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临近中秋节的一天,我急匆匆从外地赶回来,一心想看看雨城街上的桂花是否开了.一踏上返程的客车,便有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觉.秋雨潇潇,扑窗而来.我心下黯然:这样的天气,想看桂花恐怕是做梦了吧?
简介:日暮了。血色的太阳从天际坠落,化作脓水,涂抹着一地林立的废墟。斑驳的锈迹从百十米的大厦上倾泻下来,泼洒在地面,溅起一地血腥。眼前小小的一片空间,一个老旧时钟,几张桌椅,布满尘土的外表在傍晚的红中沉闷着,只剩下钟摆晃动的一声一声。又是一天。每日面对这死一般的日落,每日看一粒一粒星尘忽隐忽现在夜空——总是如
简介:罗兰·巴特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批评家。其理论早期属于结构主义,后期偏向后结构主义。早期注重文学语言结构研究,后期则认为文学作品不应被当作一个稳定的客体或界线分明的结构来对待,批评家的语言也已放弃了对客观性的要求。他在代表作《S/Z》中认为,使批评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可以重新改写的作品,而不是可读的作品。这样,批评家可以任意分割原来的作品,制造与原作品意义相异的语义游戏,由此读者和批评家由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从研究对象到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按巴特自己的话讲就是从研究“作品”转向研究“文本”,即“从视文学作品为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转向视它们为不可还原的复合物和一个永远不能被最终固定到单一的中心、本质或意义上去的无限的能指游戏。”“作品”与“文本”作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自研究的对象,其含义及相互关系如何?巴特在其重要论文《从作品到文本》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简介:当我在大学研读柳青的名作《创业史》时,从未想到,日后会有一天能有幸亲见这位令我十分崇敬的作家,更未想到,能有机会到他家组稿。但机会却突然一下就来了。那是1973年,我国的电影事业在中断近十年后,又重新开始起步。当时,我厂很需要文学编辑,就这样,我便由演员剧团调到了编辑部。那时,文革虽仍未结束,但绝大部分老干部都已恢复了工作,只是仍处“戴罪”状态。所以,像文革前电影局著名的“四大金刚”之一马德波同志,在我厂只安排了一个组稿组组长。我在改行后的第一次出行,就是跟他去的。我们那次的具体任务就是到西北摸底。看文学艺术开禁后,究竟出现了哪些有实力的作家和作品,以便为我厂写剧本或改编。再一个具体任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