现他们一方面异口同声地强调中国文化和玛雅文化有着血缘关系,从而对墨西哥文化起过重大影响,但是,在先秦学术中,除了一部《周易》译成西班牙语,为他们所瞩目外,他们对其余儒墨道法等等则全都茫然。
简介:在近一、二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无论从何角度说,网络的普及都是一个意义至关重大的事件,以手机通讯与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革命,不但使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文化生态和文学观念。
简介: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接受理论,把文学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给新闻传播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接受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阐述了接受美学中的受众观点对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影响,旨在探讨接受美学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具有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简介:新媒体语境下,随着科技发展对于媒介日新月异的影响,对于新闻传播的教育也需要进行转型。本文从加大投入、学科融合、媒体融合、把握生态四个方面入手,即加大在传播教育方面的投入,不仅是金钱上的,更加有人力上的投入;整合大学资源,通过学科融合推动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理解各种媒体的本质,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报道一篇新闻;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方式。
简介: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使得公众参与、表达、认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些新媒体所催生的民众参与活动形成了明确的公共表达,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非官方的话语中心,这些都将在媒体多元化的时代发挥着较大的引导作用,并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有很大意义上的改变。理解传媒的能动性与实践性,通过宣传片的手段促进当代博物馆传播的能动性因素,
简介:摘要从2004—2009年,国内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争议是展开路径的不同一是从心理学视角看传播;二是从传播学视角看心理。
简介:网络、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兴起使得文学的存在方式发生变化,大众媒介为文学作品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作与传播模式。六六小说通过与媒介合作得到广泛的推广与传播,早期创作深受网络媒介的影响,后期又主动迎合影视媒介进行创作,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小说表达的El常化、小说结构的开放化等文本特征。
简介: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反思和寻根思潮在文化传播领域的风起云涌,为中国导演通过传统文化、民俗景观建构自己的叙事话语提供了理论背景,他们拍摄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的电影。第四代导演吴天明在1984年执导了具有人性思索意味的《人生》,全片在黄土高原传统的婚礼仪式的点染和悠扬高亢、细腻醇厚的陕北风味信天游的伴奏下,透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及内心诉求。三年后,吴天明再创力作《老井》,
简介:王尧:姜智芹教授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问题,这篇论文反映了她在这个领域的最新思考。对于已经成为热点的“海外传播”研究,姜智芹从容不迫,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几组辩证关系。在熟悉的话题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认识。
简介: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建国前的早期译介和传播、建国后50-70年代的“反苏反共作家”、80年代的“解禁作家”、90年代的“反极权主义作家”、新世纪以来的“公共知识分子”和“世界经典作家”。这一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较长时间受到了国际冷战对峙和国内极左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影响,总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和现实指向。其发展趋势是作品本身的经典性因素日益受到关注。
简介:故事作为“软传递载体”移动、游走、变异于各种文体之间。在故事活动实践中.书面与口头两种表述方式在主题一致的前提下于历史中产生了不同的传播过程和接受效果,从而引发了价值相关问题。价值不仅以主客体现实关系存在,还体现为双方发展变化中不断调整以适应的动态发生过程。“二十四孝”故事之《鞭打芦花》和《卧冰求鲤》口头/书面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变文很好阐释了以“行孝”故事为代表的口头文学在传播实践中所特有的伦理价值、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简介: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O’Connor)是美国南方杰出的女作家。1925年,她出生于乔治亚州的一个天主教家庭,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社会科学,1947年毕业于依阿华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奥康纳1952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64年死于红斑狼疮。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出版了长篇小说《智血》《暴力夺取》和其他三十一部短篇小说。
简介:雷纳·韦勒克既是杰出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同时还是颇有建树的比较文学专家。客观而言,作为英美新批评派文论的领军者、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掌舵人,他的诸种著述及其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学界经历了不断被阅读、阐释与重新评价的复杂过程,逐步被接受与肯定,最终赢得了“经典”的殊荣。对于当下的相关研究而言,韦氏的诸种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学界的传播与接受历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
简介:报纸副刊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的传播工具体,主要功能就是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它不仅是新文学流变的历史标本,也是作家成长的摇篮,以及作家与读者交流的联络站。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及西北局的机关报,其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艺阵地,
简介:2012年导演王竞的电影作品《万箭穿心》得到了广泛好评,被誉为“2012年最好看的国产电影”。电影改编自武汉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在武汉多处实景拍摄,影片中演员均使用武汉方言。该片获得了包括原作者方方在内的众多武汉市民的认可,影片很好地诠释了武汉人性格和武汉城市文化形象特征,对于武汉文化的发扬及武汉形象的宣传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将以《万箭穿心》这部作品为出发点,
简介:过去的百年,国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由注重“四书五经”的译介到文学的影响比较,再到立足于中国语境对文学文本和文学史开展多向度研究,认识不断深化。上世纪70年代前欧美汉学家多继承传教士汉学研究传统,主要是影响比较。70年代后,在新批评派文论和比较文学美国学派掌舵人雷纳·韦勒克的文学研究思想影响下,欧美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者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谱系,
互联网群体传播视角下网络文艺的生产与传播机制
网络传播与文学翻译问题
新闻传播学中的文学表现
文化交流也应注意向外传播
网络传播与新民间文学的兴起
接受美学与新闻传播学:现实与可能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改革趋势
宣传片与中国博物馆的新媒体传播
2004-2009年国内传播心理学研究综述
媒介革命视域下的六六小说创作与传播研究
人工智能在新媒体精准传播中的应用分析
新时期电影民俗文化的呈现及传播效应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几组辩证关系
乔治·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
“行孝”故事口头/书面表述差异与传播实践中的价值发生问题
“邪恶作家”的中国之旅——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的译介传播
论雷纳·韦勒克的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延安文人的精神演进——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汉味”电影中的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以《万箭穿心》为例
异域的洞见——评(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