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张曙光:我们年纪相差很多,称得上是忘年交.我们认识已经有一些年了,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什么场合吗?泉子:你对我来说是一位老师辈的诗人.事实上,我也一直视你为我诗歌上的老师与兄长.而我们在交往中,又能放下更多的礼仪,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你一直以来的宽厚与包容对我的鼓励.我们第一次见面应该在03、04年,我出差路过哈尔滨,在桑克的召集下,你、桑克,还有永良,我们有了一次非常美好而难忘的相聚.我们一见如故,而我作为一个后辈,也没有通常第一次见到前辈诗人时的拘谨.饭后,我们还一起在那几乎已经干涸的松花江河床上走了很久.或许,我们都已不记得当时说了些什么,但相见的美好与欢乐宛若昨夜,宛如今天,并在这个寒冷的深冬依然温暖着我.
简介:张云泉,1948年6月出生,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69年参军,成为我国第一艘导弹快艇导弹发射长,1971年入党,1983年7月起从事信访工作至今,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和当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1年9月被中组部、等四部联合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03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6月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6月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2007年9月,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之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08年6月,成为奥运火炬传递泰州站第一火炬手,现为中共江苏省委委员、省信访局正厅级巡视员。
简介:这是一个困惑自己日久的人生命题,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所要面临的人生命题,因之,不揣浅陋写出,谨作引玉之砖。最初的困惑来自于对《青春之歌》林道静、余永泽命运的人物解读。依以前的定规,无疑林道静是被肯定的,而余永泽是应该被批判的,但渐渐地,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定规被解构了:余永泽固然没有参加革命,但他也没有反对革命呀,他固然没有关注时代风云,但他安心书斋从事整理国故,传承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又何罪之有呢?革命并不应该否定他们而应该给他们以合理的应有的生存位置呵。有人可能会说,《青春之歌》在否定余永泽这一点上,受了当时左的思潮的影响,我们现在对之给予正确的评价就行了。但其实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简介:<正>今年盛夏,七月流火,笔者曾3次到江苏省优秀工会干部唐荣泉先生所在的无锡市市政设施管理处去采访,想不到,3次都扑了个空。“找唐主席难”。这是见到他之前的第一个印象。其实说难也不难,7月20日,我终于“逮住”了他,是在锡沙路建设工地上。头顶骄阳似火,脚下路面滚烫,身边黑色沥青拌和料散发出近200℃的高温,这种环境站在那里都难以忍受,而眼前的唐主席却穿行在施工人员中,不停地分发着草帽、清凉油、仁丹等防暑用品,不停地把清凉毛巾、大麦茶、肉包子送到工人手上。趁他不注意我按下了相机快门,留下了他与工人汗流在一起的镜头。我的这一动作还是被他发现了,当我俩的手握到一起时,我看到了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面孔和红彤彤的胳膊。工地上,他完全失去了那南方人的温和含蓄之态,给人感觉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北方汉子的豪爽性格,一个能吃大苦、耐大劳的工会干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