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新中国电影评论的起步(1949──1952)(一)电影评论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影评园地的开辟由于中国社会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中国人对电影之认识的特点是,一般只乐于或善于对个别影片与具体的电影现象发表议论,而对于涉及到电影的本质、本性、创作方法等方面属于宏观把握的理论问题,则缺乏深入系统地进行理性探讨的兴趣和习惯。1949年前中国电影理论与评论状况大抵如此,进入到新中国电影时期,在这个问题上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过,随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全面展开,以宣传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与评介国产影片,消除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影响为己任的电影批评,则比较活跃,并对电影创作
简介:西方主义是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的结果。新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主要有四种。第一、视西方为社会主义的对立面: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文学,把当代西方文学看作颓废的艺术,象征着资本主义的末日,对偏离现实的、不采用通俗形式的文学持否定态度。第二、将西方看作理想的乌托邦: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其制度比较民主,充分肯定他们的个人奋斗,高度赞扬其怀疑和思辨的精神。第三、带有普世性质的西方主义:断定西方文化具有普适性,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模式是一样的,只能按照西方的道路发展。第四、将西方看作文化帝国主义:认为普世主义背后有意识形态的操控,夸大了西方文化的优点和普适性,贬低了本国的文化。
简介:1949年之后,“中国科幻电影”这一类目对于“中国形象”的关注和呈现,一直非常明显地呈现出对现实政治状况、中国文化传统以及复杂国际关系的体察、困惑和思考。在“十七年”期间以《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为代表的“畅想曲”式影片,往往以“劳动者”统摄对新中国形象的刻画和展望。这一形象既鲜明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消除身份差异的乌托邦式愿望,同时也暗含着背后的深刻裂隙。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映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和《男人的世界》等影片,更加强调中国形象的外部性,尤其从国际政治、科技文明和现实文化导向的多个层面,反向凸显出当时人们对中国未来的忧思和期望。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国产科幻电影的市场化和类型化特征愈发明显,影片制作流程逐渐国际化,而中国形象或者成为好莱坞式政府形象的翻版。或者逐渐退居幕后。科幻电影里“中国形象”的塑造,其根源与当下人们对人类未来的整体构想密不可分,因此在银幕上重构文化意义与民族意义上的“中国”,实质上要求着一种对于中国未来之想象的具象化呈现。
简介:中国山水画涵盖着多于其他画种的复杂内容,无论从绘画内容,还是从文化观念的影响力来看,山水画的表现力都要强于其他画种。传统山水画无论是宫廷绘画还是文人画,都反映了特定文化群体对待环境的意识和秩序感。新中国初期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现实环境,初级工业化、农业合作化,造就了众多新景象;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逐渐普及,新的文化象征系统被认同,新的标准、新的典范被建立;阶级关系中新阶层类型的划分,使得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工农兵成为社会的主导阶层,成为文艺的服务对象。面对新中国多层面的时空环境,山水画改变了原有的时空表现形式和内容,增加了新题材、新景象、新空间图式,具体的写实性、叙事性、象征性明显增强。
简介:<正>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写成或纂成以来,至今至少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之巨大、之深入,是众所周知的。至于对中国的影响,过去学者们多半强调《罗摩衍那》没有译成汉文,言外之意就是说,它对中国影响不大,至少对汉族影响不大。实际上